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就童話在這裡,我不懷疑當地相關部門會扶持,因為國家有扶貧的政策在,但熱心村民肯定是不存在的,這才是現實,甚至說是常識。
既然在馬有鐵平凡得像塵埃一樣的人生里,之前沒有熱心村民站出來幫助,之後也不會有,原因也很簡單:人性,不會那麼輕易改變,對一個人的惡意,不會那麼輕易消失。
尤其是在這種小型聚居村落組織里,非常徹底的熟人社會,偏見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
你問我為什麼會知道,因為我就在農村長大,當然,不同地方的農村觀念不同,在這種人際生態里,只要人還是那波人,觀念還是那撥觀念,這個村落針對馬有鐵和曹桂英的偏見就不會消失。
我最初覺得電影設置這樣的結局,真是太童話了。
當然有時候你必須設置這樣的童話,因為很多人的承受能力就是這麼一點,只能看童話,看不得真相,看到了就崩,所以我覺得導演也是沒辦法,畢竟要上映。
現在我覺得這是電影最大的隱喻,拍了兩個多小時的現實,那種真實的悶得人發慌但又覺得是啊這才是現實啊的感覺,持續了兩個多少消失,最後一秒,突然童話了。
這麼明顯的突兀,理解成隱喻就是:電影終究是電影,故事是可以被修改的,兩個多小時的寫實是可以一秒童話結局的,但生活卻並不是可以被修改結局的故事。
其實《隱入塵煙》的故事設定,是有點奇怪。
比如馬有鐵這個人,明明勤勞樸實,踏實肯干,又什麼活兒都會,能種地能平地起樓房,卻在整個村子裡都活得有點不入流的感覺,而且非常窮,窮到種子都要賒賬。
這樣的故事很顯然帶着編劇和導演的「偏見」在其中,可能導演曾經遭遇過和馬有鐵類似的經歷,明明自己好到近乎聖人,能力也很強,但承受着苦難,以及環境充滿偏見的惡意。
但我很難說這是假的,即使脫離整個電影農民的故事背景,放到你我的日常生活,那些能力強、品質好的人都會被這個世界善待嗎?大抵可能不會這樣,老實人是很容易受欺負的,在很多環境下都一樣。
這也就是為什麼老一輩人總說,做人不要太老實,吃過虧的。
有這麼一類人,他們人畜無害,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貢獻值是絕對正面的,他們非常老實,他們不善於溝通,這類人往往最容易被算計,尤其是在那種資源本身就非常匱乏的環境里,一分一厘都要搶的時代。
那麼這類人就不是人,是某些人的耗材。
馬有鐵就是他哥的耗材,也是全村人的耗材,所以馬有鐵在遇到曹桂英之前一直免費給他哥當長工,活了半輩子了,沒有自己的積蓄;同樣的原因,馬有鐵自己也不想給張永福獻血,但架了一個全村人的地租和工錢的名頭,不去也得去了。
人當耗材當久了,偏見就極容易滋生,或許一開始還把你當人看,後來就單純當耗材看。
馬有鐵給他哥免費拉傢具,去晚了還得被罵;他哥用馬有鐵當免費勞動力幹了大半輩子了,沒給一分錢,心態上總覺得是自己養活了這個弟弟,給了他一口飯吃;他哥家辦喜事兒了,扒拉了一些剩飯剩菜給他,就算是請他吃過席了;自己造磚建房,那天晚上那麼大的風雨,全村人愣是沒有一個人來幫忙的……
如果你站在人的角度看會覺得不可思議,但當整個環境都對這個人充滿偏見時,一切就都是合理的。當然,在一開始,這種偏見不會成為主流,它一定是經年累月積累起來的,口口傳播散開來的,被講成故事反反覆復給大家洗腦洗出來的。
站在觀眾的角度看,這種偏見帶着極大惡意。
曹桂英坐在路邊和村裡的孩子玩,迅速被奶奶拉走,說髒東西,離遠一點,真不真實?太真實了,都不用說在農村,在小縣城這種熟人社會就可以感受到了。
但站在當事人的角度,他們不會認為是偏見,因為大家都這麼叫,這是某種環境共識,一開始只是一個人不把你當人看,後來大家都不太把你當人看,最後是大家的確認為你不是人。
大家都接受了馬有鐵他哥最開始的敘述,既然不是人,只是耗材,那隻能用看耗材的眼光看待你了,在他們眼裡,這種眼光是正常的,說曹桂英是髒東西也是正常的,因為大家都這麼看,都這麼說,弄不好馬有鐵自己也這麼看,曹桂英也覺得自己臟。
隱入塵煙講的不僅僅是貧窮,窮可以改觀,馬有鐵和曹桂英從一無所有到他們嘴裡的日子過得這麼好,但偏見根深蒂固,極難改變,它們像鞭子一樣打在人身上,深深的惡意也極難散去。
正是因為偏見極大,惡意極重,當馬有鐵和曹桂英兩個人相遇,都把彼此當成了「人」看待,他們才覺得這世界上有了光,心生微妙的希望。
後來曹桂英去世,光破滅了,馬有鐵重歸於沉寂之中,他不願意回去,選擇了消逝。觀念不變,人群不變,人際關係不變,結局怎麼改變呢?改變不了的。
你走出洞穴,看到了漫天光明,你還願意回到黑暗之中嗎?這才是現實的生活。
有人質疑,都21世紀了,怎麼還有這麼離譜的故事設定,這樣一個優秀的人,啥都能幹,又講信譽,怎麼會被周遭人用這樣的眼光看呢?
貼一個圖吧,據說是近期某建築工程公司放在工地上給農民工看的宣傳語,也是21世紀的,你能相信這是21世紀的宣傳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