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讓我對AI影視的最後一絲興趣也沒了…

娛樂頭條 1331℃

2024年7月12日刊 | 總第3660期

7月10日上映的電影《傳說》中,有一個鏡頭頗為震撼:

漢軍與匈奴決戰,萬匹駿馬奔騰嘶鳴,配上“大風起兮雲飛揚”的雄壯樂曲,雄渾悲壯的氣勢撲面而來……

實拍千軍萬馬,這對於任何一部電影來說都是一個了不起的壯舉。

《傳說》讓我對AI影視的最後一絲興趣也沒了… - 陸劇吧

遺憾的是,這些都是我在走出影廳看到片方的宣傳之後才知道的。

之所以在觀影時沒感受到有多震撼,是因為我的腦海全程都被一個大大的“ai”所佔據,看到萬馬奔騰,下意識就覺得,“假的,這一定是ai做的。”——《傳說》里,ai生成的年輕成龍不斷在銀幕上晃悠時,你就很難從質疑的情緒中抽離出來。

《傳說》讓我對AI影視的最後一絲興趣也沒了… - 陸劇吧

雖然人人都說要把ai當成服務於影視創作的工具,但當它真正出現在大銀幕上時,卻輕易抓走了觀眾的注意力。

如果說ai的發展對於影視業是一場革命,那麼《傳說》的出現證明了,片方、演員、觀眾都還沒有做好應對這場革命的準備。

數字人的尷尬
《傳說》上映前,人們對這部影片最廣泛的認知是,它是全球第一部由“數字人”主演的院線電影,製作方運用了最新的ai技術,結合deepfake(深度偽造),通過深度學習,還原了27歲的成龍

這是影片最大的宣傳噱頭,也是一種營銷桎梏。在它的光環下,實拍萬馬奔騰的場面、再現成龍式打戲,金喜善在彩蛋中現身等影片亮點,在某種程度上被遮蔽了。

《傳說》讓我對AI影視的最後一絲興趣也沒了… - 陸劇吧

可問題是,把影片的商業前景押到這樣一個不成熟的技術上,未免有些太過冒險了。

上個月在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辦的“ipai海上論壇”上,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針對《傳說》所宣傳的ai技術,現場向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發難”:

“我覺得於冬總回去再了解一下,《傳說》運用的ai技術,很可能就是我們正在使用的軟件的一個提升而已,這個提升沒有ai也照樣能做到。”

王長田應該指的是cg技術,即通過對演員面部的動作捕捉,對整個面部進行重塑,能讓銀幕上實現演員換臉的效果,且面部細節豐富。

比如《速度與激情7》里的保羅·沃克,《加勒比海盜5》里青年版的傑克船長,《美國隊長3》里年輕時的小羅伯特·唐尼等。

面對質疑,於冬回應道:“ai確實是一個工具,但它卻能將人物形象轉化為公司獨有的、無法複製的數字資產。”

可見,ai技術的最大意義在於降低成本。據導演唐季禮透露,同樣是讓演員“返老還童”,《傳說》所使用的ai技術,成本只有李安《雙子殺手》的20%到30%。

除此之外,考慮到影片的大部分戲份由“數字人”出演,片方或許在片酬上也能節省一點。

《傳說》讓我對AI影視的最後一絲興趣也沒了… - 陸劇吧

片方節省了成本,演員節省了時間,而觀眾只得到了一個尷尬的“數字人”。影片最大的宣傳噱頭完全與觀眾的實際需求相悖,這無疑是典型的營銷錯位。

電影中,數字人成龍給人最深的印象是:表情單一,總是露出迷之微笑。

兩軍對壘,群情激憤,他坐在馬上迷之微笑;一場大戰下來,他的面部仍潔白如玉,纖塵不染;兄弟為救他力竭而死,他還是一副淡定微笑的模樣,嘴上說著傷感的話,眼睛看向的卻是其他方向,宛如一個盲人。

這是觀眾難以入戲的根本原因。《傳說》有視覺奇觀,有群眾基礎,有民族情感,但數字人只能承擔戲劇任務,沒有情緒感染力。

更致命的是,它拖累的絕不僅僅是某個環節,而是整部影片,讓我從直覺上不相信它的實拍場景。

甚至當金喜善出現在《傳說》的彩蛋,和成龍對視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是情懷,而是失落:為什麼不是ai生成的?

我怕是患上了ai ptsd。

除了幫成龍“返老還童”,ai還服務於《傳說》的敘事。現代時空里,成龍飾演的房教授和張藝興飾演的助手王靖夢回西漢,並在夢中愛上了同一女子。

但怎麼才能讓他們知道自己夢到的是同一個人呢?於是,王靖用ai做了一幅畫拿給房教授看……

《傳說》讓我對AI影視的最後一絲興趣也沒了… - 陸劇吧

難道ai做圖已經強大到能自動識別人的夢境了?不然怎麼可能畫得分毫不差?再說了,明明加個王靖擅長畫畫的設定就能完成過渡,卻非要趕時髦,反倒留下了敘事bug。

年輕時的成龍不是沒留下影像,這個假成龍怎麼看都彆扭。更何況,ai技術的運用還有很多倫理和版權問題要解決。這次嘗試固然勇敢,但的確不算成功。

“先跑起來”
從短劇的小打小鬧,到具有玩票性質的同人二創電影,再到熒屏上播出的動畫片和院線上映的大片,製作公司為何在技術並不成熟的情況下頻頻將半成品端上桌?

就在電影《傳說》提檔之前,由博納影業aigms製作中心打造的aigc連續性敘事科幻短劇《三星堆:未來啟示錄》在抖音上線。

片方聲稱,“這部劇將是目前所有ai視頻軟件能展現出來的最極限之作。”

《傳說》讓我對AI影視的最後一絲興趣也沒了… - 陸劇吧

《三星堆:未來啟示錄》將故事放在了近未來。地球古文明遺迹發生異變,三支不同勢力的人共同進入數字生成的古蜀國,展開了一場橫貫古今的冒險之旅,揭開了3000多年前古蜀國的神秘面紗,尋找拯救文明危機的密碼。

博納影業製作總監曲吉小江接受採訪時說,以最快速度推出這部劇,就是要讓大家看到目前ai技術的極限在哪裡,未來的可能性在哪裡。

而博納影業行政總裁蔣德富則表示,技術團隊一直在超負荷工作,是為了在行業內第一個推出aigc生成式劇集。

事實上,緊趕慢趕,他們還是慢了一步。上月底,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製作的三部ai微短劇《英雄》《愛永無終止》《奇幻專賣店》在央視頻上線。

其中,《英雄》是ai故事片,講述普通人跨越時空界限,與西漢名將霍去病並肩戰鬥的故事;

《愛永無終止》是“ai+真人”的劇情式微短劇,全片場景幾乎全部由ai生成,真人演員葦青、陶慧敏、曹力、陳冠甯等人在綠幕中完成表演工作;

《奇幻專賣店》則是ai科幻萌寵類微短劇,通過ai技術構建出天馬行空的未來世界。

與《傳說》直接面向c端市場的性質不同,這四部aigc生成式微短劇的共性,是為aigc技術提供一個生動的展示載體。

換句話說,故事是為技術服務的。《三星堆:未來啟示錄》和《奇幻專賣店》展示的是ai在跨國地標、未來場景和不同種族角色塑造方面的優勢。《愛永無終止》展現的是ai在場景生成方面的便利。

《傳說》讓我對AI影視的最後一絲興趣也沒了… - 陸劇吧

總結下來,從《傳說》到aigc生成的微短劇,ai都喧賓奪主,成為了絕對主角。

與此同時,ppt式的非連貫敘事、人物和場景建模的失真、觀眾難以代入情感等致命缺點依然存在,觀眾甚至無法辨別正片和預告片。

但顯而易見的是,ai生成影視的腳步不會就此停下。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主導的中國首部ai全流程電影《團圓令》已於7月5日開機。博納影業則有將《三星堆:未來啟示錄》第二季做成付費微短劇的意圖。

《傳說》讓我對AI影視的最後一絲興趣也沒了… - 陸劇吧

結語
回過頭來看,由open ai 研發的文生視頻模型sora的問世,是ai影視發展的一個關鍵節點。
彼時,當同類技術產品還停留在解決幾秒鐘視頻流暢度難題的時候,sora已經把競爭標準提升到了一分鐘。它豪橫地將同期競品定義為了過期技術。

由此,製片公司和技術公司的心態發生了轉變。如果說以前是悶聲做事,現在則變成了“先跑起來”,製片公司需要在影視劇的形式創新革命中彰顯存在感,技術公司需要出成績證明自我價值,順便拉拉業務,防止ai領域突然降臨的革命性技術抹去自己的前期投入。

可歸根結底,ai影視是一個未來產品,現在的技術離真正成熟還差十萬八千里。拿未來產品的一角,去投喂今天的觀眾,觀眾覺得料不夠是必然。

文/許心強
《傳說》讓我對AI影視的最後一絲興趣也沒了… - 陸劇吧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