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電影春節檔收官,八天長假為市場贏得更充分的釋放空間。
燈塔專業版數據。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月17日,中國電影龍年春節檔累計票房80.2億元,觀影人次超1.6億,均為檔期史上最高。考慮到今年春節檔比往年多一天,若以前7天74.99億元計,該成績列歷年春節檔第三。其中,《熱辣滾燙》與《飛馳人生2》步入單片20億元俱樂部,假期結束時已分獲27.13億元和23.94億元;《第二十條》和《熊出沒·逆轉時空》兩片均已近14億元,並有望憑口碑在假期後跑出長尾效應。
一邊是檔期總票房、總觀影人次創春節檔歷史新高,一邊是四部影片撤檔、屏攝等觀影禮儀引發爭論——一年最重要的檔期交出真成績的同時也直面真命題。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發文:“龍年抬了頭,但龍騰虎躍、生龍活虎依舊需要呼風喚雨、風雲際會。”
契合年節情感需求,中等成本博出大效益
《熱辣滾燙》海報
與過去幾年“一超多強”的格局不盡相同,龍年的春節檔沒有超大投入,沒有超級ip,甚至沒有高度工業化的頭部電影。這樣的檔期成功博出大效益,創紀錄的背後,市場上下游多個環節形成了合力。
尹鴻說:“春節檔票房前四的電影犬牙交錯,以女性、男性、成年、低幼和家庭的不同定位偏向,共同促成了電影市場繁榮。從國家電影局到北京、上海等地方管理機構提供了累計過億元的優惠補貼,也號召市場拉低票價,讓更多觀眾走進影院。”
籠統地看,喜劇再成檔期主流。大年初一,《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第二十條》《熊出沒·逆轉時空》《紅毯先生》《我們一起搖太陽》《黃貔:天降財神貓》《八戒之天蓬下界》等8部影片上映,其中前五部均屬於“喜劇+”的類型融合,前三部甚至都或多或少與“理想”勾連。
《熱辣滾燙》改編自日本影片《百元之戀》,原片里“喪燃”的內核置於中國本土語境,藉由創作者本人的國民度與真實體驗,找准了契合點。賈玲不僅將身體獻給了影片,也不惜徹底展示自己的生命體驗,以一種很難複製的嚴苛倒計時般地“豪賭”檔期。不能想象,倘若那一年的減重經歷遭遇挫敗、停滯,全片將陷入怎樣的困境。從這一角度看,她完成的不單是女性創作者戲裡戲外價值的合一,還締造出關於電影評論的新維度。
作為續集電影,《飛馳人生2》依然是喜劇與賽車運動的元素糅雜,劇本和製作對比前作均更上層樓。新作里,韓寒把傷痛潛藏,但恰是喜劇底層的憂傷癥結打動了不少中年人。人生已失敗過一次乃至多次,下坡路似乎是定勢,還要不要重走一遭,重新振奮一回?影片里一遍遍追問,又一層層解答。與韓寒作品相伴多年的觀眾看完後留言:“作為一代創作者與受眾,我們一同成長,也走到了相似的人生階段——為了一種自洽的外表,掩蓋着內心熱情與熱血,但總有一刻我們知道,熱情不是殘存的,而是盛滿的。”
《第二十條》行普法之實,但張藝謀選擇家長里短、嬉笑怒罵的方式,將“正當防衛”的法條闡釋轉譯為“好人遭難”的不平事,以情動人,以老百姓理解的公平正義剖析法理。有意思的是,片中同樣提到了人到中年還要不要為了理想搏殺、找回初心,並將這點與影片主題結合。
除了“熊出沒”系列目標受眾明確,多年來主攻幼兒家庭觀影以獲得“穩穩的幸福”,其餘三部在春節檔滿載而歸的電影都指向一個現實思考:年節時分,大眾觀影最普遍的情感需求是什麼?如同電影里的主人公,當生活陷入一時的泥沼,為理想而振作依然是最終選擇。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春節為更振奮的精神、更有獲得感的個體價值走進影院,或是看電影這項過年“新民俗”的情感邏輯。
新格局下的中國電影還需更多大智慧
成績亮眼的同時,《我們一起搖太陽》《黃貔:天降財神貓》《紅毯先生》《八戒之天蓬下界》四部影片在上映數日後相繼官宣撤離春節檔,江湖再見。
雖說包括春節檔在內的各大檔期從不缺陪跑者,電影市場也適用經濟學“二八定律”,但2024年首次出現的四片齊退市,尤其是寧浩導演、劉德華主演電影《紅毯先生》的退出,仍引發業內外震動——中國電影市場的供給側改革,確乎到了破誤區、謀良策、打開新格局的時候。如尹鴻所言,“一方面,撤檔是為後續發行提供緩衝和鋪墊;另一方面也說明春節檔的供給,需要更強的競爭力和更精準的定位”。
四部撤檔影片里,《黃貔:天降財神貓》與《八戒之天蓬下界》都是有着傳統文化基因的動畫電影,甚至都從“西遊宇宙”里擷取元素,似乎觀眾緣可期。但宣布延期之時,兩片票房僅為90萬元與320萬元,不足《熱辣滾燙》半小時收成。“它們撤檔其實打破了一個認知誤區或者說檔期迷信:熱門檔期大盤高、賽道寬,任何影片都能分一杯羹。”影市專家吳鶴滬分析,檔期的觀影特殊性與全年最激烈的營銷競爭雙面夾擊,大熱檔期出現票房兩極分化、贏家通吃的局面,近年來愈加顯著。以此次春節檔為例,排名前四的影片拿走了檔期超97%的票房份額。
假如說兩部撤檔動畫片因觀影基數太小尚難判斷品質,那麼《我們一起搖太陽》和《紅毯先生》作為知名影人的新作都積攢了不錯的口碑。好電影是否真的會被埋沒?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以《我們一起搖太陽》為例,認為該片延期屬情理之中,因其主題與春節檔傳統的合家歡喜慶吉祥的觀影氛圍不夠匹配。“但無論票房幾何,它都是韓延生命三部曲中最成熟自然的一部,也是彭昱暢、李庚希兩名年輕演員迄今最好的作品。”評論家說,好電影需要更多人看到,撤檔蓄勢等待3月30日再見或是明智之選。彼時臨近清明,更適合這部事涉生死題材電影的傳播與發酵。
值得玩味的是,另兩則與電影本身內容無關的插曲同樣成為春節檔甚囂塵上的聲音。《第二十條》南京路演場,因影院安排失誤,導致路演時間佔用了其他場次,現場發生觀眾斥責台上主創的紛爭;而某明星歌手在社交平台安利《飛馳人生2》時,因使用了屏攝照片,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前者暴露了影院方的不專業,後者則是大眾觀影禮儀的一堂普及課。
熱鬧與紛爭並存的一年春節檔落幕,饒曙光說:“更大格局下的中國電影還需要更多大智慧,觀眾的消費需要供給側能提供更多理性的選擇。”一年之中最黃金的檔期,能有代表中國電影專業化、藝術化、工業化、國際化的作品為觀眾賀歲,與全國人民共啟新年——這是中國電影真正的未來可期。
作者:王彥
文:王彥編輯:范菁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