《三十而已》里童瑤飾演的顧佳將“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話演繹得淋漓盡致,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她為了兒子能獲得更好的教育既低得下身子,也下得了狠手。一度,“狠媽”成了很多人的共鳴。剛開播的《親愛的自己》中,闞清子飾演的張芝芝也是這樣一個角色,為了女兒雨薇能上更好的學校,不惜節衣縮食給“精英”家長們做跟班。但同樣是為了孩子踮腳過生活,張芝芝這個角色卻不討巧。
張芝芝的不討喜像極了國產劇中模仿經典爆款角色的“複製品”們。比如,《歡樂頌》里蔣欣飾演的樊勝美是個被父母吸血的兒女典型,在《都挺好》里姚晨飾演的蘇明玉將這個角色的外延做了延伸和拓展,等到孫儷的《安家》已經有點變味,及至《完美關係》里的馬邦尼就只剩皮毛沒了內涵。
《親愛的自己》中,闞清子飾演的張芝芝這份為母則剛之所以不能打動人,是因為她始終活在自己的預設和感動里。讓我們一起來看幾個細節,好閨蜜李思雨攤上大事了急需用錢,張芝芝自告奮勇要幫忙,但坦言和老公只有2萬元存款。和精英媽媽們商量方案,大晚上不捨得打車回家還為平攤的點心錢心疼不已,更是為老公單位發的5萬元獎金而雀躍。
在公司只是人力資源部打雜的最基層員工,從丈夫拿了獎金就要給老家的媽媽寄回去3萬的態度來看,兩人的原生家庭條件應該也不會太好。明明只是在上海打拚的工薪族,卻生把女兒擠進最好的幼兒園,還自願淪為闊太們的“跟班”,王芝芝這種明顯跨越太多階層的生計自然讓人難以共鳴。
有人可能會說顧佳也是努力在擠進不是自己的階層,但大家忘了一個前提是,顧佳之所以能吸引人是因為她本身足夠優秀。擠進闊太圈的她雖然想拿資源,但她靠的不是攀附和做小伏低,而是憑自己的能力被認可的。況且她本身還有外企工作經驗以及家裡的企業做支撐。
張芝芝的失敗在於她處於孤立的“自我奮鬥”狀態。丈夫不認可不支持,閨蜜們沒有共鳴,就連孩子也幾乎弱化成工具人。
明明只是普通的小白領,家境、能力、智謀和美貌均不足以支撐她的選擇,她卻偏偏孤注一擲,而她的這般付出在孩子身上也沒有足夠的體現。和《三十而已》顧佳可愛的兒子相比,雨薇基本就是個工具娃娃般的存在,只是為了凸顯張芝芝的踮腳努力和挑起她和丈夫之間的矛盾,沒有更多個性化的展現和存在價值,這樣的孩子顯然不能讓人代入感更強,因而張芝芝的努力也顯得不那麼值得一提。
此外,和八面玲瓏的顧佳相比,張芝芝的情商顯然不在線。以孝為先的丈夫發了獎金,她自作主張要借給閨蜜,在給女兒和婆婆之間的比例分配上也顯然是採取了對抗的方式。明明丈夫不喜歡自己倒貼闊太們,依然固我的堅持,忽略了丈夫的自尊和反感,既讓自己累得夠嗆又沒能成功融入,還讓家人反感,簡直是一舉三失。
回頭來想,張芝芝這麼堅持到底是慈母心還是讓孩子更難堪?小編猜測解決不會比顧佳更好,只能做附庸和陪襯的她肯定無法真正融入,隨着她的堅持,家庭矛盾也會凸顯,加上就業形勢變差的背景下,在公司可有可無的她能否保住飯碗也是未知數,那麼面臨三重困境的張芝芝將如何與“親愛的自己”和解?
其實這樣看,《親愛的自己》如果把目標聚焦在張芝芝這個有點底層的小人物身上,反而比大套路的樂觀向上又積極的李思雨好看的多,只可惜想講好張芝芝的故事未必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