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泰坦尼克號》的故事裡, 沒有傑克和露絲

電影快訊 1697℃
音樂劇《泰坦尼克號》的故事裡, 沒有傑克和露絲 - 陸劇吧

▲音樂劇《泰坦尼克號》共有大大小小125個角色,600多件服飾,啟用倫敦西區班底以保證呈現品質。

音樂劇《泰坦尼克號》今起將「停靠」上海,連演七場,為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年末大戲拉開帷幕。泰坦尼克號自1912年船難發生以來,不斷被改編成各種文藝形式,僅電影就有十多部,上海觀眾在近年來就欣賞過沉浸式戲劇、愛爾蘭踢踏舞劇等豐富的舞台呈現。音樂劇版本聚焦的卻不是「傑克」和「露絲」的愛情,而是更加接近歷史真實的人物群像。

1909年泰坦尼克號動工建造,工期長達26個月,全歐洲都在為這艘「永不沉沒的巨輪」歡呼,它的揚帆曾被視為一塊大陸最輝煌燦爛的時刻、蒸汽時代最偉大的傑作,然而一切最終成為大西洋底冰冷的殘骸。意外撞上冰山後,2224名船員及乘客中超過1500人喪生,其中僅300餘具罹難者遺體被找回。工業革命所激發的夢想榮光、蓬勃野心和傲慢自大,在兩個小時內頃刻幻滅,泰坦尼克號極具戲劇性的船難悲劇,刺激了不少文藝創作者的靈感。

音樂劇《泰坦尼克號》於1997年與卡梅隆的電影一起問世,贏得包括最佳音樂劇、最佳音樂在內五項托尼獎。該劇在百老匯連演804場,至今在全球上演了幾百個專業和業餘製作版本。2018年,該劇全新製作版又從泰坦尼克號的起航地英國南安普頓出發,今年來到了中國。

音樂劇和人們熟知的卡梅隆電影敘事的重點不同。導演湯姆·薩瑟蘭表示,卡梅隆的影片非常出色,但電影經過了戲劇化的處理,音樂劇則更忠實於泰坦尼克號上發生的事實本身。從鍋爐房的工人到一等艙的乘務員、傾家蕩產才換來三等艙船票的逐夢新移民,到維多利亞時期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劇中25位演員出演的125個大大小小的角色,沒有一個是虛構的。從起航到沉船,音樂劇將引領觀眾觸摸泰坦尼克號最真實的歷史軌跡。「卡梅隆在電影中重現了巨輪,而舞台上沒有海水和冰山,我們更關注如何通過不同人物面對沉船的過程,展示他們的愛與勇氣,讓觀眾產生代入感,這可能帶給人們更大的震撼。」詞曲作者莫利·耶斯頓在創作《泰坦尼克號》時,將交響樂元素融入音樂劇中,開場近20分鐘的合唱一氣呵成、氣勢恢宏,史詩感和年代感撲面而來。劇中不少旋律的靈感也直接來自泰坦尼克號上真實演奏過的曲目,世紀之交英國在科技進步中的浪漫風格,帶來了海風般的清新浪漫。

製作人達尼埃爾·塔倫托表示,音樂劇關注芸芸眾生的平凡,也希望給觀眾帶來精神鼓舞。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表示,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是一場悲劇,但音樂劇的主題是希望。「《泰坦尼克號》是百老匯少有的群像戲,它承載了許多人的夢想。災難發生時,無論身在頭等艙、二等艙還是三等艙,船上的乘客都面臨這命運的選擇。人性在絕境中如何迸發耀眼的光芒,在任何時代和環境都有映射意義。」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