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r.Friday
編輯:tudou
圖片:網絡
星期五言:從藝術角度而言,美術之於電影更為純粹一點,因此畫家之於導演有時會更為隨性與偏執。反過來,相對於畫家的感性與熱情繪,導演(作者)更多需要的是理性與客觀。但不管怎麼說,畫家應該是導演的老師,美術素養也應該是視頻製作者必備的素養——可想而知一部不講究構圖、用光、色彩的電影會是多麼糟糕。
以下推薦十部電影其焦點多在畫家以及他們的作品上,它們能幫助我們更多了解藝術家以及導演的思維與人生軌跡。同時也能幫助更多非專業人士找到一個了解藝術的切入點。但要提醒大家,畢竟這些都是電影,它們沒有脫離講故事的範疇,因此與現實中的“藝術”會有一定的距離與差異。
“星期五文藝”上片——
(註:文末附《失蹤的萊昂納多》百度雲資源鏈接)
1、《梵高傳》(1956)
原名:Lust for Life
導演:文森特·明奈利 / 喬治·庫克
國家:美國
「推薦語」這部電影很“好萊塢”化,但不影響我們了解藝術家的兩面性,我指的是執着與偏執,勤奮與病態,真誠與惹人厭……當然,這部它也可當成了解梵高的一份“簡歷表”啦。
2、《安德烈盧布廖夫》(1966)
原名:Андрей Рублёв
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國家:(前)蘇聯
「推薦語」電影通篇帶着一種壓抑與沉重感,宗教、普世價值觀與政治色彩壓於主角之身,讓畫家的自我矛盾不斷激化,最終走向悲劇。另外,這部電影的手法值得每個學習電影的人反覆觀看。
3、《紐約故事》- 生命之課(1989)
原名:New York Stories
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國家:美國
「推薦語」這部電影由三個故事組成。我們說的是第一個。故事是關於某個畫家與其某一個女朋友從相識到分手的經歷,我覺得那實則闡釋了藝術家的一些普遍現象——即“泡妞”的套路。
4、《夢》-水車之春(1990)
原名:夢
導演:黑澤明 / 本多豬四郎
國家:日本
「推薦語」《夢》也是由數個故事組成的,其中的《水車之春》講述了畫家梵高的一個生活片段。片段的主題是:忙。
奇怪,這個“梵高”怎麼就讓我想起了《飛越瘋人院》里那個總在說“I'm tired”的精神病人。
5、《俄羅斯方舟》(2002)
原名:Русский ковчег
導演: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國家:俄羅斯
「推薦語」我們將跟隨角色一起去聖彼得堡的某個宮殿看它一場“畫展”,當然還能見到一些奇怪的人,聽到一些關於作品的評論……電影整場氛圍充滿奇幻與詭異。
同時,這還是部“一鏡到底”的電影。長鏡頭運用極致。
6、《戈雅之魂》(2006)
原名:Goya's Ghosts
導演:米洛斯·福爾曼
國家:美國
「推薦語」不止是嫻熟的電影語言,不止是史詩般的戲劇張力與命運悲劇,也不止是政治創傷帶來的壓抑感……總之這部講述西班牙18世紀變革的電影一言難盡。而那位“藝術家”在其中也僅僅是個支點與旁觀者而已。
7、《透納先生》(2014)
原名:Mr. Turner
導演:麥克·李
國家:英國
「推薦語」這部電影與其它傳記略有不用的地方在於:導演在描繪主角藝術家個性與創作歷程的同時,還刻畫出了藝術家人生歷程中的“其它人”,包括他的兄弟,他的朋友,他的女友甚至他的女僕……
也恰恰是這些“其它人”映射出了藝術家自私與自我的一面。
8、《無主之作》(2018)
原名:Werk ohne Autor
導演:弗洛里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
國家:德國
「推薦語」這部電影讓我看時落淚,看完久久不能自拔。許久後和朋友聊天找到些許緣由——那大概是從東德到西德的創傷,從童年到成年的迷惘,也是從藝術到自由的壓抑……
9、《燃燒女子的肖像》(2019)
原名: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導演:瑟琳·席安瑪
國家:法國
「推薦語」一位女性畫家用一生最熾熱最隱秘的情感畫出了一副人物肖像畫。故事不斷在奧維德《變形記》中流轉,對這位畫家來說,有些愛一旦“回頭”就意味着永遠的結束。
10、《迷失的萊昂納多》(紀錄片)(2021)
原名:The Lost Leonardo
導演:安德烈亞斯·科福特
國家:丹麥、法國
「推薦語」這部紀錄片非但對一部成名作進行了甄別、修復與鑒賞,還揭示了其背後的商業運作規則與政治干擾因素。等於360度演繹了藝術家、收藏家、畫廊、美術館乃至政治團體這個圈子。看來讓人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