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本恐怖片又出黑馬,索尼影業成背後贏家

正值盛夏,《潛伏5:紅門》為全球院線注入一股恐怖新風。

在北美,《潛伏5:紅門》(以下簡稱《潛伏5》)首周末便斬獲3301萬美元,創下系列內部次高的開畫成績,成為暑期檔首部奪冠的恐怖片;在海外,《潛伏5》也進賬超過3千萬美元,對比1600萬美元的超低成本,預計將為索尼影業帶來豐厚的回報。

01 首映飄紅戰勝強手,爛番茄恐拖累後市

據The-Numbers統計,《潛伏5》在零點場便進賬5百萬美元,在今年的恐怖片僅次於《驚聲尖叫6》(570萬美元)。隨後《潛伏5》鋪開至北美3188家影院,首日票房達到1520萬美元,帶動大盤提升逾136%,挑落《奪寶奇兵5:命運轉盤》登頂;接下來《潛伏5》分別下滑33.8%和23.2%,在排名上滑落至次席。

以前三天計,《潛伏5》共拿到3301萬美元,單館收益超過1萬美元,依然奪取周末榜單頭名。

這一成績在系列中位居次席,僅遜於2013年的《潛伏2》(4027萬美元),超過最近兩部續集的開畫表現。另外,《潛伏2》剛好落在《驚聲尖叫6》(4445萬美元)和《人工殺姬》(3043萬美元)之間,為今年恐怖片的次高數字。

從口碑來看,《潛伏5》的爛番茄新鮮度低至38%,僅比《潛伏4:鎖命亡靈》(33%)略高,影評人表示其結局不如系列前作;同時《潛伏5》的爆米花指數維持在70%,疊加IMDb上的6.0分(5.9千個評價),對其續航力並非利好消息。

《潛伏5》由帕特里克·威爾森首執導筒並繼續主演,兩大“恐怖片天王”溫子仁和傑森·布魯姆擔任監製,泰·辛普金斯、羅絲·伯恩、安德魯·阿斯特和西婭姆·阿巴斯等加盟卡司;這次故事直接延續《潛伏2》,講述在上一部的10年後,小男孩道爾頓已經長大要上大學了,但仍需和喬什一起深入“紅門”背後,直面家族的黑暗歷史。

除《潛伏5》外,由吉姆·卡維澤領銜的《自由之聲》曾在公映當天拿到單片頭名,首周末則以1968萬美元穩居前三甲,前六天累計更突破4千萬美元;而《自由之聲》在爛番茄的兩項指標分別達到78%和100%,輔以CinemaScore的A+和IMDb上的8.6分(1.2萬個評價),預示其“黑馬之旅”還將繼續。

主打亞裔陣容的R級喜劇《兜風》則在2820家影院拿到581萬美元,只相當於《不要見怪》同期的近四成;不過《兜風》在爛番茄上收穫滿堂彩,媒體綜評分(91%)和爆米花指數(82%)均爆棚,可望為後市提供支撐。

此外,前周冠軍《奪寶奇兵5:命運轉盤》下滑55%至2742萬美元,累計票房超過1.22億美元。皮克斯動畫《瘋狂元素城》微跌17%至1003萬美元,本土推升到逾1.09億美元,已反超同期公映的《閃電俠》,兩片呈現出截然相反的走勢。

值得一提的是,《蜘蛛俠:縱橫宇宙》在公映六周後迫近3.58億美元,取代《銀河護衛隊3》成為暑期檔冠軍;《小美人魚》則提高至2.89億美元,繼續邁向3億美元的目標。

受益於《潛伏5》等片的拉抬作用,北美周末大盤微漲1%至1.29億美元,連續第14周保持在億元線上。截至9日,北美月度票房累計至3.2億美元,有機會延續同比增長的勢頭。

恐怖類型延續勝績,低成本片鑄成“黑馬”

在北美暑期檔開鑼後,以動作、冒險為代表的商業大作接連統治大銀幕,而恐怖類型只有《櫃魔》和《黑化遊戲》等勉強撐場。此番《潛伏5》首映便開出紅盤,為《驚聲尖叫6》後首部奪冠的恐怖片,即將成為今夏同類型中最為賣座的作品。

即便不及去年7月《不》的同期成績,《潛伏5》在系列內部依然名列前茅,並有望向7千萬美元發起衝擊。

與此同時,《潛伏5》在海外也展現出頗為穩健的行情。據Comscore統計,《潛伏5》首周共登陸53個國家和地區,北美之外共進賬3140萬美元,與本土合計則超過6千萬美元。其中,《潛伏5》在墨西哥(583萬美元)、菲律賓(370萬美元)和印度(150萬美元)等地領跑。接下來《潛伏5》還將進軍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香港和西班牙等市場,全球票房仍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此前《潛伏》系列4部影片在全球收穫5.42億美元,在《潛伏5》公映後更突破6億關口。同時,索尼影業延續“以小博大”的策略,《潛伏5》的製作費約為1600萬美元,比第3和4部的1千萬美元略有上升,但仍控制在相當合理的水平上。以此估算,《潛伏5》僅靠首周收益便已收回前期投資,後續將為片方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

當然,《潛伏5》並未唯一收穫超額回報的低成本影片。前述《自由之聲》據信耗資1450萬美元打造,單是北美票房便足以覆蓋其凈預算。實際上,《自由之聲》在“獨立日”亮相後,便以出人意料的成績擊敗《奪寶奇兵5:命運轉盤》,一舉登上各大娛樂媒體的頭條。而影片本身傳遞的主題、背後的真實故事原型人物和組織,甚至主演吉姆·卡維澤曾經的受訪內容,都成為網絡激烈爭論的焦點。

作為一個偏保守立場的電影項目,《自由之聲》登上大銀幕的歷程也值得玩味。據Dan Murrell報道,《自由之聲》早在2018年就已拍攝完成,原本福斯也拿到影片在部分地區的發行權,但隨着其母公司被迪士尼收購而不了了之。

直到今年初,天使影業(Angel Studios)買下《自由之聲》,並重新制定其公映的計劃。值得一提的是,天使影業的專長在於宗教題材項目,3月份曾推出《他唯一的兒子》,北美院線累計至1208萬美元。

天使影業還曾採取非傳統手段來推廣《自由之聲》,包括在“眾籌”網站上為影片籌措5百萬美元的宣發費用,並承諾在回本後返還120%的本金加分成。此外,《自由之聲》還提供“向前支付”選項,用戶可先行購買15美元的套餐,這筆費用可由其他人申請支用來兌換影票。在天使影業發布的新聞稿中,《自由之聲》在“獨立日”當天的收益便被分為兩部分,即1156萬美元的直接票房和268萬美元的“向前支付”款項,而前一個數字其實低於《奪寶奇兵5:命運轉盤》(1170萬美元)。通過多種非同尋常的方式,《自由之聲》不僅在大銀幕上和特效巨制爭雄,還在媒體聲量上與好萊塢大片等量齊觀,後續對行業的影響值得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