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雯
莎士比亞曾說:
“太過體貼是因為害怕失去。”
懂事的女人常常會給人一種溫柔、無私、寬容的印象,如果你是這樣的女人,你多半會為了維繫一段關係,而選擇默默地承受壓力與委屈。
可是,你真的開心嗎?你因為懂事而獲得了更多的愛了嗎?如果沒有,為什麼你還要那麼懂事呢?
缺愛的女人,往往有這兩個特點,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01. 太懂事的女人,往往會自動委屈自己
很多時候,懂事的女人總是在關係中傾向於主動退讓,哪怕內心有再多的不甘,也不會輕易表達出來。
你會害怕自己的要求會給對方帶來負擔,於是總是會選擇默默忍耐。
無論是情侶之間的小摩擦,還是家庭中的責任分配,你總是會第一個站出來承擔。你堅信,自己只要夠懂事,夠善解人意,就會得到對方的珍惜和認同。
然而,委屈求全的代價往往是對自我價值的不斷貶低。
你習慣性地忽略自己的需求,只為換得對方的一句好話或者一個微笑,可是,長久下來,對方或許會習慣了你的退讓,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他們既不會理解你,更不會尊重你。
懂事的女人,太懂事了,反而會讓自己陷入了孤獨,反而會讓男人並不珍惜你。
那你,還懂事嗎?
02. 太懂事的女人,往往在拒絕男人的時候會有愧疚感
在關係中,懂事的女人最難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拒絕”。你不願意拒絕男人,哪怕是面對一些無理的要求,你也會有強烈的愧疚感。
這樣的愧疚,源於一種深層次的不安全感:害怕拒絕會導致對方的不滿,甚至害怕因此而失去對方的愛。
蘇瑾在《女人清醒趁早》中說:
“在我聽到和見到的許多場婚姻悲情戲裡,親密關係中的許多問題都是由原生家庭衍生來的。”
是的。
這種心理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小時候的你,可能在家庭中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和認可。每當你想要表達自己真實的需求時,可能就會遭遇父母的打壓和批評,於是慢慢地,你學會了用迎合來換取父母的微笑與關愛。
而且你會養成“斯德哥爾摩情結”,認為父母是不容易的,是辛苦的,你覺得一旦你拒絕了他們,你就會很對不起他們。
長大後,這種討好的模式無意識地延伸到了你的每一段親密關係中,讓你養成了一種不拒絕的模式:你寧願犧牲自己,也不願意麵對拒絕的風險。
03. 習慣性地委屈自己,不敢拒絕別人,往往意味着你缺愛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提到,童年的經歷會對人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沒有得到父母的無條件關愛,總是被要求懂事、聽話,那麼他們在長大後,往往也會將這種“討好型人格”帶入到親密關係中。
過於懂事的女人,小時候可能常常聽到這樣的評價:“你真乖,真聽話。”在這樣的環境中,你就會逐漸形成了一個認知:只有當自己足夠懂事、足夠乖巧時,才能換取父母的關注與愛。這種認知深深植根於你的內心,會伴隨着你一路成長。
過於懂事的女人,還可能在小時候遭受了父母太多的苛責。
在你取得成就的時候,他們沒有表揚你,可能還在苛責你,在你需要支持的時候,他們不但沒有支持你,可能還會拖你的後腿。於是在你的內心就內化出一種需要討好,才能夠得到愛的錯覺。
你從來不敢去做真實的自己,因為你害怕被打壓,被孤立,被指責,被拋棄,你總覺得自己唯有特別懂事,才能夠得到他們對你的一點點肯定與愛。
於是,當你進入成年後的親密關係時,也會不自覺地沿用這種方式。你總是小心翼翼地維持和諧,不敢表達自己的不滿和需求,害怕一旦流露出真實的自己,就會被拒絕和拋棄。
你知道嗎?習慣性地委屈自己,不敢拒絕男人,往往意味着早年,你發父母並沒有很好地滿足你對愛的渴求,你很缺愛。
04. 梅娘說
《反脆弱: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中,作者說:
“在親密關係中,很多時候我們期望彌補成長帶來的創傷。在原生家庭中,最大的創傷,便是我們不能被無條件接納,我們活在指責和苛求當中,陷入自我懷疑,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如果在原生家庭,我們沒有得到自己“值得被愛”的確證,那麼在親密關係中,便希望得到證明。”
是的。
你是否曾經在深夜獨自流淚,覺得自己明明已經做得足夠好了,卻依然得不到想要的關愛?是否在一次次的妥協和退讓中,感到內心的空虛與不滿?
其實,太懂事的背後,往往隱藏着深深的缺愛。你渴望被愛、被認可,卻不敢坦然面對自己的需求。你害怕,一旦你不再懂事,不再忍讓,對方就會離開你,拋棄你。
然而,真正的愛,從來不需要你犧牲自己去換取。委屈自己只會讓對方誤以為你沒有底線,無法拒絕他,最終,他也不會真正理解你內心的渴望。你越是懂事,越是容易被忽視,甚至失去自己。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很缺愛,記住這句話,做真實的自己!你就贏了。
你知道嗎?唯有做真實的自己,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健康的愛。
真正健康的愛,是基於真實自我的相遇與碰撞。你要相信,愛你的人,不會因為你的一次拒絕就不再愛你,也不會因為你表達自己的需求,拒絕了他,就會離開你。
相反,只有當你勇敢地做回真實的自己,才會遇到那個真正愛你、理解你的人。
你不需要一直懂事,你可以允許自己偶爾任性,允許自己表達不滿,允許自己說“不”。只有當你學會愛自己,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才能在關係中得到應有的尊重與珍惜。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
“真愛是如其所是,假愛是如我所願。”
真正的愛,不是為了滿足對方的期待,而是基於彼此的真實與坦誠。只有當你活得足夠真實,擁有足夠的配得感,才能獲得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女人,你那麼懂事,一定很缺愛吧?
從今天起,試着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妥協與忍耐,學會為自己而活。你值得擁有真正的愛,而這份愛,源於你對自己的接納與尊重。只有當你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你想要的愛,才會自然而然地向你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