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交響樂團,如何成為中美紐帶

娛樂頭條 7147℃

費城交響樂團,如何成為中美紐帶 - 陸劇吧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月24日文章,原題:費城交響樂團如何成為連接美中的珍貴紐帶 一面大鼓咚咚作響,然後是一把京胡發出抑揚頓挫的樂聲,2000多名觀眾沉浸在由中國愛樂樂團總監余隆指揮的傳統京劇曲牌《夜深沉》中。日前這場迎接農曆新年的音樂會不是在北京舉行,而是在「兄弟友愛之城」(費城別稱——編者注)舉行,由費城交響樂團和客座獨奏家們演奏(如圖)。該樂團在將美中兩國音樂家聚集在一起方面發揮着獨特作用,這種作用遠超慶祝即將到來的農曆龍年。樂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思藝說,這是一種強有力的外交方式,尤其是在美中關係高度緊張的情況下。

馬思藝在回憶與一位中國高級外交官的會面時說,美中關係曾在疫情期間陷入深度凍結,該樂團是兩國間為數不多的「溫暖聯繫點」之一。「(那位外交官)對我說,『請繼續做你正在做的事情……』」他將該樂團在中國開展的工作稱為「一個多代人的項目」。

事實上,在如今美中正通過加強民間聯繫來穩定雙邊關係的更廣泛行動中,該樂團與中國的長期聯繫使其發揮了巨大作用。現在,美中也在努力增加雙方之間的直飛航班並促進文化、體育和學生交流。

林忱是反映該樂團對中國影響的紀錄片《貝多芬在北京》的導演,她將這一現象與上世紀70年代初著名的中美乒乓球運動員交流相提並論,「人人都知道乒乓外交。而音樂外交對中美關係產生同樣的影響。」這個樂團在中國贏得了獨特聲譽——不僅因為它讓人們接觸到外界的音樂,還因為它是美國善意的象徵。

在去年11月與中國交響樂團在北京舉行的紀念費城交響樂團訪華50周年音樂會上,樂團助理指揮謝爾曼首次體驗指揮中國音樂。他說,帶領音樂家演奏《二泉映月》的柔和音調是「節目中最具挑戰性的事情之一」,「這首作品中所有需要精準演奏的小樂符,就像一顆顆小寶石。」在首次中國之行中,他也發現中美音樂家的相似之處,「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令人欣慰的。」

馬思藝說,音樂家之間的深度合作及觀眾的共同體驗是音樂將人們聚集在一起的方式,音樂有助於兩國民眾產生同理心,「儘管美中關係經歷起起落落,但費城交響樂團依然繼續來到中國……當局勢變得緊張時,這甚至更加重要。」(作者安·斯科特·泰森,丁玎譯)▲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