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張“海南廣播電視製作機構群”的截圖在業內廣泛傳播,其中提到了要求各短劇製作機構和播出機構遵守短劇備案新規,嚴格按照微短劇分類提交報送;各平台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審核能力建設,確保播出安全等內容,並附上了一份名為《關於微短劇備案最新工作提示》的文檔。
這一短劇新規直接在行業內炸開了鍋。
有人拍手叫好:“行業越來越規範了,入局要趁早。”
有人覺得不少短劇得涼涼:“要變天了。”
也有人直接躺平:“該來的總會來。”
每個行業都要經歷野蠻生長和嚴格監管的階段,短劇行業終於在四月上旬的末尾完全步入了後一個階段。
(注意:本文基於海南省廣電總局發布的文件《關於微短劇備案最新工作提示》進行解讀,請以當地主管部門公開通知為準。)
短劇“分類分層審核”新規來了
這次的新規之所以會引起業內震動,主要原因就在於備案新規的關鍵詞——分類分層審核。
根據《關於微短劇備案最新工作提示》顯示,對“重點微短劇”“普通微短劇”“其他微短劇”實行不同的備案審核方式,這三類短劇主要是根據投資金額不同來分級的。
區別於此前的備案審核制度,新規將總投資額度在30萬元(含)-100萬元之間且非重點推薦的短劇定義為“普通微短劇”,需要在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備案系統上申報並接受省局的審查,且所有短劇上線前必須在片頭按相應格式要求標註《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號或節目登記備案號。
目前,網絡視聽節目備案系統(網址:http://117.134.1.55:9034/)已經上線試用,製作機構的賬號與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一致,初始密碼為123456。
也就是說,新規開始實行之後,“重點微短劇”由廣電總局來審查,“普通微短劇”由省廣電總局來審查,“其他微短劇”則由平台方把關。
而當下的小程序短劇,現代都市類型的成本在50-60萬左右,古裝類型的成本約為80萬,大多適用於“普通微短劇”類別的備案審查制度,即需要上新系統備案,歸省廣電總局管。
此外,新規還強調了幾種需要注意的情況:
1. 擬在平台首頁首屏首推推薦播出的微短劇,由國家廣電總局對完成片進行複核。
2. 對重大題材和特殊題材按有關協審工作機制落實審核要求。
3. 微短劇的製作方、投流方、推廣平台、播出平台等均須對其製作和發布的宣傳推廣內容審核把關。
4. 對網絡視聽平台不得上線傳播未標註許可證或備案號的微短劇,不得為其引流、推送。
5. 不要通過拉高或降低投資額的方式躲避審查,以免為後續成片審查製造困難。
根據文件要求,2024年5月31日前,各平台需要把新規發布前未經備案上線播出的短劇相關信息,報所屬地省級廣電主管部門備案。2024年6月1日起,未經審核且備案的短劇將被禁止上網傳播。
回顧短劇監管的歷程,自2020年8月國家廣電總局將短劇正式納入備案監管,到實施發行許可制度,短劇從野路子逐漸變為正規軍,和備案數量爆髮式增長形成對比的是較低的過審率。根據廣電總局公布的全國重點網絡微短劇拍攝備案情況,2023年下半年的月均備案數超 300 部,但同期(7~11月)獲得發行許可的短劇數量月均50多部,過審率不足20%。
而如今的新規無疑把監管再次細化,將權責歸屬進一步明確,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或許將開啟一段時間的陣痛期。
靴子落地後,短劇行業將何去何從?
新規看似來得突然,但並非無跡可尋。
這幾年的短劇行業實在是熱鬧,但作品質量良莠不齊,短劇監管的強化是必然的行業趨勢。
新規實行將帶來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有業內人士稱其為“閘刀一樣的政策”,正在收劇的zd向短劇自習室表達了自己的悲觀看法,“這個行業會基本涼透。”
在zd看來,當前短劇數量爆炸式增長,新規中要求的成片送審會制約短劇行業的擴張,目前已經有不低於20-30萬部拍完了沒有首發平台播出的積壓劇,“六一後直接廢了,播不出來了,壽命倒計時兩個月。”
在短劇自習室的社群中,有人認為未來是“夾縫生存”,也有人對新規在緩解同質化困境方面抱有期待。
可見,新規就像一把雙刃劍,帶來的影響並不能片面看待。
從宏觀層面來說,新規意味着監管趨嚴,這是短劇內容精品化規範化的重要保障,在觀眾對內容質量要求不斷提高的現狀中推動行業走得更遠。西安影視數據評估中心副總經理楊子豪對新規表示了看好,認為新規能夠倒逼創造者將心思用在包袱和鉤子上,以高質量的、符合社會正能量的創意取勝,同時將內容風險前置,在項目的選擇、劇本的把控、成劇的採購上有了更加明確的標準和紅線。
在上個月的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卷內容,不捲成本”的觀點被反覆提及,此次的新規何嘗不是這種理念的在一定程度上的落實?投資額在30萬元以下的短劇能夠擁有相對寬鬆的審查環境,這或將促使大量短劇儘力控制成本,行業回歸到最初以低成本撬動大流量的基本邏輯上。或許官方希望的就是把短劇的成本“打下來”,讓陷入成本內卷的短劇從業者意識到大方向的變化,新規的出台即是這種信號的隱晦釋放。
而落到行業的實操上,新規對業內各方產生的影響不盡相同。
1. 對於上游的ip方
新規能夠加強短劇版權保護,從長遠來看,這有利於減少洗稿抄襲的同質化內容,打擊盜版。但同時,新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題材,要求編劇在創作時把握尺度。而這個尺度暫時還不明朗,需要通過後續的實際嘗試來確定備案審核的紅線。
短劇自習室從和多名編劇的聊天中感受到,除了劇本淘汰率會增長的共識,新規對於編劇工作的影響似乎並不大。
儘管新規讓行業對劇本的要求提高,比如出品方的笑天透露,之後會優先選擇題材新穎、對白有深度、劇情向重點網絡短劇甚至網大看齊的劇本,“脫離原來的‘土’和‘白開水’。”
但在編劇灰白漩渦看來,“對於編劇來說要麼無視投資額度,完全忠於內容,要麼就在寫劇本的過程中要懂得有意識地控制成本,這些其實都是按照甲方的要求來,並不會對原本的工作有太大的影響。復仇並不是不能寫,看怎麼寫吧,傳統影視不也一樣有復仇題材嗎?”
2. 對於出品方、承製方
新規大大提高了行業門檻,會淘汰掉大量小公司和中間商。這也將加劇了行業的馬太效應,資金更充足的出品方能夠產出質量更高的短劇內容,更容易通過審核並投入市場。
笑天向短劇自習室表示,分級審核出台後,可能會導致出品方在內容製作上謹慎又謹慎,大大降低短劇的上線速度和上架頻率,“(更高的質量要求)會導致製作成本增加,我們出品方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資源、時間和成本來確保微短劇符合相關規定。”
從這個角度看,短劇市場的增速將會大大放緩。目前,備案系統仍然處於試用階段,審核流程和時長暫未可知,有可能會影響短劇的上線節奏,延長短劇的整個製作發行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微短劇”歸省廣電總局管,意味着不同省份的審核數量將會懸殊,短劇備案冷門的省份審核或許會比熱門省份快很多,也有可能會推動短劇後續分散到全國各地,而不是如今的聚集局面。
“誰有機會快速拿備案,誰就有機會出來。”有從業者如此表示。但他並沒有過分擔心,而更重視要儘快調整策略,以提供更多的分發渠道。“本來今年的打法就不是數量,所有平台都是要提高單部爆款率,提利潤。”
3. 對於平台方和流量渠道
審核責任的明確將帶來一定壓力,或許會讓平台方在提供保底方式上更加克制。相對原本管理較為寬鬆的小程序短劇,傳統的具有更多發行渠道和經驗的長視頻平台也許將有更大的機會上桌。也可以預見,未來各方將陸續推出更多的管理規範,從內容源頭分散內容風險。
編劇出身的莫辭更認為,平台方可能會為了順利宣發而壓縮成本。由於當前的成本項相對穩定,投入比例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一集短劇大約在3000-5000元,所以可能會出現壓縮體量的情況,“把80-100集的內容刪減至30-60集,或直接做30-60集的劇。因為多數短劇三沖都不咋樣,那不如直接不要三沖,針對高頻首充、復沖或高客單去做。”
基於控制成本的需要,莫辭更表示看好農村宅斗、人情往來等題材,因為成本可控、足夠下沉、共情面廣,或許能夠以小成本投入博得好效果。
綜上所述,新規必然會對短劇行業的現狀造成衝擊。
首當其衝即是短劇的“短平快”,如何在短小的體量里填充更高質量的內容,如何在扁平的題材里展現深度,如何在被拉長的上線周期中維繫快的優勢,都是新規落地後需要考量的問題。
同時,新規中透露出來的向長劇、網大看齊的意味很明顯,這是篩掉部分劣質內容的必經之路,但也會制約題材類型的發展。zd表示,短劇內容或會走向單一化,而傳導到c端後,當前的付費用戶或許會銳減。這樣的擔憂不無道理,畢竟下沉市場的需求一直存在。
但或許不需要過於悲觀,備案新規並非行業的准入條件,只是在原本的製作發行過程中加入了一個環節,入局者依然可以百花齊放。
因此,我們需要更理性地看待新規的落地。正如楊子豪所說,只要有優質的內容,就永遠不會缺少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