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部德國搖滾口述史英文版正式出版,該書全面深入探討了德國搖滾的起源、歷史、相關傳說與後續影響。作者通過採訪當時音樂現場的眾多參與者,向讀者講述了在法西斯主義遺產中艱難前行的一代音樂家的故事。
紀錄片《德國前衛搖滾:重生的德國》(2009)畫面。
如今聽眾熟悉的德國搖滾(kraut rock)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彼時的德國青年從上一輩手中繼承來的是一個“廢墟中的國家”。他們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是:該如何應對父母一輩犯下的罪行?這種情感動力直接推動了此後德國搖滾的出現。“我們必須從零開始。我們想從零開始。”
從音樂層面而言,德國搖滾有別於傳統的英美搖滾風格。當時的樂隊通過使用早期的音響合成器,將聽上去毫不相干的磁帶拼貼,開創了一種接近於先鋒派音樂的獨特藝術形式。當聽眾耳邊響起20世紀70年代德國音樂人創作的樂曲時,很容易忽略這些音符背後那段異常艱難的發跡史。
近日,首部圍繞德國搖滾樂的口述史作品《新聲音:德國搖滾的權威歷史》(暫譯,neu klang: the definitive history of krautrock)英文版正式出版。作者克里斯托弗·達拉赫(christoph dallach)記錄了 20 世紀 70 年代改變德國地下音樂界的一群音樂叛逆者的故事。書中受訪者是來自德國各行各業的音樂家,他們的觀點有時可能向左,但這些聲音共同證明了德國搖滾樂的影響力。
全書的60餘位受訪者講述了他們如何逃離德國的獨裁歷史,進而發出他們各自聲音的故事。去年去世的自由爵士樂手彼得·布洛茲曼 (peter brötzmann)曾咬着牙說道:“在英國,他們會開玩笑。”對於那些作為希特勒士兵和官員的孩子長大的人來說,戰爭不是開玩笑的事。“我的學校是老納粹的毒蛇窩。”can樂隊的鍵盤手伊爾明·施密特 (irmin schmidt) 談到他的老師時也說道。“從那時起,我就開始與德國歷史作鬥爭。”該書於2021年首次以德語出版,這次英文版的推出再度引起英語世界樂迷的關注。
《新聲音:德國搖滾的權威歷史》英文版書封。
達拉赫以不同主題為線索劃分全書內容。除音樂人口述外,該書還介紹了彼時西柏林的自由藝術實驗室,以及德國搖滾電子樂派曾使用的音樂合成器等。其中,合成器可謂重新開始的重要工具。彼時那批德國樂隊的目的是為了逃避近代歷史的可怕誘惑。書中一位受訪者稱,合成器是“來自上帝的禮物,因為它真的讓我們能夠創造出新的東西,沒有既定的路徑可循”。
此外,備受關注的還包括當時知名樂隊的內幕。其中有一章專門介紹成立於德國科隆的can樂隊,他們如何將高超的音樂技巧融入即興的迷幻搖滾中。另有一章則披露來自德國漢堡的叛逆樂隊faust成員回憶,當年維京唱片(virgin records)如何斥巨資試圖將其培養成德國版的嬉皮士樂隊,最後卻收效甚微的種種細節。
《金融時報》一篇書評文章認為,該書提供了寶貴的一手資料,呈現了德國音樂的德國性。那麼,什麼是德國音樂的德國性?書中有受訪者通過描述對此進行定義:“德國音樂經濟、簡潔、樸素、專註。”但書中也有受訪者持相反觀點,認為:“我們的聲音不是德國的,而是普遍的。”
對此,作者達拉赫則急於強調這種音樂的預言性:“最好的德國搖滾音樂,在當時,就像來自未來的、未曾聽聞的無線電波一樣,並將繼續向未來傳播。”他在前言中寫道。但更強大的信號則來自過去。總體而言,該書直陳國籍作為一個永恆問題的重要性,它讓讀者回到這些樂隊——他們閃閃發光的旋律、無限的節奏和嚴格的道德規範。不應忘卻的是,自大屠殺以來,德國的藝術的確經歷了從“零”開始的重建。
那麼,德國搖滾未來的道路又將如何?《金融時報》這篇書評認為,考慮到50年前有效補貼音樂家的廉價租金和社會保障的消失,以及唱片銷量的暴跌,這本書所涵蓋的時期就像一個遙遠的夢想。今天的年輕音樂家會羨慕地讀到唱片公司高管齊格弗里德·洛赫(siegfried loch)的話:“你擁有的自主權越多,你的未來就越光明。”
參考鏈接:
1.a newly translated oral history reveals krautrock’s antifascist roots
https://www.nytimes.com/2024/08/13/arts/music/neu-klang-the-definitive-history-of-krautrock.html
2.neu klang—krautrock’in the bands’own words
https://www.ft.com/content/7e9ad8c2-58ee-4bc8-950a-29a97013862d
編譯/申璐
編輯/荷花
校對/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