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美國中期選舉:誰是贏家?

影視原著 1239℃

2022美國中期選舉:誰是贏家? - 陸劇吧

當地時間11月8日,2022年美國中期選舉在全美舉行。國會眾議院435席全面改選,國會參院改選35席。另外,還有36個州舉行州長選舉。從當前結果看,共和黨選情略微佔優,很有可能獲得國會眾議院控制權,令美國再次出現「府會分治」局面。

2022美國中期選舉:誰是贏家? - 陸劇吧

一、總體選情

截至北京時間11月11日,美國中期選舉記票仍在緩慢推進。由於關鍵選區得票接近、部分投票系統故障等,記票速度慢於預期,或將在本周稍晚時才會結束。

眾議院方面,共和黨暫時以209對192領先。在未決出的席位中,共和黨在14個席位得票領先。因此,共和黨有較大幾率獲得國會眾議院多數。參議院方面,共和黨以49比48微弱領先。但在未決出的席位中,共和黨在內華達亞利桑那、喬治亞3個州的後兩個得票落後,未確定獲得參議院控制權。由於喬治亞州兩黨候選人均未獲半數以上得票,將在12月6日舉行第二輪決選。民主黨認為,如美國內形勢不變,該黨在此次選舉中有較大勝算。州長方面,民主黨和共和黨各獲16個州。民主黨在馬里蘭州和馬塞諸塞州實現翻轉,保住加州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共和黨保住得州佛羅里達州

本次選舉呈現五方面特點:

提前投票人數增加。截至中選前夜,有超過4350萬美國人提前投票。而2018年中選提前投票數為3910萬。這一數字體現了美在選舉中越來越依賴提前投票的趨勢。郵寄選票和周末提前投票成為新趨勢,也加劇了記票過程的複雜性。由於各州記票順序不同,導致選情在記票過程中也經常出現較大波動,更難以提前預測。

「紅色浪潮」並未出現。選前,共和黨被普遍看好。共和黨高層認為將在眾議院輕鬆勝出,獲得較大優勢;在參議院亦能對多州民主黨席位構成衝擊,可能拿到53席以上。但從實際情況看,共和黨表現遠不及預期。關鍵州方面,約翰·費特曼在賓夕法尼亞州擊敗穆罕默德·奧茲,拿下一個由共和黨人控制的參議院席位。共和黨在眾議院優勢亦不明顯,或最終僅能獲得微弱多數。

部分群體獲歷史性突破。本次選舉中,25歲的佛羅里達州民主黨人麥克斯韋·亞歷杭德羅·弗羅斯特獲得Z世代(出生於1996年以後)的第一個眾議院席位;馬里蘭州州長民主黨人韋斯·摩爾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三位黑人州長,亦是該州首位非洲裔州長;民主黨人莫拉·希利成為馬薩諸塞州第一位女性和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州長;紐約州州長民主黨人凱西·霍克爾成為紐約州第一位女性州長。

選舉花費史無前例。「金錢是政治的母乳」。這在美國選舉政治中尤為突出。據美競選資金監控機構估計,2022 年選舉周期的競選總支出將超過167億美元,打破2018 年中選137億美元的支出記錄。賓夕法尼亞、喬治亞、亞利桑那、內華達和威斯康星等關鍵搖擺州的每個國會參議院席位選舉支出數額達到2至3億美元。民主黨人在國會競選中的籌款數額略高於共和黨人。民主黨眾議員候選人的籌款總額為9.22億美元,共和黨眾議院候選人的籌款總額為8.9億美元。

2022美國中期選舉:誰是贏家? - 陸劇吧

「暗錢涌動」。除了公開的資金捐助,無需向聯邦選舉委員會公開的「暗錢」近年來在美國選舉中的作用日益增大。2022年選舉周期,大量「暗錢」湧入兩黨的選舉籌款機構,對搖擺州選情產生深刻影響。兩黨主要的「暗錢」接收機構包括:與眾議院共和黨領導層聯繫密切的「美國行動網路」(American Action Network)、One Nation等,大肆攻擊搖擺州的在任民主党參議員。民主黨亦有「暗錢」組織House Majority Forward、Majority Forward等助力。據媒體報道,數十個保守派組織在9月份投入超過1億美元為7個搖擺州的共和党參議員候選人助選,主要採取「暗錢」方式。

2022美國中期選舉:誰是贏家? - 陸劇吧

二、原因分析

此次中選兩黨勢均力敵,競爭異常激烈,總體上是一場「比爛」競賽。兩黨均有明顯短板,使得選民雖有投票熱情,但缺乏明確方向。

民主黨方面,以下因素導致其選情不及2020年大選。

一是拜登總統支持率低迷。在位總統的支持率是影響其所在政黨選情的重要因素。自2021年8月以來,拜登支持率持續走低。2022年7月,拜登支持率降至37%最低點,選前略微回升至42%,不支持率高達55%,與近幾任總統同期相比表現較差。

二是經濟形勢不佳。選民通常將經濟議題視為「頭等大事」。儘管拜登政府及民主黨人一再強調通脹具有全球性,由多重因素造成。但是,物價上漲是普通民眾的切身感受,將其歸咎於執政黨也在情理之中。皮尤研究中心10月民調顯示,79%的註冊選民認為經濟是首要議題。CBS新聞民調中,選民認為共和黨控制國會將有助於經濟。

三是選區重劃影響。2020年人口普查後,新的國會選區基本劃定。由於負責選區重劃的州政府多數由共和黨控制,因此共和黨在此次選區重劃中總體佔優,有利選區增加5個左右。共和黨在得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的優勢進一步固化。民主黨主導的選區重劃卻頻頻遇阻,其在紐約州的重劃方案被州法院駁回。

四是選舉動員不如共和黨有針對性。共和黨競選策略更勝一籌。此次中選,共和黨緊緊咬住通脹、經濟、犯罪等民生議題,集中火力指責民主黨人通過大規模支出加劇了物價上漲,成效顯著。根據相關數據,選前最後一個月,共和黨人在與通脹相關的廣告上花費超過5000萬美元,又花費8100萬美元廣告集中攻擊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拜登。民主黨競選策略則相對傳統、中庸,聚焦墮胎權、投票權、控槍等社會文化議題,未能有效吸引中間選民支持。民主黨人大多避免攻擊特朗普,在涉及特朗普的廣告上只花費了800萬美元。

五是共和黨「金主」的財力更強。據統計,在本周期的25名最大捐助者中,有18名支持共和黨人,其支出比民主黨「金主」多2億美元。其中,前10名金主總共投入5.4億美元,包括索羅斯(1.285億美元)、理查德·烏萊因(8070萬美元)和肯尼斯·格里芬(6860萬美元)等人,這些超級捐贈者將大部分資金捐給了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等外部團體。10位金主中7位隸屬於共和黨,約62%的捐款支持共和黨人。截至11月,共和黨人從大財團獲得的支持遠遠多於民主黨人,這與2020年大選的情況相反,當時富有的捐助者偏愛民主黨人。

2022美國中期選舉:誰是贏家? - 陸劇吧

同時,共和黨未能獲得預期中的大勝也有其必然因素。在上述有利環境下,共和黨表現平平說明其選民基礎和政治感召力出了一定問題。

一是「特朗普現象」的反作用增加。共和黨在此次選舉中採取了「沒有特朗普的特朗普」策略,即仍將散播仇恨政治、激發選民危機感、攻擊對方軟肋作為主要政治宣傳方式。該策略在煽動民眾對民主黨不滿上起到一定效果,但未能增加共和黨選民自身的投票熱情。共和黨在多個關鍵選區出現「選民不出門」的情況,策略的催票效果不及預期。

二是「墮胎議題」發揮一定效力。民主黨將墮胎議題作為中選頭號議題,投入超過1億美元開展宣傳。共和黨則並未回應,試圖通過渲染「犯罪」議題進行對沖。墮胎議題在共和黨優勢州影響不大,但在多個關鍵州和搖擺州中顯示威力,明顯有利於高調維護「墮胎權」的民主黨政客。此次中選,美國有5個州通過投票將「墮胎權」寫入州憲法,美國在該問題上的撕裂更加明顯、嚴重。

三是未能贏得「增量選民」支持。由於兩黨均採用極端化策略,均將調動本黨核心選民作為優先目標。因此,每次選舉中「增量選民」的選舉意願常能決定最終風向。從美國媒體出口民調看,共和黨在少數族裔、Z世代選民中的表現仍劣於民主黨,使其缺乏在接近選情中「臨門一腳」的能力。共和黨的理念、推選人正在脫離時代,「落伍」的風險不斷升高。

2022美國中期選舉:誰是贏家? - 陸劇吧

三、主要影響

本次中期選舉對美國政治生態和社會具有重要影響。兩黨鬥爭將更趨激烈,內部分化更加複雜,政治極化和政治亂象仍將成為未來一段時期美國國內政治的主題。

一是「府會分治」局面再現。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將加大對拜登施政阻撓。共和黨此前已「摩拳擦掌」制定其政策藍圖,如參議院全國委員會主席里克·斯考特的「拯救美國的11點計劃」、眾院少數黨領袖麥卡錫領銜提出的「對美國的承諾」和前副總統彭斯的「引領美國的自由議程」等。共和黨將尋求推進「廢除拜登立法成就」和「削減政府開支」等方案,通過預算和債務設限的方式阻撓拜登推出的《基建投資與就業法》《晶元與科學法》《降低通脹法》的後續實施。這一策略可能帶來新的「政府關門」和「國債違約」危機,共和黨將採取「否決政治」,拜登在此後兩年難以通過立法推動重大改革,施政成就將明顯少於執政前兩年,淪為「跛腳鴨」。民主黨將把主要目標放在維護現有立法成果,或將運用行政特權推出一些面向特定選民的政策。

二是兩黨惡鬥將持續加劇。此次中期選舉貫穿著拜登政府及民主黨人與共和黨特別是「挺特朗普」派的激烈對抗。共和黨持續抨擊民主黨「竊取2020年大選結果」,民主黨則加大對特朗普「國會山暴動事件」調查,並驅動司法部對特「海湖莊園」進行「抄家」。麥卡錫揚言共和黨奪回眾院後將採取系列「復仇計劃」,如撤銷國會山調查委員會,報復司法部,開展對拜登之子亨特·拜登醜聞、拜登政府移民政策等的全面調查,甚至威脅將啟動對拜登的彈劾程序。美媒體認為中選後美將迎來「調查季」,屆時「調查、聽證會和傳票將成為主要議程」。

三是令2024年大選形勢更為複雜。民主黨方面,中選結果將影響拜登2024年參選前景。拜登本人雖尚未宣布競選連任,但一直強調其為唯一可擊敗特朗普的候選人。美媒體分析稱,民主黨正私下權衡其他黨內提名人,包括副總統哈里斯、交通部長布蒂吉格、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等。民意上,多數民主黨選民和獨立選民希望「拜登以外的人」角逐2024年大選的看法可能更加確定。共和黨方面,特朗普宣布在11月15日啟動其總統競選活動,試圖借共和黨在眾議院的勝利為自己造勢。但共和黨內精英層和部分「金主」尋求其他候選人的呼聲也日益強烈。共和黨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近日公開和特朗普「決裂」。經過中選的「考驗」,未來共和黨內「挺特」派和「反特」派的鬥爭將更加明顯。

2022美國中期選舉:誰是贏家? - 陸劇吧

四是美國社會分裂將進一步加劇。議題上,「紅州」和「藍州」之間圍繞墮胎權、投票權、教育平權、控槍、同性戀等「文化戰爭」議題的辯論將更為激烈。社會秩序上,政治暴力化現象或將加劇。據美國廣播公司等多家媒體報道,中選期間全美各地選舉工作人員持續面臨騷擾威脅。《時代》周刊稱,暴力在美政治中已根深蒂固,中選後可能出現更多的政治暴力事件。此外,聯邦和地方的離心傾向升高。此前,得克薩斯、佛羅里達等共和黨州在投票權、移民、教育等領域與拜登政府激烈對抗,暴露出聯邦和地方之間的治理紛爭。中選後,共和黨州或加大對聯邦政府的挑釁力度,聯邦制度面臨進一步撕裂。

外交政策上,中期選舉後的美國對外政策總體將保持較大延續性,但在具體領域仍存在變數。

烏克蘭危機——總的來看,兩黨在烏克蘭問題上具有較大共識。但新國會上台後,美國政府對烏援助將遇到更大阻力。共和黨人多持財政保守立場,其控制國會後將更加謹慎對待政府對烏援助。有共和党參議員在中選前夕表示,「共和黨掌權後將不再給烏克蘭一分錢,我們的國家優先」。民主黨方面,近日也有部分議員要求拜登改變在俄烏衝突中的策略,為「談判解決和停火做出積極的外交努力」。

美歐關係——在俄烏衝突久拖不決的形勢下,中選後的美歐關係將面臨更大挑戰。共和黨控制眾議院後,將繼續施壓拜登政府要求北約盟友承擔更多防務責任。共和黨保守勢力在邊境安全、民族身份認同、少數群體權利方面與歐洲右翼勢力存在共識,兩股勢力或將加大相互支持。

亞太政策——中選後,美國將繼續把戰略重心放在亞太,拜登政府將繼續強化在亞太的盟友體系和夥伴關係,鞏固「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美日印澳四邊機制(Quad)等小多邊機制,還可能拉韓國、紐西蘭和越南等國入群。在經濟領域,美國將繼續維護其在貿易和技術規則制定中的主導地位,續推「印太經濟框架」(IPEF)建設,打造以價值觀為基礎的排他性區域貿易、生產網路和供應鏈體系。軍事安全上,美將繼續強化與盟友的雙邊防務夥伴關係,深化多邊領域軍事合作。

對華政策——鑒於兩黨在對華政策上具有普遍共識,中選後美國對華政策總基調不會發生明顯變化,仍視中國為「首要戰略競爭對手」「最嚴峻的地緣政治挑戰」。但近年來,國會共和黨的涉華提案數量明顯多於民主黨,其對華態度表述也更為強硬。預計共和黨將在新國會進一步強化反華立場,在經貿、科技、人權、意識形態、涉台等領域提出更多反華法案。魯比奧等極端反華議員也將進一步助推聯邦和地方層面的反華輿論聲浪。科技領域,國會共和黨人將進一步推動「科技脫鉤」,並可能將該議題與意識形態、人權等問題掛鉤。反華議員邁克爾·麥考爾如接任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一職,將繼續推動國會加強對美國商務部下屬工業和安全局(BIS)的監督,要求該機構就其最近發布的先進計算晶元、超級計算機以及半導體製造設備的規則提供許可數據,旨在「保護美國技術免受中國侵害」。涉台方面,共和黨控制眾議院後,或將在涉台立法中納入原眾議院版本中更為激進的條款。值得注意的是,眾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卡錫近日表示,共和黨奪取眾議院後,他將整合眾議院各委員會管轄權並成立專門針對中國的特別委員會,應對所謂「中國挑戰」。


原文標題「2022美國中期選舉:誰是贏家?」,文章來自公眾號「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

標籤: 影視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