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娛樂頭條 7555℃

給最後一塊,妄想獨立於大數據時代的自留地,多一點不要錢的支持和關懷。


也給自己多一點,演算法之外的自由時間。

作者:張三


觀眾罵電影、主創罵觀眾,今年的暑期檔越發讓人兩眼一抹黑了。


#朱一龍粉絲跑張大大直播間控訴片方、#紅樓夢導演胡玫發文痛斥、#異形嚇壞8歲小孩家長投訴影城......就這麼水靈靈地上了熱搜。


集經典ip翻拍雷點之大成的《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把人世變遷悲歡離合拍成奪家產陰謀片;


選角被網友銳評為災難現場,李少紅版本都襯托得清新脫俗起來。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導演急得下場開撕,內涵觀眾「刻意抹黑」。


導演、演員和觀眾,沒一個不覺得自己委屈的。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跟這些電影罵戰一塊到來的,是今年暑期檔達成100億的「壞消息」。


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8月17日23時25分,2024年暑期檔(6月-8月)檔期總票房(含預售),剛剛突破100億元。


這個成績,跟去年比直接腰斬,遠遠低於20年之前電影市場突飛猛漲那幾年。上一次差不多的暑期檔總票房,還得追溯到十年前。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今年電影市場一直不算景氣,春節檔不及預期,清明檔、五一檔、端午檔都沒掀起什麼水花。


到了「兵家必爭」的暑期檔,沒殺出一匹叫好又叫座黑馬,被投資方和院線寄予厚望的名導大製作也紛紛被扯下了遮羞布。


去年還是票房靈藥的陳思誠、烏爾善,和他們帶出來的劉昊然、於適們,今年慘遭大失利。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沒有人能一直躺在功勞本上數錢,更何況今年觀眾的選項還多了一個:在家看免費的比賽。


但電影終究是無法被替代的一種東西,每年都會霸佔熱搜一兩個月的暑期檔,今年為什麼糊成這樣?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

都在網上看笑話」


今年電影暑期檔最大的熱門話題,大概就是「暑期檔不熱了」。


一個客觀不利因素是撞上了真正的國民性大熱點奧運,給各片方多少留了些挽尊的餘地。


眼看奧運結束一個周了,娛樂圈全力回歸佔領熱搜和營銷號,讓大家再次見識了「拍電影是什麼門檻很低的事情嗎」。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這兩天被罵得最狠的電影版《紅樓夢》,號稱是精心打磨劇本的心血之作,吃到了名著ip的紅利也迎來了最劇烈的反噬。


故事線和寶黛釵關係的強行改寫、不貼合原著的選角、服化道配樂的齣戲,爛片踩分點一個接一個,觀眾吐槽的熱情都減退了。

黑紅流量這次轉化不成真金白銀,線上人人喊打、線下無人問津,首日票房不到200萬,預測總票房不超1000萬。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引進的好萊塢大片也想著吃老本。


《異形》出到第7部,依舊延續驚悚恐怖片粗暴直給的慣性,無新意、像ai產出、血漿攻擊之類的觀後感不少見。


本就不容易有劇情討論度,熱門詞條關聯詞是「噁心」「降智」「太嚇人了」「不是鬼片」。


無論是輿論發酵自然形成,還是片方運作的話題,傳遞到普通觀眾眼前,就是「自毀式」搞噱頭的觀感。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內容上拿不出絲毫驚喜、製作水準飽受質疑,這屆暑期檔的營銷方式也沒讓觀眾好過。


前幾年短視頻型宣發、馬拉松式跑路演,雖然有時候煽情、俗套,好歹比原來一成不變的訪談、發布會活潑些,緊密跟上新傳播模式的節奏、能貢獻些名場面。


被超高情緒濃度的片段「騙」去電影院,多少能解答心中的疑問、把短視頻上零碎的故事看完整。


今年的營銷,有種「貼臉開大」的尷尬感,讓人很難激發出觀影的興趣。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解密》《負負得正》都有「口出狂言大不敬」的觀眾帶電影小出圈一把。


《解密》路演現場有觀眾質疑陳思誠對諾蘭的「致敬」,有沒有「借鑒」《盜夢空間》《奧本海默》的嫌疑。


陳思誠還沒來得及回答,有熱心觀眾站起來反駁說陳導籌劃得更早、電影中有非常難得的家國情懷。


這段視頻得到了官方號的運營,順勢強調了「跟美國那些大片叫板」的賣點。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負負得正》的路演則是被當成了粉絲的小作文現場表演秀。


先是現場觀眾說朱一龍的床戲業務不熟練,未來要再接三部來提升演技。


接著對片方一頓狂轟濫炸,n宗罪包括但不限於不掏錢買地推、消耗演員、線上宣發不上心。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粉絲說是要破除朱一龍的信息繭房,這回鬧大了,飯圈內的維權變成全網都在看的笑話。


上映快十天票房六千多萬,已經沒人在乎「她家哥哥」新片質量了。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內容、營銷都沒法讓觀眾買單,今年暑期檔影片的熱鬧,只停留在了表面。


截至8月17日,今年暑期檔已有138部影片上映或定檔,與去年暑期檔最終上映的140部影片基本持平。劇情片、動畫片、喜劇片、犯罪片、愛情片都有的選。


美其名曰「滿足不同觀影群體的需求」,但這一堆想蹭檔期流量的片連一個說得過去的「看片理由」都給不出來。


有望成為暑期檔唯一一匹黑馬的《異形》,理由是「足夠嚇人和噁心」,以至於家長帶娃看電影,娃被嚇到,家長要求影院承擔醫院檢查費用。


一時間讓人分不清是暑期檔更荒誕,還是錯位的觀眾更荒誕。

「大導」集體失靈

沒人能抗票房


整個大盤的萎縮或許沒那麼讓人意外,畢竟內娛也到了觀眾理性、熱錢散去的時候。


令大家稍感意外的,是三位大導的集體啞火。


徐崢、烏爾善、陳思誠,臨近暑期檔尾聲,合力怒砍十億票房。


這三位分別有自己拿手的類型片,並在暑期檔大放異彩過。


潮水的褪去是如此之快,觀眾的口味變了,市場行情也變了。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18年暑期檔《我不是葯神》大爆,以黑馬的姿態拿下31億票房,宣告現實主義商業片的成功。


今年徐崢的《逆行人生》在口碑和票房上都逆行了,被噴「有錢人演窮人,讓窮人花錢去看」。


不止一位專業人士表示過,這部片的陣容、題材、宣傳力度,放在幾年前起碼是個10億+的項目。


即使有口碑爭議,也能帶來一些因為好奇走入影院「我來評評理」的觀眾,在輿論場上掀起一些討論。


今年壓根沒人有這種興趣和好奇心。影片質量或許見仁見智,徐崢也有自己的表達,但這樣的「現實題材」,很顯然過時了。


比起去電影中體驗人生冷暖,不如在手機屏幕上看比賽,更能感受性價比極高的情緒套餐。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去年拿下檔期第二、三的陳思誠和烏爾善,今年的成績都遠不及市場預期。


對於自己「電影界產品經理」的外號,陳思誠並不滿意,這次端上來的《解密》是想戳破有色眼鏡的力作。


不過他的匠心沒有轉化成觀眾的支持。


極力還原那個年代、對置景高要求、劉昊然顛覆形象禿頭減重、家國情懷......


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是被大範圍批評炫技搞噱頭、故弄玄虛、元素大拼貼。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同樣背靠中國電影工業最高水準的烏爾善,在漫改真人領域遭遇滑鐵盧。


奇幻、誌異風格的《異人之下》被演繹成一出低俗土味視頻合集。


如果說陳思誠是內核上的自戀,那烏爾善就把自己的癖好直接搬到了檯面上。


堅信個人表達的這倆大導,邁出半步往歷史傳記、二次元國漫上注入自己的理解,還沒完全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就票房慘敗了。


待在典型陳式懸疑、烏式奇幻的地盤裡可能穩妥一些,至少在類型片領域還能打一打。


進入新的命題和新的故事設定,導演功底和個人品味就暴露無遺了。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異人之下》被批男凝色彩濃重


除了這三位暑期檔前頂流導演和他們失算的題材,其他題材也都不同程度地沒了鋒芒。


幾乎每個暑期檔都會有那麼一兩部的大製作掃黑反腐片,今年以《掃黑·決不放棄》不到兩億的平淡成績收官。


幾年前名字帶個「戰"「毒」「賭」的港片,有一票港星加持就獲得了5億打底的票房號召力。


今年的《談判專家》有吳鎮宇、劉青雲、劉德華三大影帝坐鎮,票房區區1.56億。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這個暑期檔不僅讓導演的真實水準和國產片水位暴露出來,一些曾經被認為能扛票房的演員也失靈了。


「ai超絕換現象級臉大爛片」《傳說》,消耗了成龍愈發稀薄的觀眾信任。


新一代電影小生中的劉昊然、張藝興、朱一龍、於適等人,貢獻出慘淡的票房。


愈加顯現出百億影人這種稱呼的懸浮,以及各方因素共同把一部成色平平的電影拱成爆款的運氣使然。


「娛樂栗場」的銳評大概是很多觀眾的嘴替,「朱一龍和陳思誠的相繼落敗,讓去年《消失的她》票房大賣後兩邊的各自攬功顯得尷尬無比」。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再回頭看暑期檔僅剩的幾個票房贏家,抓娃娃、默殺、雲邊有個小賣部。


都爭議滿滿,聚焦沒苦硬吃雞娃、校園霸凌、回鄉療愈等熱點話題。跟陪跑的其他電影相比,至少提供了一個情緒的出口——現如今電影鉚足了勁想充當的首要功能。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沈馬」合體也沒有焐熱大盤,只有《抓娃娃》和《默殺》過了十億。


往常七夕檔總有小成本爛俗愛情片能收割一波票房,今年人傻錢多的觀眾消失了。


被「詐騙」得有經驗了之後,圍觀一下就知道達不到預期、直接不去影院冒險。


總想「教育觀眾」的影圈大佬的願望終於達成,隨隨便便就能賣爆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熱鬧了很多年的暑期檔

也該「冷卻」一下了


「不要迷信檔期」的聲音,今年愈發響亮。暑期檔的敗北算是給電影市場的檔期熱從頭到腳澆了冷水。


相比春節檔時間短、十天半個月見勝負,暑期檔的試錯空間更大一些,能容納的類型、尺度也更豐富。片方能根據市場反饋和觀後討論趨勢,調整後續營銷方案。


自從16年《大魚海棠》大爆之後,國產電影每年為期三個月的暑期檔,成為春節檔之下全年第二重要的檔期。


17年《戰狼2》、18年《葯神》、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是電影市場高速增長那幾年的暑期檔縮影。


充滿不確定性的2020年,也是《八佰》率先在8月上映,宣告電影行業的復甦。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在不斷抬高的觀影氛圍里,拿兩三杯奶茶錢去影院看場視聽盛宴,成為逛街的環節之一。


其實看之前的奧運年暑期檔票房數據,12年、16年和特殊的21年,跟前一年相比,都沒有明顯滑落。


一方面是那會電影還沒開始短視頻營銷,大型體育賽事也沒有大規模接入短視頻平台。


兩者對用戶注意力資源的搶奪並不明顯,受眾可能也存在區隔。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到了今年,電影宣發和奧運會宣傳都全面擁抱短視頻。


抖音、快手等平台斥巨資拿到賽事轉播權,還製作了多個相關節目。


每天的熱榜有一大半都是奧運相關,既是本身的真實熱度,也離不開平台對話題的引導和流量傾斜。


處在同一個流量池子里的影視圈,能拿到的曝光和關注度就被壓縮了。


根據「毒眸」截止到奧運剛結束的截圖數據,暑期檔曝光傳播人次榜上排名前十的影片在抖音合計收穫了424億人次傳播,而「巴黎奧運會」單個話題的播放量已突破了一千億。


「沒人去影院看電影,都在網上看笑話」,今年暑期檔為什麼糊成這樣? - 陸劇吧

來源:娛樂資本論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