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長刀就是一段傳奇

娛樂頭條 8661℃

有一個民族

被稱為 “ 刀的民族 ”

早在明朝時期

他們就開始鍛造這個傳奇

每一次錘擊 每一次淬火

讓每一把刀背後

都有一個或關於英勇

或關於堅韌 或關於傳承的故事

隨着火焰的升騰

鑄鐵的鏗鏘聲響徹雲霄

雲南非遺之旅的第九站

我們來到了德宏州隴川縣戶撒鄉

這裡有一個

“ 柔可繞指 剛可削鐵 ” 的神話

出自阿昌族戶撒刀匠

傳承六百餘年的爐火之中

 與火碰撞到極致 與水淬化出完美

磨、拋、鍛、打……

數百年來 在反反覆復的千錘百鍊中

阿昌族帶着他們的戶撒寶刀

留下了一段又一段

披荊斬棘的曠世傳奇

一把長刀就是一段傳奇 - 陸劇吧

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流傳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戶撒鄉,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從明朝起,阿昌族就開始大規模製作刀劍,在20世紀90年代,戶撒九龍刀成為了中國三軍儀仗隊的禮儀象徵,代表着國家強大威嚴的形象。

阿昌族人民的生活中離不開戶撒刀,戶撒刀更是阿昌族的名片,因此,阿昌族也被譽為刀的民族。一塊鋼鐵變成一把鋒利的戶撒刀,要經過選料、下料、鍛打初胚、修胚、打磨、淬火、拋光、雕飾、配鞘、開刃等十餘道工序,完全由刀匠手工完成。

2006年,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戶撒刀的品種繁多,功能多樣,現已發展出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及裝飾性工藝品三大類、一百二十多種。沒有文字的阿昌族,將戶撒刀的鍛造訣竅通過言傳身教的形式,世代相傳。刀工們的心裡彷彿存放着一本無字天書,使得每一件戶撒刀都是獨一無二的絕版。

2006年

德宏地方傳統民間文學

講述阿昌族史詩故事的

遮帕麻和遮咪麻

與戶撒刀鍛制技藝一同被列入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阿昌族

這個英勇堅韌的民族

 鋤犁化盡刀劍鋒

歷史早已把仗劍天涯的俠客行蹤

和刀光劍影的冷兵器時代

留在了遙遠的記憶中

戶撒刀如今也不再是武器

它成為了璀璨的文化瑰寶

承載着可貴的民族精神

承前人之智萃,傳百世之芳華。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需要認識、保護、傳承非遺文化。非遺不能只是原封不動的固態保存,而是要融入生活,創新發展。

“追雲記”融媒體欄目特別推出“非遺所思”視覺特輯,以平面設計、影像紀錄、數字技術等傳媒工具來傳播、保護和傳承雲南豐富的非遺文化,讓我們共同努力,喚醒這些寶藏,非遺的故事傳承永不止息。

希望更多的非遺“愛好者”加入我們,用傳統文化技藝與現代設計創意的結合,一起為非遺的活態傳承創造更多的可能。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