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懸疑劇是國劇精品化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2017年《白夜追兇》開啟精品懸疑劇的創作熱潮後,國產懸疑劇製作水平持續提升,也在故事情節上力求創新。隨着觀眾審美水平不斷提高,懸疑劇日漸成為了質感、口碑的代名詞,作為最具出彩機會的國劇類型越來越被行業所看重。
時至2024年4月,優酷宣布將懸疑劇場升級為“白夜劇場”,開頭就接連拋出了兩個“王炸”。
打頭陣的《微暗之火》目前即將收官,《微暗之火》故事聚焦熟人社會裡的人性黑白和女性困境,以高水準的視聽語言、詩意的細節審美定下了高質感的作品基調。自開播以來,《微暗之火》不僅持續熱播引發社交平台熱議,甚至還帶動了拍攝地江西婺源在五一期間的文旅熱,大量遊客點名要打卡“劇里張新成的家、童瑤的家”……
1
綜合觀眾的評價反饋來看,《新生》之所以一經開播就話題度拉滿,最直接的原因或許是緊扣了“騙局”這一關鍵奇觀元素,在人設、敘事到結構上不落俗套,形成高度新穎的整體觀感。
如導演申奧所言,“不同於以往拍電影,拍劇可以娓娓道來地、潛移默化地與觀眾進行藝術交流,給創作者提供了充分的表達空間”。《新生》充分發揮了劇集形式的優勢來深入聚焦“反詐騙”社會議題,將主角的“信息差犯罪”以拼圖敘事呈現,渲染了極具懸念感的追劇體驗。
《新生》的精彩並非停留在騙局揭示的那一刻,而是這多重騙局的交匯背後對社會議題的緊扣。費可的騙局基於對於人性的深刻洞察,其故事中所具備的情感張力既讓觀眾後背發涼,也能激起觀眾足夠強烈的情緒共鳴——這種共鳴並非局限在懸念和騙局本身,而是關乎婚姻、職場、財富、身份等諸多議題背後更深層的思考。
主創作為院線電影班底,還賦予了《新生》極佳的影像質感,在光影運用、色彩搭配、場景布置等方面展現出了不俗的審美品質。這進一步強化了劇情快節奏、高反轉的懸疑氛圍感,讓觀眾沉浸其中。
2
回望國產懸疑劇發展,會發現觀眾對懸疑劇品質評判標準是更“複合”的。曾經一段時間大眾的焦點集中在尺度、視覺衝擊,又或是情節的曲折和精彩程度上,而隨着國產劇整體製作水平的提升,懸疑劇日漸成為創作者探索影像語言進階和深刻主題表達的先鋒題材,同時也導致了觀眾對懸疑劇要求遠高於其他類型,所以越是升級,越是內卷。
讀娛認為,不同國產懸疑佳作在不同維度的升級,發力方向是存在一些共性的——首先是故事在懸疑謎團本身上的水平,這一原點不夠有力,其他表現手法往往會淪為故弄玄虛;其二是影視藝術表達上的不斷精進和創新,如鏡頭語言、色彩質感、美學理念與不同細分題材的深刻融合;其三是緊扣社會議題,與大眾有所感、有所體會的事物話題更近;其四是注重挖掘人性深處的暗與光,這也是懸疑劇永不枯竭的情感共鳴力來源。
在導演的鏡頭中,外表寧靜、溫柔的清水鎮有其自然質樸的一面,但劇集的色調和鏡頭也同時暗喻着熟人社會的壓抑和閉塞。在這場世紀末的殺夫案件中,劇中的群像人物有着來自世俗和人性的貪嗔之惡、無知之惡,也有着來自詩意世界與少年意氣的光明與之對抗,不同的情緒糅雜其間,勾勒出案件謎團背後那些人性的深深刻痕。
3
優酷曾提及,白夜劇場將“在類型化的鏡頭語言之上,探討更深刻的社會議題、展現更深邃的人性關照、提供更有沉浸感的觀劇體驗”。而從前兩部作品來看,《微暗之火》在小鎮命案背後呈現的人性百態,是聚焦了“展現更深邃的人性關照”,《新生》對詐騙現象的別樣呈現則是在“探討更深刻的社會議題”。
與《新生》的遊戲感懸念營造不同,《微暗之火》是一部更偏向情感表達、藝術表達來營造氛圍感的作品,但兩者的共同特點是選擇“趟出新路”。雖然風格題材大不相同,但兩部作品均是少見的集高度懸疑感、影像質感、思想深度於一體的“王炸”級懸疑劇,白夜劇場這個開局堪稱驚艷。
其一,創作者和平台要更懂用戶,內容要與用戶的生活和情感更近,要讓觀眾體會到與我相關,而不是在議題基石上就追求“曲高和寡”;其二,在藝術質感上要繼續求精,與其他多元娛樂形態拉開差距,更“卷”審美和觀眾體驗;其三,要進一步提高作品在思想層面的水平和觸達廣度。整體來說,需要離觀眾更近,同時也離藝術更近,向上突破而非往下沉底。
據此前優酷發布的片單,白夜劇場還儲備有多部懸疑大劇:《雪迷宮》由張藝謀首次擔任網劇監製,曾執導《無證之罪》的呂行執導,黃景瑜、章宇、王子奇主演,聚焦東北雪域緝毒警的故事;《沙塵暴》由著名電影導演高群書執導,趙冬苓編劇,段奕宏、王鏘等主演,講述邊塞小城的連環命案;《邊水往事》由曹保平監製,郭麒麟和吳鎮宇主演,兩人在熱帶異域中與多方勢力鬥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