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懸疑片, 才是下半年華語中堅? |鮮見

電視劇快訊 1450℃
犯罪懸疑片, 才是下半年華語中堅? |鮮見 - 陸劇吧

作者|洛弟

在暑期檔一場“敦刻爾克”之後,我們對下半年的華語電影市場,已經沒有太多希求了。

能上,就是勝利。

市場信心緊縮,“不敢定檔”成了下一個關鍵詞,國慶檔前的定檔影片數量,多少有些蕭條。

驚奇的是,犯罪懸疑題材成了一個數量突出的類型。這與它一貫的市場表現,看起來不成正比。

票房、口碑、題材都存在風險的犯罪懸疑片,怎麼就這麼堅挺了?

犯罪懸疑片, 才是下半年華語中堅? |鮮見 - 陸劇吧

港片傳統、內地清流

一場激烈的“局部戰爭”

暑期撤檔退潮中,幾部犯罪懸疑片,成了灘頭留下的石子。

今天,山西導演張璞的處女作,由王大治、駱達華、王靖雲、高峰主演的“土味犯罪片”《灰猴》,成為新一部來襲的作品。

這是一個充滿晉北泥土味的犯罪故事,一個綠帽飯店老闆、一個腦子缺根弦兒的土豪、幾個比土豪還脫線的馬仔,連同三個女人,圍繞一碗面、一口缸展開爭奪。

出門沒看黃曆的香港金牌殺手,和身高一米五、氣場兩米八的神秘大佬“五舅”,作為小鎮怪客持續添亂,導演“逆時針”的環形結構,也為作品增添了不少笑料。

犯罪懸疑片, 才是下半年華語中堅? |鮮見 - 陸劇吧

但這種充滿鄉土荒誕的犯罪懸疑喜劇,到底是少數,都市題材的“時裝懸疑片”依舊是國產犯罪懸疑片的主流,港台主創、現代犯罪、律政題材佔了主導。

時裝懸疑片的“首發陣容”,是兩部港片。

8月的第一部,是美國導演雷尼·哈林拍攝,由香港演員張家輝、內地演員楊紫、台灣演員任賢齊、韓國演員克拉拉主演的合拍片《沉默的證人》。

超級混搭陣容,乍一看有點嚇人,但密閉空間的戲劇衝突,也許是跨越語言的巴別塔:張家輝與楊紫飾演一對法醫搭檔,被SANTA(任賢齊 飾)帶領的悍匪劫持,尋找一具特別的屍體,從中取出一顆關係重大的子彈。劫與追的過程中,案件真相浮出水面。

《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雖然請來上部原班人馬回歸,但古天樂、張家輝、吳鎮宇三人組的人物關係全部改變,劇情也不一定延續前作,可以當作一部獨立的作品來看。

這次的“卧底風雲”,在警方內部炸開:一份黑警信息,引發警方人人自危,疑雲重重,最後牽出大案,卧底的真實身份即將揭開。

還有一部“籍貫”不明的,則是跳檔多年的《保持沉默》。

它雖屬內地製片作品,但片中所展示的法庭體系背景,顯然來自香港地區現行的英美法系及法庭形態。

故事的框架令人有些“親切”,有着洋人姓名的私生子歸來,被懷疑刺殺自己身為女歌星的生母——像是一個《人證》故事的變體,只不過,這次的真相推理,將在法庭上展開。

三部作品都聚焦在卧底、法庭、劫持等港產犯罪片傳統題材,但其中《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也許贏面最大。

有IP效應打底,卻無前作劇情羈絆,乍看上去,簡直是IP續作的理想狀態。唯一的問題是,質量上有沒有突破?

同樣也在8月,內地犯罪片再度入局。

《鋌而走險》導演甘劍宇是香港人,卻拍了一部內地城市血統濃厚的犯罪片。

山城二手車小老闆,在後備箱發現一個被綁架的小女孩,小老闆由大鵬出演——一個本土表演風格強烈的創作者,可以成為一部犯罪片的“地氣”保證。

加上歐豪、沙寶亮等幾位個人標籤不明顯,不會讓人“跳戲”的內地演員,以及一個金爵獎提名,《鋌而走險》也許能讓人稍稍期待一下。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聚焦文物竊案題材的《獵襲》,以及一部據說頗有“武俠風”的《俠路相逢》。

由邵兵、姜武主演的《俠路相逢》此前曾在上影節及澳門國際電影節上映過,評價不一,有人認為不太成熟,也有人認為是對陀翁《罪與罰》的一次致敬,聽起來像是部有想法,但未必極成熟的導演處女作。

當暑期檔結束,直到國慶檔來臨之前的9月,是不少小體量影片集中上映的關鍵檔期。

9月12日,將是兩部國產犯罪懸疑片的直接對決。

港片方面的選手,是以真實案件為原型的《催眠·裁決》。

2015年的秦嘉儀失蹤案,成為香港開埠以來第一宗無法證幫助、無被告供認下定罪的“無屍兇案”。

片中,當張家輝飾演的陪審員被要挾,要以催眠術令法庭為一樁無屍兇案定罪時,他必須想辦法讓自己全身而退。

相比之下,內地方面的代表則更受人矚目:由薛曉路執導,湯唯、雷佳音主演的《吹哨人》。

“吹哨人”指自己所在的建制內出現問題,乃至危害他人之際,冒風險“吹哨”警告他人的人,在這裡,是在澳洲工作的中國人馬柯(雷佳音 飾)。

當他發覺自己所在公司捲入一起兇案,倍感蹊蹺之際,湯唯飾演的中國女人提供了更多線索,也將兩人捲入了陰謀與危險之中。

目前,影片的故事尚未有更多透露,但薛曉路憑藉《北京遇上西雅圖》系列積攢的人氣,以及湯唯、雷佳音的聲量,也讓人對此頗為關注。

早定檔未必真堅挺

見大巫小巫何處去?

在下半年市場走勢難以定論的時期,國產犯罪懸疑片紛紛定檔,首先不是一件壞事。

起碼,暑期檔市場確實對這一類型,顯示出了意外的利好:

截至目前,《掃毒2天地對決》(以下簡稱《掃毒2》)內地票房已達12.07億人民幣,一舉奪得華語犯罪懸疑片內地票房亞軍(冠軍為《唐人街探案2》,票房為33.97億人民幣)。

的確,在一場“撤檔”成為頭號行業現象的亂局裡,“或成最大贏家”的,只能是《掃毒2》為代表的犯罪懸疑片。

類型傾向明顯,故事元素指向性強,這是原因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工業成熟度造就的觀眾口味定向,也讓這類影片在票房基礎上,有了一定保障。

比如,港片是犯罪懸疑片市場一直的“秘密武器”——無論IP怎麼續,合拍體系是否越來越混雜,港產犯罪片的豐富生產經驗,總還擺在那裡,也總有觀眾,對其保持着相對固定的審美期待。

而內地犯罪片,隨着《無人區》《心迷宮》《烈日灼心》等佳作頻繁出現,《白日焰火》《全民目擊》《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作品受到海外電影節獎項、外語版翻拍的肯定,同樣在內地培養了一批以影迷為中心,向外輻射的觀眾群。

然而,這種情形下的國產犯罪懸疑片,也並非一片光明。

這次《掃毒2》的成功,反而說明了這一類型在市場上面臨的障礙。

第一,佳作較少,口碑崩塌可能導致票房乏力。

雖然《掃毒2》票房爆棚,但它的豆瓣評分僅為6.2分,剛過及格線,處於“叫座不叫好”的狀態。

而憑藉12億輕鬆奪得類型內地票房亞軍,也說明一個問題:此前的國產犯罪懸疑片,票房成績其實並不算高。

同為邱禮濤、劉德華合作的《拆彈·專家》賣了4億,任鵬遠導演、徐崢主演的《幕後玩家》賣了3.58億,“文藝掛”里票房最好的《烈日灼心》,賣了3.05億。

5億上下徘徊,似乎更像是一般華語犯罪懸疑片的“好成績”標準。

那《掃毒2》的“超神12億”為何說來就來了?

這就是華語犯罪懸疑片面臨的第二個問題:對“好檔期”的極度依賴。

眾所周知的一件事是,《掃毒2》的7月5日檔期,原本是屬於《八佰》的——說是“屬於”,因為假如該片上映,會對整個7月上旬的檔期產生絕對的支配力。

也許是擔心受到《八佰》與《獅子王》的夾擊,《掃毒2》一度將原定7月12日上映的檔期,延後到7月19日。

之後《八佰》意外撤檔,《掃毒2》檔期又一躍提到7月5日,成功反制,反而對一度威脅票房的《獅子王》形成了迎擊之勢。

加之明星超強的票房號召力,且質量尚算過關,槍戰追車等動作場面又給足了觀眾,《掃毒2》終成7月頭號贏家。

可是,連《掃毒2》這樣的大體量作品,都不免在檔期里閃轉騰挪,苦求一個容身之所,那些“小片”呢?

當提前占檔期成為國產小片的一種發行策略,也許今天的檔期,不過是未來的“游擊隊據點”:一旦再有贏面更大的作品定檔,有一些質量不明、體量不大的國產犯罪懸疑片,為了更大的投入產出比,又要踏上跳檔旅程。

所以,國產犯罪懸疑片並非就多“堅挺”,而更像是幾條好調頭的小船,順風順水,就行得路、打得魚;風頭不對,也只好掉轉船頭,“自有留爺處”了。

——END——

標籤: 電視劇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