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醫美圈的問題被曝光比以往來得更早一些,2月23日晚,央視《焦點訪談》聚焦醫美直播行業的亂象,曝光了諸如虛假宣傳、誇大效果、誤導消費者等業內問題。隨後,抖音醫美直播全部被叫停。在2024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羊城晚報《健康周刊》針對醫美行業出現的一些亂象和套路,特別邀請行內資深專家做出提醒,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3月12日《羊城晚報》)
近年來,治理醫美亂象可謂大招頻出,但醫美亂象仍未得到根治。縱觀媒體梳理出的五類常見醫美行業亂象和套路,有的是陳年老“坑”,如發布虛假信息、合法產品違規使用、誘導過度治療等;有的是近幾年冒出的新“坑”,如採用“熟人”“朋友”介紹模式誘導、採用“團購”“免費體驗”方式引流等。現實中不少是老“坑”新“坑”皆有,讓人防不勝防。消費者一旦入“坑”,不僅造成經濟損失,還可能“整容”不成變“毀容”。
其實,從法律法規上看,醫美行業的“坑”硬傷不少。比如,2021年市場監管總局依據《廣告法》《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制定的《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明確對“九種情形”予以重點打擊,包括製造容貌焦慮,利用代言人為醫美做推薦、證明,宣傳診療效果或者對診療安全性、功效做保證性承諾。但在實踐中,不少醫美機構的宣傳很誘人,諸如發布整容前後的對比、誇大醫美效果等等,這些都很容易讓消費者入“坑”。
媒體邀請行內專家做出提醒,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注意“避坑”,此舉必要,值得點贊。但積極主動、多方發力為消費者“填坑”,不讓消費者有入“坑”的風險,也同樣重要。2023年5月,國家衛健委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對規範和促進醫美行業發展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舉措。為此,一方面,需要監管部門主動發力,加大對醫美市場及關聯領域的監管力度,及時處理投訴舉報,尤其對非法醫美機構、非法醫美醫生、非法醫美產品要嚴厲打擊。
另一方面,需要執法部門精準發力、嚴格執法。比如,對於通過直播平台刻意誤導和欺詐消費者、違規推銷醫美服務項目、兜售沒有相關資質的醫美產品,以及以虛假折扣、免費體驗為幌子,兜售假冒偽劣產品等行為,要保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依法用“高額罰單”“從業禁止”等嚴厲處罰,讓無良醫美及主播不能、不敢再給消費者“設坑”。當然,這也需要平台方切實履行審查和監督義務,嚴防違法違規的醫美直播帶貨。
此次醫美直播被“突然”叫停,可以說對整個醫美行業包括醫美直播,都敲響了警鐘。醫美行業需要主動以良幣驅逐劣幣,實現行業自凈。國家衛健委相關答覆已明確表示,要整治營銷環境和打擊虛假宣傳,醫美營銷被列入重點監管行列。只要有關部門強化監管執法,平台、主播及醫美行業自律,消費者提高警惕,各方共同發力,形成強大合力,就能填平那些誘導、誤導消費者的“坑”,也能倒逼那些無良醫美打消“設坑”的念頭。
文/付彪
圖源/視覺中國
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