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玩家在家玩街機,遊戲商不惜成本移植,卻因賣的太貴而涼涼

引言:對於我國高達玩家來說,《高達EXVS》系列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街機遊戲最後的耶路撒冷。

隨着7月30號移植自街機平台的PS4版《高達EXVS MBON》發售,中國高達遊戲玩家與財團B之間長達一個主機世代的怨念終於就此化解。雖然筆者自詡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第一批接觸《高達VS》系列的玩家”,但無意佔用版面來給各位老少爺們兒專門安利這款被戲稱為“屠夫與肉”的硬核對戰遊戲,而是要重新提煉出似乎有些過時的“街機移植遊戲”概念,看看在家用機發展歷史上,為了實現“在家玩街機”這個樸素願望,廠商們曾經做出過哪些努力,因此誕下的無數軟硬件中,有多少是霸王硬上弓,和多少過火與癲狂。

一、帝國急先鋒——《森喜剛》

今天歷史學家們在談到“神聖羅馬帝國”,說它“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是什麼帝國”。而當我們習慣稱呼任天堂“就是世界主宰”之後,倘若把時間往回倒轉40年,坐標美國,對於剛剛被山內溥派到美國為任天堂打拚事業的荒川實來說,老丈人坐擁的這家公司還遠不是什麼“世界主宰”,倒是在荒川實為了實地調研而成天泡在美國酒吧里觀察記錄那些熱衷街機的年輕玩家時,被其關注目光惹毛了的玩家有時會轉過身來問候他一句:“先生,你是不是有病!”

讓任天堂在北美市場站穩腳跟的街機版《森喜剛》↑↑

直到後來宮本茂降下“神跡”,《森喜剛》成為了任天堂在美國的一次“諾曼底”登陸。不同於今天任天堂第一方遊戲不可撼動的獨佔策略,當年為了擴大銷量,荒川實帶着產品授權協議,試圖將《森喜剛》賣給包括雅達利在內的多家美國廠商。但隨着環球公司發起那場著名的版權官司以及更著名的“雅達利衝擊”到來,使得各家美國公司紛紛化身過河泥菩薩,在歷史河流中化作泥沙,《森喜剛》移植家用機一事只得按下了暫停鍵。

然而該來的還是要來,雅達利byebye了,NES(即美版FC)卻也登上了歷史舞台,可以說這一時期的家用機很大程度上就是被當成“在家玩的街機”進行宣發的,正所謂“什麼遊戲火就要想方設法移植什麼遊戲”,《森喜剛》自是不在話下。

等到FC進入到成熟期後,《1942》《兵峰》《雙截龍》等N多熱門街機遊戲,紛紛降低配置移植,我國玩家也正是通過FC“黃卡”溫柔地走進了這良夜,時代大門在眼前徐徐打開,就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二、誰才是真正的“街霸”——《街頭霸王2》

當90年代初《街頭霸王2》掀起街機市場PVP大潮之時,在家用機市場上,世嘉與任天堂的直接競爭關係已經被擺上檯面(至少在北美零售市場和我國水貨市場是這樣的,而在日本,世嘉可以說從來就沒取得過哪怕是一點點優勢),作為肉眼可見的競爭方式,“街機移植效果對比”成為了那個年代關於“主機陣營之爭”的重要參考。

正因為當年《街頭霸王2》實在太過火爆,所以世嘉和任天堂都勢必要讓自家主機擁有該作家用機版。在相比街機同樣畫面縮水的情況下,SFC憑藉機能優勢,在畫面表現和音效輸出上更勝一籌,MD版則靠着其圓盤方向鍵與六按鍵排布的手柄設計接近街機原始鍵位,得到了更好手感和操作體驗,包括後來世嘉土星主機延續這一手柄設計語言,也是為了方便玩家“搓格鬥”。

《街頭霸王2》同捆版SFC主機↑

既然“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移植格鬥遊戲自然就是文斗+武鬥的一場死斗。等到《超級街霸2》(俗稱的《16人街霸》)推出家用機版時,雖然街機實際表現效果依然碾壓家用機,但世嘉為了和任天堂一爭高下,拿出了40MB大容量卡帶予以對應(這也是MD卡帶容量最大上限,整個主機生命周期里極少遊戲享有如此待遇)。

90年代時這盤卡在我國市場長期保持均價400元——因為當年我太想要這盤卡了,所以一直關注價格,但也一直買不起。以《超級街霸2》為標誌,格鬥類型就此成為街機移植遊戲的一塊兵家必爭之地。

世嘉MD主機的一盤神卡↑↑

三、移植個毛線啊!直接把街機搬回家不香嗎?——NEO·GEO系列主機

什麼叫直擊痛點?什麼叫不惜代價滿足用戶需求?什麼叫專業?

既然我們都承認街機移植遊戲的究極形態,是為了把街機遊戲以內容無損方式搬到家裡來玩耍,那麼NEO·GEO AES主機作為SNK巔峰期最具代表性的瘋狂之舉,本身做成一台直接按照街機硬件規格設計生產出來的家用機,那倒不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嗎?

這東西在最初發售的90年代曾少量流入我國,按照當時居民收入水平,價格之高近乎於攔路搶劫↑↑↑

該主機集原版無損畫面表現,零讀盤時間和自帶專用街機控制台式搖桿三大賣點於一身,突顯SNK為了實現“完美移植”,已經走火入魔到了何種地步。這樣不計成本的高配置,導致其軟硬件價格突破了天際(價格是當時市場上其他主機和遊戲的5到10倍),銷量自然一敗塗地,SNK甚至親自下場展開主機租賃業務,試圖填上自己挖下的這個大坑。

後來迭代產品NEG·GEO CD將卡帶改為光盤媒介,搖桿也換成了正常大小的手柄,從而稍微降低了售價,但依然還是太貴了。在我國市場上,該主機更是直接得到了“機皇”稱謂。時過境遷,在SNK已經說不清“重生”了多少次之後,NEO·GEO主機低產量和鮮明時代烙印的硬件設計,讓它如今依然在中古市場上保持着“機皇”這一身份。

四、完美移植,不存在的——《VR戰士2》

MD,SS和DC這三代世嘉主機,通過自身命運激蕩,以及90年代我國遊戲媒體(無須諱言,主要就是《電子遊戲軟件》雜誌)主觀宣傳態度的影響,最終從當年“大孩子才能玩的遊戲機”,變成了如今記憶里中“業界悲情角色”。

後來當業界從業者們復盤SS和性能一度強勁的DC為何屢戰屢敗的時候,都提到世嘉內部家用機部分與街機部門之間的相互掣肘,導致了主機硬件架構始終無法實現100%街機移植效果,這對於曾經擁有大量街機熱門ip,通過向硬核玩家承諾“在家玩街機”來爭取主機銷量的世家來說,無疑於是放了衛星。

除了《VR戰士》以外,AM2開發組旗下還有一批利用同樣技術設計的3D遊戲

比如世嘉土星主機首發遊戲是當時日本街機市場最火暴的《VR戰士2》,雖然當時玩家們迫切需求3D遊戲的飢餓感讓本作獲得了上佳銷量,但相比街機來說,因為土星主機2D強於3D的硬件構架,使得家用機版縮水明顯。尤其當3DFTG成為潮流大爆款,各家廠商紛紛入局,並出現《鐵拳》這個強力對手後,街機方面明顯佔優的世嘉卻不得不接受家用機被對方逐漸趕超的現實。

相比《VR戰士》直到PS3版《VR戰士5最終版》還能“始終如一”的畫面縮水,南夢宮的《鐵拳》從PS版《鐵拳3》開始就打出了“120%移植”的口號,背後的原因,在於世嘉街機部分出於傲慢不願與家用機部分充分合作,街機基版機能上始終明顯高於家用機,縮水在所難免。

而南夢宮從初代《鐵拳》開始,就選擇用PS主機互換基本進行底層開發,並在此基礎上隨PS主機迭代不斷升級至今,成為了3DFTG在這個時代的孤獨守望者(華納的《不義聯盟》系列雖然是3D場景+3D角色建模,但玩法規則是原汁原味的2DFTG)。

從《鐵拳3》開始,120%移植成了南夢宮的一張王牌↑↑

五、減肥遊戲一代目——《DDR》

上世紀90年代,日本各大廠商對於街機產業的投入可謂不遺餘力,當KONAMI看到世嘉,南夢宮,SNK,卡普空等廠商憑藉強大技術力和高人氣作品牢牢佔據市場之後,便另闢蹊徑,從街頭流行音樂中吸取創作靈感,創立了由《Guitar Freaks》《Drummania》《Beatmania》《Pop’music》《Dance Dance Revolution》五大系列組成BEMANI廠牌,五款作品不僅包含了茬琴,擊鼓,打碟,搓鍵和尬舞這五種人類文明裡常見的祭祀形式,而且既然誕生在街機環境下,自然每款遊戲也都有配套的專門框體設備,代入感與操作手感max的同時,高玩們自帶freestyle的花式表演更是具有“mad max”的狂氣與逼格。

konami音游產品矩陣,直到今天依然穩定輸出新作↑↑

當kanami將這一眾音游移植到家用機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那些1比1大小的街機同款控制器,按說這種價格高,貨量少,其服務於粉絲玩家的外設銷量通常都不會太好,然而這其中的一位舞蹈選手——《DDR》,卻因為“跳舞毯”的出現成為了FC和俄羅斯方塊山寨掌機之後,在我國出圈的又一電子遊戲產品。

廉價的生產成本搭載上山寨廠商強大的本地化改造與渠道鋪貨能力,使得原本只在街機廳里作為街頭潮流文化的《DDR》飛入尋常百姓家,尤其通過各種改版後(對應PS主機,PC,以及直插電視即可使用)的跳舞毯變成了掛上“減肥遊戲”這一聖經詠唱式營銷,直到Wii流行我國時,也依然是我們這種實體店樂於推薦給一般消費者的周邊——畢竟得益於當年風潮之盛,根本無須多做額外介紹,成交率便高得驚人。

直到今天,育碧大師年貨力作《Just Dance》依然被不少大眾消費者當成《DDR》精神續作,後者綿延的文化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後來憑藉《吉他英雄》大火的redoctane,最初就是北美的一家音游周邊生產商↑↑

六、怨念的產生與化解——《GVG》系列

最後,讓我們來說說PS4上最新,大概率也是本世代最後一款高人氣的街機移植遊戲——《高達 EXVS MBON》。

《GVG》是我國玩家對於《高達VS高達》系列(也就是《高達VSEX》系列前身)的簡稱,該系列誕生於街機平台,使用了當時世嘉公司NAOMI基板開發(該機版也是DC主機互換基板,因此遊戲首次亮相家用機便是登陸到DC上)。從初代《高達VS 聯邦對吉翁》開始,就樹立起兩大絕對優勢賣點,其一是深度粉絲向的機體動作設計和原作還原度,其二是打死財團B也做不出來的戰鬥手感——打下堅實底子的系列初代,是授權給capcom按照本格動作對戰遊戲標準來製作的。

後來該系列不僅成為所有高達遊戲里的金字塔尖(這個金字塔幾乎沒有塔身,只有塔底的一大堆天殘高達遊戲和高高在上的GVG系列),而且財團B還制訂了“只要街機不涼透,就堅決不移植”的施捨型策略,令我們這些日本地區以外玩家備受等待的煎熬。

財團B在PSV上用來溜粉的一款作品↑↑

《高達EXVS MBON》在日本的高投幣率,以及財團B之前非但不移植本尊,居然還拿出一款所謂PS4御用續作《高達 VS》噁心玩家的行徑,使得《高達EXVS MBON》一度成為了我國高達玩家的耶路撒冷——真的是只有去到日本旅遊才能玩一下過過癮。此次在PS4即將退役前終於移植,也算雖遲但到,功德圓滿了。

結語:和過去三十多年相比,如今家用機與街機之間機能差距已經倒轉,《街霸》不僅都要先出家用機版後補全街機,就連EVO取代斗劇成為格鬥遊戲綜合大型賽事之後,比賽設備也從商用街機框體,變成了使用家用機並由玩家自帶手柄參賽。今後,除了《高達EXVS》目前已經在日本開始營運的街機新作外,當提到街機移植遊戲的時候,玩家恐怕也沒有什麼可繼續期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