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則:10月19日,來自媒體人出身的民謠唱作人蔣明寫給演員賈宏聲的紀念性民謠《蘇州河》。
今天晚上,剛剛在萬象書坊結束賈宏聲真實出演的電影《昨天》的放映,於搖晃前行的67路公交車上,遙想蘇州河邊摩托飛馳的馬達,那些跟披頭士樂隊、跟崔健、跟中外搖滾樂緊密纏繞的夢幻歲月。
在北島憂鬱的詩句里,往事是杯子破碎的聲音。而讓人遺憾和痛心的是,昨天從來不只是昨天,而是命運的反覆輪迴與迴光返照。
此刻耳邊相伴着的故人蔣明的歌聲,深情、婉轉而意味悠長,讓我們已經不再年輕的身體里、那慵懶已久的靈魂,再次被喚醒,跟遙遠世界裡的賈宏聲共同高歌。那歌聲里,沒有盛唐,亦無天堂,只有一個真實而純粹的生命,執拗前行,且行且唱。
第二則:10月21日,來自薦蓑翁收錄在個人第三張專輯《山河歲月》里的愛情民謠《在水之湄》。
不知不覺,今天距離這首歌的創作,已經過去了整整八年。然而關於這首歌的創作動機與細節,我至今記憶猶新。
昕瑞和顧全同是安慶人,在高中一次天文夏令營活動上相識,彼此吸引的種子就此種下。高考後,昕瑞考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就讀,而顧全則考入北京另一家跟國際關係和外交相關的名校——外交學院。四年後,心向昕瑞的顧全研究生如願考到北大國際關係學院;而他的昕瑞,則轉換到北大法學院讀研。研究生畢業後,昕瑞到南京工作,而顧全繼續在北大國關讀博。直到顧全博士畢業、如願入職南京大學,兩人才如願在南京再次團聚,於安慶之外的另一座江城裡喜結連理。
這是一個男女雙方彼此追逐、不忘相愛初心、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的動人愛情故事。八年前的夏天,我聽到昕瑞和顧全的故事之後,恰值我剛剛跟小魚結婚、並推出我的第二張專輯《光》之時。於是在一次我們兩對伴侶的四人歡聚之後不到半個月,我寫出了這首歌。歌名是昕瑞起的,出自《詩經》,以喻指在三座跟水相關的場域里發生的故事(長江之安慶,未名湖之北大,長江之南京)。而這首歌的第一次公開演唱,正是在我的專輯《光》的南京首發演出上。演出是在南京堪稱“海拔”最高的咖啡館——新街口戶部街的天空樹咖啡館裡舉辦,昕瑞和顧全也全程觀看了演出。
而幾年之後,到了我為第三張專輯《山河歲月》正式錄製此曲時,已經身懷六甲的昕瑞跟顧全一起,來錄音棚錄下了歌曲前後的那兩段對白。而這首歌的和聲,也是另外兩位北大師妹參與錄製的。彼此相互守望的校友,一起製作完成這首關於北大人的愛情之歌,想來特別有意義。
又是幾年下來,昕瑞和顧全的孩子一天天長大。我跟小魚雖然跟他倆少有面聚,但一直通過朋友圈,觀察和見證着彼此幸福而平淡的生活——看他倆一起製作的美食,看他們一家三口的開心出遊,看夫妻倆各自認真工作的成果。而就在昨天,昕瑞發朋友圈,說跟顧全在天文夏令營上認識,已經整整二十周年。看着這條朋友圈,我開心地第一時間跟小魚分享,並面對夫人、輕聲吟唱《在水之湄》的最後一句副歌——“他和她就這樣相守到遠方”。
時光悠悠,我們終將老去,但有情如此,有知心之人的相伴如此,則此生定當無憾。又想起前段時間,可一書店創始人錢曉征姐分享自己相識四十年的老友寄來的新鮮蜜棗的朋友圈:四十年很長嗎?不過就是兩個二十年而已。
期待每一對有情人,以生命的有限性,見證終成永恆的相愛與相守。
第三則:10月22日,來自廣州古風民謠樂隊秘密後院近年來的一首新作《狂歌》。
《狂歌》的歌詞出自很多年前名噪一時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就其歌詞意蘊而言,本無非是於塵世日常當中,些許看淡、些許放下的意味。然而秘密後院的精彩改編和演繹,賦予了這首原本多少有“心靈雞湯”意味的歌詞,以全新的意義與文學氣象。在主唱匡笑余亦顛亦樂的演繹下,李白名句“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瀟洒與放浪不羈狀,呼然欲出。副歌部分,老匡的木吉他跟其他樂手的手鼓、古琴、簫等樂器一起,營造出高潮迭起的美妙聲場,讓每一位白日在職場中“循規蹈矩”的樂迷大呼過癮。
人至中年,心緒越發慵懶與沉靜,雖時而仍然免不了少年意氣與怒氣聲張,但終歸是“蚍蜉撼大樹”,徒笑己悲。因此在秋去冬至的深夜裡,聽到老匡與秘密後院如此酣暢淋漓的嬉笑怒罵,還是忍不住暗自在心中唱和,效東坡,道“老夫聊發少年狂”。如是而已。
第四則:10月31日,來自好友許佩佩在西部巡演的敦煌站、重新演繹的其老歌《沙粒》。
大漠、孤煙、石窟、日光——短視頻中的大西北,有一種質樸而純粹的詩意感,就連作為工業文明象徵的風力發電機,也彷彿化身為《堂吉訶德》中的大風車,隱喻人類的虛妄與不知滿足。
十多年前,曾經多次去江蘇沿海各地,調研風電產業發展。那一年裡,經常能在一直延伸至海岸線深處的灘涂上,看到勻速運轉的風力發電機。而當時的我,滿腦子都是發電量、營收、利潤率、能源效率等專業名詞,從未想過這樣的機器,還能跟《堂吉訶德》、跟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產生關聯。感謝佩佩的mv,賦予了我曾經“為稻粱謀”的日常調研、以豐富的文學與藝術意味。
又想起守望十多年的鄭大聖導演、在我們的訪談對話里的那段精彩分享: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經典而詩意的美妙瞬間,大多數普通人會任由它們流逝而毫不自知,只有偉大的作家、學者和藝術家才會有這種敏銳的自我意識,將這些瞬間的細節與迸發的思想火花記錄下來。樹上掉下的蘋果砸到牛頓、受過腐刑的司馬遷下決心寫《史記》、被貶黃州的蘇東坡夜遊赤壁……都是這樣的歷史性瞬間。慶幸有這些偉大的頭腦,讓人類的精神文化財富、得以如此豐厚。
因此,沙粒雖小,詩意自蘊。以微信公眾號的廣告語,自勉並跟大家共勉:再小的個體,也是一個獨立的品牌。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