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 ~1968年,卡梅隆14歲,第一次看到了《2001太空漫遊》,從此真正愛上了電影,準確來說,是科幻電影。
懷抱着夢想野心的卡梅隆和落後的電影工業形成鮮明對比,只能先去做了卡車司機,就這樣時間又來到了1977年,《星球大戰》讓卡梅隆覺得電影科幻特效時代真正到來,於是決定向好萊塢進發,向水進發。
卡梅隆是真的很愛水和愛海洋,或許是因為水無形無相,亦或是海洋神秘深不可測,總之,Be water。
關於水可以追溯到卡梅隆幾經波折的處女座1981年的《食人魚2:繁殖》,再到1989年《深淵》,還有《鐵達尼克號》,他甚至還親自開着深海探測潛艇,花了90分鐘潛入進地球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然後就到了今天要聊的《阿凡達2:水之道》。
2010年初,一部被定義為改變未來電影格局的《阿凡達》上映,時間證明,《阿凡達》作為21世紀最偉大的電影之一,確實真正改變了觀眾的觀影習慣,並影響了拍攝前端和影院後端的一次升級迭代。
觀眾意識到,原來電影還可以這麼看。卡梅隆成了卡神。
時隔十三年,現實似乎又給我們開了一次玩笑,疫情的肆虐,對全球各行各業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影院自然無法倖免,雖然疫情這幾年有幾次電影爆發點,但關於電影技術工業和不斷製造神話的辣個男人,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了《阿凡達2:水之道》上。
大家都在拭目以待,這部電影,能再一次改寫電影前行的軌跡嗎?
無劇透點評
作為要接替影史巨人《阿凡達》的衣缽繼續往前游的續作《水之道》,影片用了3個小時的時間,再次讓我們離開地球,夢回那充滿奇觀和帶着詭譎神秘力量的潘多拉星。
然而有趣的是,潘多拉星似乎在這13年的時間裡,成為了星際旅行效應的時間凝固,地球在發展,潘多拉星歲月靜好的表面卻面臨著地球的挑戰。
13年間,地球的電影發展也並非乏善可陳停下腳步,在這期間超英類型霸屏了大銀幕的頭部,為我們展現了特效科幻魔幻的種種奇思妙想,餵飽了觀眾的想象力。
而電影的敘事也結合電影迅猛發展的工業,商業大片也不斷推陳出新,《盜夢空間》,《少年PI的奇幻漂流》,《普羅米修斯》,《瘋狂的麥克斯4》,《銀翼殺手2049》,《信條》,《沙丘》等等等。
這些大片的問世,都側面讓觀眾去把期待值拔高給了這部了六年又六年,六年又六年的《阿凡達》續作《水之道》。
或許可能大概吧,這也是造成大家看完《水之道》後討論得如此激烈,目前影片評價起起伏伏的所在。
《水之道》的時間背景發生在《阿凡達1》的十多年後。
《阿凡達1》中傑克帶領着納威人擊退了人類的進攻,守護了潘多拉星家園,把人類送回了地球,只有少部分和納威人站在一起的科學家人類,可以留在潘多拉星繼續生活,傑克也在最後通過聖樹伊娃,拋棄了人類身體,成功把意識轉到阿凡達里,正式成為納威人。
在這期間,傑克和納蒂莉過着沒羞沒臊的夫妻日子,並生了一窩崽,有親生的還不夠,傑克還收養了格蕾絲博士的女兒琪莉(吉里),還有吃百家飯長大的人類孤兒“蜘蛛”,這一大家子生活過得其樂融融。
但好景不長,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是人類可聽清,那仰望的傑克,心底的擔憂和顧慮。
該來的總歸會來,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人類捲土重來,這次不是挖礦,而是要殖民。
人類對於潘多拉星更大的侵略和控制已成必然,而上一部已經掛掉的邁爾斯上校,搖身一變成為克隆阿凡達,前來找傑克算賬,傑克為了家人為了不牽連部落,只能選擇躲避到遠在海洋群島的珊瑚部落。
於是一場貓鼠遊戲的故事就此展開。
毋容置疑,雖然時隔13年,在這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語境中,卡梅隆依然在特效上非常能打,用不斷革新的電影工業技術為我們展現了潘多拉星的所有不可能,上一支影片已經聊過技術層面,感興趣可以去看看。
自從2010年上映後,曾經有那麼幾年3D和大片就捆綁在了一起,無3D不大片,不過從《諜影重重3》遭到爭議後,3D技術的運用逐漸恢復理性,但這麼多年來能真正稱得上真·3D電影的屈指可數。
《阿凡達2》又再次證明3D沉浸感的霸主地位,這次影片在全身動態捕捉和臉部表情細化上,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在傑克和納蒂莉的臉上,我們能清晰的看到歲月的痕迹。
在叢林戲份時,《阿凡達2》加入了不少的塵埃粒子,細微的塵埃根據距離的遠近,能讓觀眾去感知到銀幕的空間的縱深感,從而讓潘多拉星變得更為真實可信。
如果仔細看過前作《阿凡達1》的話,其實真的要挑小毛病,就是在純CG動物的運動上,還是稍微缺乏重量感,比如黑豹行走的一些畫面,就似乎有些輕飄飄。
但《阿凡達2》強化這些物理邏輯,比如在傑克他們騎着龍妖降落在沙灘上時,就能看到純CG的龍妖爪子凹陷進沙子里的重量。
更別說水這種介質和納威人,伊盧,輕翼,圖坤等海洋生物的完美融合,你根本不知道哪些水是實拍,哪些水是CG做出來的。
那些海洋生物和海底植物,當它們出現的那一刻,似乎就像是真的存在一樣,而且在珊瑚部落的建築設計上,卡梅隆還給自己增加難度,讓納威人不在平地上行走,而是鋪了一層有彈性的編織物,讓角色走在上面如同彈簧床,進一步給動捕加入不少的挑戰。
至於《水之道》的核心環節水底的拍攝更是前所未有,角色在水底的表演和肢體動作,不是靠吊威亞,也不藉助風力或設備讓演員騰空,而是演員就真的是憋氣在水裡完成的表演。
同樣的在水裡時利用小氣泡和微小的浮游生物,去體現水裡空間的縱深沉浸和真實感。
潘多拉星就是從這些微小的細節,徹底拉開了和目前主流特效大片的差距,有個段子是“阿凡達其實是卡梅隆帶着主創團隊去潘多拉星取景拍攝的”,這或許就是對《阿凡達2》視效美景製作的最高讚譽了。
當然沒有一部電影是完美的,即使是特效技術層面,我也能看到《阿凡達2》在幀率上騙不過人的眼睛。
卡梅隆在拍《阿凡達2》時大部分是用高幀率去拍的,你看是大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這或許就存在了全片幀率上的不一致。
如果人的眼睛一直在看高幀率習慣後,再突然回歸24幀一秒,就會很明顯感覺到差異,甚至是有些畫面感覺出現了掉幀或卡幀,還有一些畫面我感覺到有放了加速。
一開始我以為是我看的影廳設備問題,但當我換了不同的影廳看了三遍後,我覺得並非設備問題,或許是影片幀率上不能同步導致的。
如果你問我值不值得買票去看《阿凡達2》,那我將會告訴你,《阿凡達2》是近些年視聽呈現最為細膩絕美的作品,選一個最大銀幕的影廳,去進入感受充滿想象力和斑斕的潘多拉星世界吧。
BUT,在近乎滿分特效基礎上,《阿凡達2》的故事層面的討論,就顯得沒有那麼友善,作為《阿凡達1》續作的《水之道》,也必然要拿來和前作在故事層面上的做比較。
而且作為現象級又是卡神的讓大家等了這麼久的大片,觀眾自然期待和要求也會拔高不止億點點。
接下來就是關於《阿凡達2》故事層面的點評。
還是想要聲明下,《阿凡達2》在我眼裡絕對不是一部爛片,它存在瑕疵和不足,但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即使在故事上也有它真摯和充滿愛意的表達。
如果你想看到關於這部電影抖包袱和調侃吐槽向的論調,或者自己已經閱片無數,覺得《阿凡達2》一無是處,《沙丘》也是部大爛片,那可以不看我接下來的劇透影評了。
好,buff疊完,我們開始。會有少量劇透請斟酌閱讀。
故事層面劇透點評
《阿凡達2》有着old school老派傳統經典三幕敘事結構,帶着卡梅隆對於家庭自我理解,並植入了不少迪士尼樂園色彩濾鏡,另外還附帶了種族,環保,友情,愛情,人道主義,愛護動物,政治隱喻,復仇和贖罪等等議題,為我們打開了看起來更為龐雜的潘多拉世界。
整部電影雖然三小時,但卻只用了最為基礎的三幕式結構來講述故事。
第一幕叢林戲份和第三幕決戰我覺得都很不錯,敘事上突發事件導致的環環相扣引發更大的危機,角色性格動機和劇情關聯緊密。
三幕式經典敘事結構難點在於幾乎佔據電影時長三分之二的第二幕,是極為挑戰觀眾耐心的,但三幕式結構的好處是在第二幕可以細水長流的慢慢推進劇情,塑造飽滿可信的角色,為第三幕的帶來震撼的情感衝擊力。
不過為了滿足越來越能接受新事物觀眾的感官刺激,如今主流電影都需要完成更複雜的四幕五幕的敘事模式,製造更多的高潮反轉才能滿足觀眾。
簡單說不管是四幕五幕式,都是經典三幕式劇本結構的細分,唯一不同就是四幕五幕式會在影片中段一定會出現一次明顯的高潮和事件揭露,來完成電影的反轉。
我們回到《水之道》就能發現,影片第二幕中段的轉折部分並沒有太明顯,甚至很難去界定哪裡才是第二幕的高潮和關鍵,或許是琪莉聯結海底聖樹的迷之抽搐,也可以是人類獵殺圖鯤揭露新能源,但不管怎麼判定,都缺乏較強的戲劇張力,而且沒能在主線劇情上做到關鍵的轉折。
不拿其他作品去比較,就拿前作《阿凡達1》來說,《阿凡達1》也是經典的三幕式,但在院線版時長僅為162分的基礎上,影片第二幕還提早結束了,家園樹在影片時長三分之二時被炸,傑克進入低谷,之後騎着魅影領導納威人戰鬥,電影進入精彩的第三幕決戰。
反觀《阿凡達2》是三小時時長,光時長就很考驗觀眾,而第二幕還沉浸在水之道的迂迴中be water,第三幕姍姍來遲。
但還是那句話,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豐富塑造影片里眾多的主要新角色,這也是我之前在動態聊到影片劇情編織複雜的原因,並不是主線故事複雜,而是影片在角色關係上,為阿凡達之後的系列鋪墊更多的細節,為《阿凡達3》,甚至4和5做足準備。
不過光從影片第二幕遊山玩水的一些情節來看,就顯得有些偏離主線劇情了,甚至我一度“陰謀論”的懷疑,是不是迪士尼為了打造新園區,要置入一些不太能推動劇情的絕美水底景觀呢?開個玩笑呀,我愛迪士尼樂園我愛達菲。
那還是對比《阿凡達1》,我們在欣賞潘多拉星魅力無限的叢林時,劇情依然堅持捆綁在主線敘事的推進上。
這種對比也讓《阿凡達2》的第一幕和第二幕形成反差,在第一幕叢林戲份時,故事背景的設定,觸發的激勵事件,還有邁爾斯和傑克第一次對抗上,在節奏把控和氣氛渲染,以的動作戲份的場面調度,都堪稱《阿凡達》續作精彩的回歸!
等到傑克為了家人和部落選擇舉家前往珊瑚部落,影片進入第二幕,其實故事發展到這,是可以誘發出更為精彩的新劇情走向,讓人充滿對未知故事渴求的慾望,不過影片卻選擇了一條較為“水之道”的家庭路線,極大的縮小了阿凡達系列的格局。
這或許也是大家對比2和1後,覺得《阿凡達2》的故事內容更為偏低年紀受眾範圍,根本性就在於《阿凡達2》影片格局的收縮,從第一部納威人和人類的抗爭,轉而成為邁爾斯和傑克之間的私人矛盾,聚焦在親情上。
但這也是我看到卡梅隆勇於挑戰在內容上做出的不一樣,第一第二幕的劇情和角色的因果關係上的積累,造就了第三幕情感力量的爆發,這種情感就像特效一樣,是真誠和細膩的。
影片大膽的不用角色去推動情節,而是用了大量瑣事去展現角色儘可能多的面向。
就拿我淺顯目前看了三遍的經驗來說,我以為知道了劇情和結局,看的次數越多,第三幕的情感力量就會減弱,但相反的是,由於在觀影過程不斷看到了更多角色關係和細節,親情的分量感是得到疊加的,這反而讓第三幕納特亞姆那場戲來得更觸動我。
即使我在5月第一支預告就預測了大兒子納特亞姆的命運,當我真的看到那一幕來臨,還是忍不住難受。
這樣的情緒延綿會在影片結束後還在我腦海里回蕩,《阿凡達2》最後留下來的,是傑克一家人親情悲嘆後重拾的勇氣和決心。
其實整部《阿凡達2:水之道》三個小時,就是為了拍好那句台詞:孩子是我們的軟肋,也是我們的鎧甲。
我覺得影片已經很好的完成了對這句台詞的詮釋。
當然,這不能成為《阿凡達2》第二幕的某些部分的拖沓找到合理的借口,也許可能大概maybe,影片第二幕拆解成兩幕,讓傑克大兒子納特亞姆的重大轉折發生在影片中段,第三幕提前,第四幕格局提升到和第一部一樣,強化納威人和人類之間的矛盾,這樣是否會讓3小時的節奏更為緊張刺激些呢,也讓大家更期待《阿凡達3》納威人和人類更大更深的對抗。
但如果這麼操作我也清楚,納特亞姆最後的結局在情感爆發上,就會比現在影片給到觀眾的衝擊力來得更小,甚至會顯得讓這角色的設定更為公式化,為了中段的轉折而轉折。
眾所周知,我們還能看到《阿凡達3》,所以在《阿凡達2》格局上的拔高和對立,或許將會放在阿凡達3而非2。
好,聊完電影的劇情結構,我們再來順着故事層面深挖下敘事和角色關係上的細節。
很多大夥伴可能不太搞得清楚什麼“劇情”和“敘事”呀,劇情就是故事的主線脈絡,誠然《阿凡達2》的故事很簡單,但我可能和很多人的點不太一樣,我不太同意所謂的“阿凡達2劇情老套,庸俗,差勁”這些說法,要知道以往越是經典的電影,越是故事能簡潔明的總結,通俗易懂。
而這些清晰故事的背後,卻需要優秀的“敘事技巧”來支撐,我們都說諾蘭的電影很燒腦,其實並不是故事的複雜,而是“敘事技巧”佔了優勢。
如果諾蘭剛開始的《追隨》和《記憶碎片》按照劇情的時間順序去拍,那諾蘭絕不會被製片人青睞和賞識,也不會有之後更燒腦的電影。
我的編劇老師曾經就和我說過,如果把“故事劇情”比作一張好看的紙或原石,那麼“敘事技巧”就是你打造故事的剪刀或鎚子,你需要用通過這些工具打磨你的故事,讓觀眾看到一張平整的紙最後剪成一件剪紙藝術品,一塊原石化身成一尊雕塑。
所以優秀的電影背後,不管是高概念或動人的故事劇情,都需要通過高明的“敘事技巧”去完成,回到《阿凡達2》所謂的“劇情老套”,可能用“敘事技巧太老套”來形容的比較恰當。
那接下來是我對《阿凡達2》敘事技巧中,我認為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首先是角色的鋪墊設置,傑克在一開始就對老大老二提心弔膽,第一場納威人對人類游擊戰的戲份,就是大兒子受傷,甚至傑克還說出“我以為我會失去他”這樣的台詞,立flag太早對於已經熟知套路的觀眾,不是什麼好事。
再來就是似曾相識的敘事設置有點多,上一部傑克騎馬,這一部洛阿克騎伊盧。
上一部納蒂莉和傑克 I SEE YOU, 這一部洛阿克和希瑞亞I SEE YOU,話說希瑞亞作為納威人,在影片里我怎麼覺得長得還挺好看的,這怎麼回事,有沒有人和我一樣。
還有上一部傑克遭遇黑豹,這一部洛阿克遭遇大鯊魚攻擊,總之這些“自我致敬”,偶有一個還行,過多就降低了觀影的新鮮度。
再來就是角色有點過多,就算傑克一家6個角色能看出做了不少的取捨,但也還是顯得一些重要角色意猶未盡,比如琪莉,沒能在關鍵的戲份去展現她的神秘,而是讓琪莉和洛阿克一樣,都是叛逆小孩。
其實嘛塑造一個小孩叛逆就好,每個小孩都應該有不同的典型性格,可能會在成長議題上,顯得更立體和豐富。
還有蜘蛛這角色,他的戲份真的太少了,演技也很一般,蜘蛛這角色有着多重複雜的身份,我覺得是非常值得深挖的。
蜘蛛從小被拋棄,在納威部落的人類研究室長大,像流浪貓一樣靠着全村人的米飯一把屎一把尿拉扯長大,作為人類的蜘蛛有着科學家的照顧,學着流利的人類語言和知識,另一面又和傑克一家的崽玩成一片,自認為自己是納威人,蜘蛛和琪莉兩人也有着不少曖昧情愫,但他們一個是人類物種,一個是納威物種。
再加上蜘蛛又清楚自己父親是誰,這樣的多重身份,其實在蜘蛛身上,可以能造成很強的戲劇張力,不過在影片很長一段時間蜘蛛都沒能得到很好發揮,好在影片最後算是給大家做了個彩蛋,蜘蛛和邁爾斯之間發生了微妙的父子關係。
期待《阿凡達3》蜘蛛這角色有更好的表現。
再接下來就是人質問題,或許想要表達邁爾斯上校還是有些許人性吧,這個後面會詳聊,但邁爾斯重複兩次拿人質去懟傑克,是不是這劇情設計有點偷懶了,第一次邁爾斯拿人質威脅傑克,突然出現圖鯤製造混亂還說得過去。
但第二次再拿人質要挾,邁爾斯明知道傑克已經上船偷襲了,還不趕緊對傑克隔空喊話強調有人質,讓傑克乖乖送死,而是直接玩起了防守反擊,到很後面邁爾斯才想起自己手上有人質,這邏輯不是很順暢。
更大的bug我覺得是突然消失的珊瑚部落納威人,打到一半全員失蹤,也沒個交代他們去哪了,要知道當時船上珊瑚首領的女兒還在呢,他們就...不見蹤影了。
我知道最後要把戲份都留給傑克一家去對抗邁爾斯,但...起碼交代一下會好些。
然後就是人類這邊,如火如荼建設的橋頭堡殖民地,捕鯨船如同下餃子一樣建造,人類像病毒一樣吞噬着潘多拉星的資源,這一切都還在鋪墊中,最後沒能在第三幕和傑克他們有效結合起來,不然格局就能提升不少。
不過我們也能看到,這些矛盾激化,應該是想放在《阿凡達3》中去實現。
聊了這麼多,我也明白,一部成功電影的續作,挑戰難度是很大的,更何況這是《阿凡達》的續作,這是不斷製造電影奇蹟的卡梅隆的電影,所以只要《阿凡達2》出現瑕疵,觀眾就會放大這些不足,只因我們期待和希望《阿凡達2》真的要好看。
此前就有朋友問我,你覺得《阿凡達2》會比《阿凡達1》要成功嗎,我當時的回答很肯定,不可能的,因為《阿凡達》太成功了!
現在我看完電影,我還是會說,《阿凡達2》不會比《阿凡達1》成功,但我喜歡這部《阿凡達2》,影片沒有讓我失望。
而且,不是還有《阿凡達3》嗎,或許很多細節和內容,都會在《阿凡達3》得到更好爆發,可能到時《阿凡達2和3》連着看,會產生1+1>2的觀影效果吧。
此外,據說,只是據說,《阿凡達2》的卡梅隆剪輯版,是9小時這你受得了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就能理解為何影片多次出現很斷片式的黑幕,然後再閃現畫面,用很硬的剪輯去完成章節的切換,或許就是因為中間消失了很多劇情。
不過9小時是誇張了些,甚至還有說9小時都是特效已經渲染完成的,這就離譜了,錢沒處花嗎?我猜所謂的9小時時長,可能就包括了《阿凡達3》,前面說了,兩部電影是背靠背拍攝的。
多說一句,卡梅隆此前訪談就說過了,如果《阿凡達2》票房不好,阿凡達系列就止步於拍三部曲,第三部是終章,那這話的意思是第三部可能會有好幾個結局。
如果2票房好,那3就用有後續的結局,如果2票房不好,那3就直接用終結的結局。
腦洞問答解析
好接下來我們用Q & A的方式,來聊聊《阿凡達2》中未解的謎團。
問題1:琪莉的父親是誰?
先說答案,我覺得琪莉的父親最大可能是伊娃。
伊娃是誰?!伊娃或許就是潘多拉星的總指揮家,神秘智慧生命體,平衡着星球的生態。
這在《阿凡達1》我們已經領教過了伊娃的能力了,動員叢林的動物去對抗人類,而且在《阿凡達2》中龍妖繼續保持在哈利路亞山防禦,有人類戰機駛入將會被殲滅。
而叢林聖樹和海底聖樹,就是伊娃的中轉基站。
在上一部格蕾絲中槍,大家想通過聖樹,想把格蕾絲意識轉換到阿凡達身體結果失敗,但又沒完全失敗,格蕾絲臨死前有說,我見到了伊娃,然後畫面有從她的視角看到轉換的畫面。
因此格蕾絲的意識有和伊娃做了一次聯結和融合。
至於那個阿凡達的身體,從《水之道》開頭可以看到,傑克他們把阿凡達身體放入了培育艙,這說明一個問題,阿凡達身體可能還有類似於心跳,呼吸,或者出現某種生命跡象的特徵,所以放入了培育艙。
於是奇蹟發生了,格蕾絲的阿凡達懷孕了,然後生出了琪莉。
從琪莉在影片里各種不尋找的舉動就能看出,琪莉或許是伊娃的後代之一。
“後代之一”怎麼理解,從目前這兩部阿凡達來看,或許潘多拉星的動植物都是伊娃的後代,包括納威人,因為潘多拉星的所有動植物,都可以用辮子觸角進行聯結溝通。
只不過說琪莉作為人類研發的阿凡達的後代,屬於變種中的變種,所以能量得到突變。
由於當時格蕾絲受重傷,伊娃無力回天,但也並非什麼都沒做,伊娃讓格蕾絲的阿凡達懷孕,用這樣的方式讓格蕾絲的生命得到了另一種延續。
這也是為何琪莉在影片看起來有些憂鬱的原因,因為潘多拉星正在遭受人類的入侵和破壞,琪莉能感受到伊娃的感受。
BUT,話不能說太滿。
如果影片預判了我們的預判,那說不定格蕾絲活着時候,給自己的阿凡達做了某些神秘實驗,這些實驗導致了她的懷孕,甚至她就真的找了一個納威人共度良宵導致懷孕也說不定。
不過這樣的話,就很難解釋琪莉為何能在影片中能指揮動植物。所以不管怎樣,琪莉和伊娃,一定存在很強的聯繫。
問題2:為何琪莉鏈接海中聖樹會抽搐?
我們能看到海中聖樹似乎比叢林聖樹的力量還要強大,如果說叢林聖樹能聽到逝者的聲音,那麼海中聖樹就能給你還原畫面,和產生一些幻象,和逝者進行交流。
這靈感來源可以去看《索拉里斯星》,很有意思。
琪莉在幻象中看到格蕾絲,當琪莉問到父親是誰時,格蕾絲驚恐並消失,似乎是個禁忌話題,之後琪莉抽搐昏迷。
目前沒有太多線索去解釋這是為什麼呀,我硬着頭皮腦洞的話,因為格蕾絲當時是在叢林做轉換然後懷孕,所以琪莉或許應該是叢林伊娃之子,而到了水裡,可能“系統”還需要升級兼容吧。
問題3:伊娃是男的?
伊娃我覺得應該是沒有男女之分,伊娃就是伊娃,伊娃是創造潘多拉生命和維持潘多拉生態平衡的神秘存在。
問題4:最後大戰為何圖鯤群沒有抗擊人類?
影片珊瑚部落首領有解釋,很多年前,圖鯤為了爭搶地盤互相殺戮,但換來的是更多的殺戮,所以圖鯤為了和平,從此變得與世無爭,遠離殺戮和暴力。
所以就算圖鯤群的母親被殺害,其他圖鯤也不做反抗。
除了那斷臂圖鯤出來相助,也是看在洛阿克是好友的份上。
問題5:老二洛阿克為何五根手指?
預告解析我有分析過,這是隨機的,老大納特亞姆和老三圖克隨母親,四根手指沒有眉毛,老二隨父親五根手指有眉毛,長得像阿凡達。
或許也因為這是《阿凡達》系列吧,所以洛阿克作為阿凡達更為正統的後代長得像阿凡達,這也是洛阿克成為影片的主角的原因,這樣更好的探討洛阿克和正統納威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不過說實話影片關於這方面的議題,也沒有刻畫太深入就對了。
問題6:納蒂莉會真的殺掉蜘蛛嗎?
當時邁爾斯抓住琪莉作為人質要挾,結果納蒂莉也抓了蜘蛛要挾,用孩子換孩子,納蒂莉差點就下手了,但邁爾斯認慫。
so,這是一個開放式的謎題,作為剛失去兒子的納蒂莉,從眼神中已經看到了復仇的怒火,這是一位失去理性和瘋狂的納蒂莉,殺瘋了的她,我覺得納蒂莉當時真的會對蜘蛛下手。
因為我們回看納蒂莉的遭遇就能知道,她是多麼痛恨人類,納蒂莉的姐姐被軍人亂槍打死,人類把她的家園樹毀了,還在當時混亂中父親也死了,現在人類又把他們全家逼到離開叢林離開部落,讓自己丈夫辭去首領的位置,納蒂莉作為首領夫人一夜之間變成難民,還要搬到一個前不着村後不着地的珊瑚部落過着隱居生活。
到現在大兒子納特亞姆也死了,全部因素結合在一起,憤怒已經吞噬納蒂莉。
在漫畫中,蜘蛛是被傑克一家收養的,而且不是知道父親是誰,只知道母親是直升機軍人,這已經讓納蒂莉很不爽了,在漫畫中還因為蜘蛛犯錯納蒂莉不少罵他,並上升到蜘蛛母親是人類軍人之類的。
影片對於蜘蛛設定有修改,蜘蛛只是和傑克一家的孩子玩得很近,而且蜘蛛還是邁爾斯的兒子,在當時預告解析我就預測過邁爾斯和蜘蛛是父子關係,我當時還說不會這麼狗血吧,還就真是。
那這個改動的設定更容易讓納蒂莉下得去手了。
問題7 :邁爾斯會殺人質小孩嗎?
有人會說,邁爾斯心這麼軟的嗎?小孩都不敢殺?他可是大反派呀!
其實影片對於邁爾斯的刻畫是有鋪墊的,邁爾斯作為人類軍人,他的利益都是為了人類的利益考慮,但他也有自己的道德底線和情感柔軟的地方。
在邁爾斯去要挾其他珊瑚部落的納威人時,他最後並沒有要殺掉村民,而是燒了房子,還有第一次挾持人質時,他用槍頂着的是洛阿克,是幾個人質中年紀最大的男性。
到了第二次挾持人質,他也是從琪莉和圖克中,選擇了琪莉。
而邁爾斯對於自己的兒子蜘蛛,嚴格來說並不是這位阿凡達邁爾斯的親生兒子,但即使這樣,邁爾斯在看到蜘蛛被嚴刑逼供的時候,還是把蜘蛛撈出來自己帶。
所以從這些種種細節來看,邁爾斯並不完全是十惡不赦的惡棍,只是邁爾斯真的非常恨傑克,他自己也說了,傑克的大兒子其實沒必要死,他要的只是傑克的命。
綜上所述,就能解釋邁爾斯拿傑克孩子做人質,其實到最後,邁爾斯可能也不會真下手殺了傑克的孩子,我覺得啦。
那麼邁爾斯對傑克為何恨之入骨,因為邁爾斯是軍人,傑克也是軍人,軍人就是要聽從指揮,忠誠。從邁爾斯作為是傑克的上司來說,邁爾斯曾經那麼信任傑克,傑克作為軍人卻背叛了邁爾斯,背叛了軍隊,甚至背叛了人類,邁爾斯覺得無法原諒。
當然了,從納威人的角度看,我在潘多拉星招你惹你人類了,還直接炸了我的家園樹對吧。
所以這些角色之間的關係和利益矛盾,是很複雜的,私人衝突和仇恨,也可以升華到大格局上,遺憾的是《阿凡達2》沒有深入去展現好邁爾斯和傑克背後代表的利益群體,可惜了可惜了。
問題8:邁爾斯被克隆出來,就是為了對傑克公報私仇嗎?
前面已經聊了《阿凡達2》格局收縮過小了,以至於最後決戰有種邁爾斯對傑克的私人仇恨的對決,而且開頭橋頭堡只是做了個點綴沒有深入。
其實開頭橋頭堡將軍有提到,人類殖民過程中,遇到了傑克帶領的納威游擊隊的阻撓,影片第一場動作戲就有展示傑克的半路打打打打劫,傑克對於人類是個嚴重的威脅,必須除掉。
所以這才是邁爾斯被克隆出來的原因,要的就是有個人類的阿凡達軍隊,去殲滅傑克帶領的納威游擊小隊。
邁爾斯整部電影的任務,於公於私,就是殺掉傑克,才能徹底滅了傑克帶領的納威游擊隊。
要真的說公報私仇,可能邁爾斯要殺掉納蒂莉還更私人一些,畢竟納蒂莉是真正殺掉自己的人。
不過這時你應該會說,傑克已經厭倦戰爭了,舉家躲到珊瑚部落了,為何邁爾斯要窮追不捨,放過傑克不行嗎?
這裡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邁爾斯並不知道傑克已經不戰了,畢竟傑克不會發個短信給邁爾斯說我慫了,從此隱姓埋名別煩我了球球。
第二就是在人類和邁爾斯眼裡,傑克必須死,因為人類的版圖會越擴越大,沒有人能保證傑克哪天會不捲土重來,除掉隱患才是關鍵。
所以我們才能看到邁爾斯一路找傑克報仇,一定要傑剋死,這其實是人類軍隊給到邁爾斯的指令任務。
我是真的希望有個導演剪輯版能講述得更清晰邁爾斯的動機,然後把格局放大拉長會更好。
問題9: 傑克一家離開丟下自己部落,不怕部落遭遇危險嗎?
影片開頭有提到,傑克所在的叢林部落定居在哈利路亞山,人類根本搜尋不到也進入不了,因為有龍妖守護,人類靠近就會遭到圍毆。
但傑克如果一直在,人類可能會動用更大的代價和武力,去找到傑克,而且傑克作為首領,傑克如果出事,部落的納威人勢必會加入戰局,死傷慘重是必然。
所以厭倦了戰爭的傑克,選擇離開轉移人類注意力,這個方法也是成功的,傑克原先的部落人類沒有精力在繼續騷擾和侵犯。
畢竟這是潘多拉星,人類的軍隊儲備也是有限的。
問題10:阿凡達系列之後如何發展?
《阿凡達3》副標題叫:帶種者,這名字起得真優雅。
或許帶種者說的就是琪莉,琪莉是伊娃的種子,是對於潘多拉星全新的一個進化新開端。
《阿凡達3》時間背景可能會緊接着2,琪莉的能量越來越強,在對抗人類中起到不小的作用,她和蜘蛛兩人的關係會進一步加深,也會更矛盾。
蜘蛛有可能會有屬於自己的阿凡達。
目前看《阿凡達2》票房感覺沒有預想那麼好,如果是這樣,那隻能面對現實,《阿凡達3》或許就是最終章,納威人和人類的決戰應該會放在橋頭堡。
帶種者還有另一個解釋是從人類視角出發,人類或許發現了潘多拉星終極奧秘,也就是伊娃的種子,伊娃種子能解救地球環境。
《阿凡達4》副標題叫“圖鯤騎士”,《阿凡達2》我們能看到洛阿克進圖鯤肚子里去聯結,然後看到圖鯤的記憶。
圖鯤體外有兩條辮子,但不知道能不能做聯結,不管怎樣從標題上看,第四部應該是能騎圖鯤了,圖鯤打破禁忌加入戰鬥。
如果圖鯤對應的是天空的魅影,那麼能成為圖鯤騎士的,可能是洛阿克,畢竟傑克年紀太大了,而且第二部也給足了暗示,洛阿克和圖鯤關係不一般。
說不定那時洛阿克和希瑞亞喜結良緣了,洛阿克還能騎圖鯤,所以洛阿克順其自然成了珊瑚部落的首領。
《阿凡達5》副標題是“追尋伊娃”,毋容置疑所有謎題都會在第五部做揭曉,或許這時人類已經徹底掌握了潘多拉星的奧秘,想要把這些放在地球上,去解救地球的生態和生命,而人類中也存在善惡兩面,所以第五部而非僅僅只是納威人和人類之間的抗爭。
是潘多拉星和地球之間的格局了,如果能拍出來,或許會像是星球大戰那樣是宇宙級別的視野。
所以回到開始,卡梅隆因為《星球大戰》進軍好萊塢的,阿凡達系列,也是卡梅隆想要打造科幻教父級的野心系列了。
好!《阿凡達2:水之道》就聊完了。希望這期解析,能給大夥伴看懂更多《阿凡達2》的細節。相信許多大夥伴已經進入電影院欣賞了這部影片,那麼你們觀感如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