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文化時間工作室
廣場上,伴着歡快的樂聲,跳着廣場舞的蔣淑琴(朱茵飾)正和同伴誇耀自己懂事乖巧的孫女媛媛(張熙唯飾),她下意識地回頭,原本坐在不遠處的媛媛卻不見了。樂聲戛然而止,蔣淑琴大喊着媛媛的名字,氣氛陡然緊張起來。
正在播出的電視劇《親愛的,你在哪裡》第一集結尾,丁宇(王雷飾)和何雪琳(秦海璐飾)的女兒媛媛突然走丟,整個家庭陷入煎熬。與此同時,隨着孩子走丟被“引爆”的,還有溫馨和諧表象下的種種矛盾,危機的出現讓這個家庭走向分崩離析。
丟失
是中心也是引線
細心的觀眾不難發現,劇集開篇便已鋪墊了媛媛走失的原因:在DV無意中記錄下的畫面里,何雪琳和丁宇談到二人約定等媛媛上小學就離婚。看到這一幕後,媛媛先是說自己不想上學,之後便趁奶奶不注意時自己走丟。
當事件原委已然呈現在觀眾眼前,過程和結果就成為了引發懸念的主要線索。丁、何兩家人如何尋找孩子?媛媛是否會遇到危險?最終能否找到孩子?一連串問題推動着故事的發展,也牽動着人們的內心。
與《親愛的》《失孤》等電影講述人販子拐賣兒童的悲劇不同,《親愛的,你在哪裡》以一個主動走失的孩子為中心,將目光投向“一地雞毛”的家庭生活,在一觸即發的危機中,通過“尋找孩子”關注隱藏在親情與家庭背後的情感痛點。
媛媛生活的這個家庭看似平靜,實則有着這樣那樣的問題。
三口之家裡,丁宇和何雪琳的婚姻面臨破裂。本想成為畫家的丁宇為了家庭放棄夢想,做起了裝修公司設計師,更成了一個“超級奶爸”,“佛系”樂天、默默付出。而在頑強打拚、雷靂風行的妻子何雪琳眼中,丈夫則是不求上進、溫吞散漫的典型。兩人間的差異讓何雪琳身心俱疲,提出離婚。
親戚之間,矛盾也從來不少。何雪琳母親錢碧珠(楊昆飾)和後老伴洪貴發(范明飾)很是恩愛,但何雪琳卻看不上這個小氣還常幫倒忙的繼父。小姑子丁燕子(王妍之飾)衝動潑辣,不僅看不慣嫂子的強勢,還懷疑嫂子出軌暗中調查。
而這所有的“隱”而不發,都隨着媛媛的走丟,從暗流涌動變成波浪滔天,席捲丁、何兩家的每個人。強情節的設定增強着劇集的可看性,也讓有關親密關係、情感溝通、婆媳矛盾、親家關係、家庭教育、晚年生活等問題的討論浮出水面。孩子走失成為一根引線,將兩家人昔日所有的壓抑、剋制、理智全部點燃,逼迫劇中人直面遍地狼藉的生活,也切中了劇外人的痛點,引發觀眾的思考和共鳴。
尋找
找回孩子、親情和自己
暖黃色柔光基調的海報上,幾位主演眼含熱淚,深情的目光中透出期待、喜悅、渴望……伸向前方的手,既像是“你在哪裡,家就在哪裡”的呼喚,也彷彿小心翼翼地觸碰失而復得的珍寶。
一直以來,“尋找”都是文藝作品中的重要母題。尋找愛情、尋找溫暖、尋找故鄉、尋找過去的時光、尋找人生的價值……當“尋找”這一人類行動的基本動機與情感性元素相疊加,便往往離不開對內心的呼喚。
《親愛的,你在哪裡》便以“尋找”為切口,在找回走丟孩子的同時,開掘尋覓之路的深度。
尋找孩子是的敘事主線,也是一條明線,成為“孩子丟失——找到孩子”這一閉環中着墨最多的部分。與之相對的一條暗線,則是“尋回愛與親情”。在齊心協力找孩子的過程中,夫妻二人重新發現對方的閃光點,共同面對困難、做彼此的後盾讓他們學會審視自己,終將重歸於好。同樣的,風雨共擔的相助、同舟共濟的守望,也讓婆媳、姑嫂、父女間達成諒解與理解。
“婚姻為什麼要把兩個人改造成一個人呢?上有老下有小,我們作為支柱不就要像平行的鐵軌一樣堅固,才能讓這個家如火車一般平穩向前嗎?”面對何雪琳對於夫妻二人始終無法改變彼此的質疑,丁宇認真說出心底的想法。孩子的丟失讓他們開始自我反思,也開始直面家庭中的問題,逐漸真正靜下心來思考“家”的意義。
終於,何雪琳也在家人面前承認自己一直忽視了丁宇的付出,“我看不見他的好,卻只是揪着他的問題,可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問題。”或許,找到女兒的希望依舊渺茫,但在迷霧中,漸行漸遠的一家人已經日益看清了“回家”的道路和方向。
正如編劇朱金晨所言:“尋找孩子的旅程也是劇中人審視自我的過程,他們在其中學會了理性與寬容,也找到了愛的真諦。”孩子的走丟給予每個人一個幡然醒悟的機會,尋找孩子的過程,不僅是一場愛的找尋,更是一次對自我的救贖。找回真正的自己、傾聽內心的聲音,寬容對方,也寬容自己。當親人間盡釋前嫌、重歸於好,劇中人也在艱辛磨難中走向與自己的和解,重拾勇氣、信念與愛,向著漫漫人生,繼續並肩前行。
作為一部家庭倫理劇,《親愛的,你在哪裡》強衝突、強情節與典型人物的設計仍不免存在為追求效果放大矛盾、人物性格層次不夠豐滿、一些細節尚可推敲等問題。但在丁、何兩家的故事裡,透過這段揪心的尋子之路,劇集為觀者提供了一個窗口,照見每個家庭都可能遇見的恩怨糾葛,在與真實生活的緊密聯結中,以溫情和真情打動人心。
“生活就是一場乘風破浪的旅程,過往的經歷會築成船帆,為旅途助力,家人的支持會成為手中的槳,讓我們更快到達幸福的彼岸。”《親愛的,你在哪裡》用一段“尋找”之旅讓人們思考何為幸福的真諦,在“一地雞毛”里覓得“一室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