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胡廣欣
由趙露思和劉宇寧領銜主演的古裝傳奇劇《珠簾玉幕》11月1日開播,成為優酷2024年站內熱度最快破萬的劇集。《珠簾玉幕》被定位為「中國古代珠寶經商公路片」,講述合浦採珠奴端午(趙露思飾)逃出採珠場,遇見西域商人燕子京(劉宇寧飾)和謙謙君子張晉然(唐曉天飾),一路摸爬滾打,最終成長為一代名商的故事。《珠簾玉幕》的框架仍是近年流行的「大女主復仇」,但在故事建構上,該劇避開了「宅斗」或「宮斗」的老套路,而是落在「商戰」上,並依據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路線展開故事,試圖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近日,《珠簾玉幕》總編劇府天、導演謝澤、歷史顧問曹建墩接受了媒體採訪,分享這部古代女性創業傳奇的創作故事。
普通人的逆襲故事
不當「聖母」不開「金手指」
《珠簾玉幕》是一個「大女主」的故事,講述採珠奴端午如何一路逆襲成為一代名商。總編劇府天坦言,古裝大女主劇已經流行了很多年,但《珠簾玉幕》希望給觀眾帶來新的感覺。在塑造端午這個角色時,她抓住了一個關鍵詞:普通。「端午沒有高貴的出身,也沒有不斷的貴人對她另眼相看,她就是千千萬萬個普通人之一。端午能生出直面一切的勇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做最好的自己。」《珠簾玉幕》在創作和製作中考慮到年輕化的問題,「不僅是主角年齡上的年輕,還是心態上的年輕。女主角要破除腐朽的陳規陋俗,這跟現在年輕人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所以女主以及她的對手、朋友大多是朝氣蓬勃、有年輕心態的人。他們可以在經歷過失敗得失之後,還能昂首挺胸,勇敢面對下一個挑戰」。
導演謝澤則談道,他不希望把端午塑造成一個「聖母」,而是要把她的成長線豐富起來:「一開始端午當奴隸,就像個沒靈魂的軀殼。後來她逐漸找到了人生的意義,想要活得更好,然後擁有了自己的事業,能去幫助別人。這是非常圓滿的一條線。如果女主一上來就想著拯救別人,觀眾很難代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境,希望劇中人物那種衝破困境的韌勁和毅力,能感染到觀眾。」
《珠簾玉幕》的原著小說《崑山玉之前傳》較短,也沒有特別完整的故事。在改編時,創作團隊把故事落在了「經商」這一主題上,不僅能讓端午這個人物脫離「宅斗」「宮斗」等老套路,更能讓她通過經商的過程打開眼界,達成個人的成長。府天表示:「相較於大部分古裝女性題材從家宅等逆境起步,然後從婚戀開始展開劇情,《珠簾玉幕》的端午從一開始面對的就是真正的絕境。所以她渴望走出去看看更廣闊的世界,她後來成為了一個珠寶商人,但她從來不是金錢與財富的奴隸,她可以放棄很多以追求她認為更值得的東西,這是女主擁有獨立人格的表現。」
女主視野不囿於愛情
感情線與成長線相輔相成
在府天看來,「獨立」是端午區別於大部分古偶劇女性角色的重要特質。她希望在《珠簾玉幕》中塑造一個真正獨立、不依附於男性的女性主人公:「很多古偶劇里,哪怕女主看起來站得很高,但她的視野仍然停留在愛情,看完之後還是覺得女主在依靠男人。我們這部劇要塑造這樣一個女性,她的視野不僅是愛情,而在於商海之間,放眼天下之大。」
在前三集里,逃出採珠場的端午身陷險境,她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張晉然的陪伴,認為在他身邊就無法成為一個自由和獨立的人,「端午的境遇決定了她會把情感當成奢侈品:『我難道能依附他過一輩子嗎?』『難道我以後一直要靠他的同情過日子嗎?』她更願意依靠自己,尋找人生的立身之本。」
後續故事中,端午與燕子京、張晉然兩個男性角色之間的相處,同樣脫離了偶像劇常見的套路。「霸道總裁」燕子京對端午的態度,比起守護更偏向磨鍊。在故事前期,他表面冷酷無情,實際上創造了不少機會以鍛煉端午,暗中教會她行商技巧與商場計謀。學士張晉然則充當了「良心的聲音」,讓端午在復仇和行商的路上不忘善良的本心。比如端午為了向珠寶商馮五娘推銷紅珊瑚,胡謅紅珊瑚有保姻緣的功能,張晉然及時阻止,並認為做生意也應該以誠待人,最終讓端午和馮五娘結成好友。府天解析,端午的感情線與成長線相輔相成:「前期的確會把端午寫得比較『賊』,她不是大小姐,沒那麼好的見識。但她像一塊海綿,不斷吸收東西去充實自己。」
在府天看來,「女性+」題材會成為國產劇的下一個風口,塑造女性角色時必須融入時代性,摒棄以往的糟粕。「我們最初的女性劇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比如《渴望》,聚焦於婚戀、婚姻;後來開始講兩性情感;再後來講後宮、職場;現在大家越來越覺得女性事業也很重要。我們在做古裝劇的時候,要汲取傳統文化里女性的優秀特質,摒棄不合時宜的糟粕,不要讓古裝題材的女性角色顯得比現代人封建、腐朽。」
依據絲綢之路設計故事
廣州成重要舞台
嶺南觀眾會發現,《珠簾玉幕》的劇情里出現了許多熟悉的地名和產物。故事的關鍵——合浦南珠,即廣西合浦出產的珍珠,現在也是廣西名產;燕子京帶領的燕氏商隊從合浦的崔氏採珠場離開後,停靠在廣州的碼頭,許多重要情節均發生在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南海神廟。比如燕子京初到廣州,在這裡舉辦詩會,打響自己的名堂;此後又參與海神祭,與死對頭崔氏珠場第一次產生正面衝突。在廣州的故事告一段落之後,燕氏商隊又乘船北上,前往韶州,即今天的韶關。而在之後的故事裡,主人公端午將一路北上,來到西域,發現自己的身世之謎;到了故事的後篇,她將到達唐朝最繁盛的商業城市——揚州,在這裡成長為一名成功的商人。
據悉,劇中的行商路線是依據史料,按照唐代的交通路線規劃而成的。該劇的歷史顧問,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曹建墩介紹,該劇參考了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張星烺《中西交通史料彙編》、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以及相關的研究成果,對唐代絲綢之路做了詳細的考證。隨著人物到達絲綢之路的各個站點,劇情也徐徐展開。總編劇府天表示,《珠簾玉幕》的故事是一個三段式的結構,廣州、西域和揚州分別是前中後篇故事的重點舞台。「廣州是行商之路的起點,我們在這裡做了濃墨重彩的鋪陳。我們在廣州做過考證,廣州港口在哪裡?藩商在這裡如何做生意?從廣州出發有多少條行商路線?等等。」
不過,《珠簾玉幕》畢竟是個虛構的故事,主創在歷史的虛與實之間也作出了一定的取捨。故事虛化為唐代的故事,沒有具體指明是哪個時代,府天表示,這種做法可以給予創作更大的自由度:「我們考證過,絲綢之路的路線,在唐朝前中後期都有不同的路線;唐朝對採珠的態度也不時改變,有一段時間禁止採珠,有一段時間又為了斂財而大肆採珠。所以我們在創作《珠簾玉幕》的時候隱去具體時代,只是整體呈現一種大唐盛世氣象。」
避免情感和故事脫節
影像風格追求真實
以絲綢之路作為故事線索的做法,意外地賦予《珠簾玉幕》以遊戲感。但府天也談道,單純的跑地圖做任務會讓故事顯得單薄乏味,她希望《珠簾玉幕》的故事可以更豐富和有厚度,避免單元劇的觀感。「跑地圖這個設定反而給我們帶來挑戰。單元劇的好處是每個單元裡面都很緊湊,但有時反而限制了故事的發揮。所以我們在核心事件和劇情任務上作出相應的取捨和設計。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始終圍繞商戰主題創作,把人物的情感線和命運主線放在故事中,避免情感和故事脫節。」
在拍攝上,《珠簾玉幕》的水下戲收穫不少好評。導演謝澤說:「我們真實地打造了一個海底。」劇組找了一個游泳池,把泳池加深到五米;從合浦運了十幾噸海沙鋪在底部。由於演員在水下也要睜著眼睛,劇組嚴格把控水的乾淨程度,基本兩天一換水。謝澤說:「我堅持要拍好這兩場水底戲,第一場是非常唯美的海底,後面一場是極度陰森恐怖的海底。海底剛開始讓你覺得很美,但實際上充滿了危險。採珠奴冒著生命危險採珠,上岸後也會隨隨便便就會被殺,更讓這片海充滿了凄苦。」
導演謝澤說:「《珠簾玉幕》我不是奔著古偶拍,我希望這部戲落地。」在置景和影像風格上,他都力求真實。「比如船艙底艙的設計,原設計圖很大,像個宮殿。我不要這種風格。我覺得真實的船艙就是很低很矮,它是給奴隸住的,就是要擁擠,每個人睡在貨物的間隙里。打工小白的開局必須是這樣,而不是住在舒舒服服的環境里。這種低矮給工作人員帶來很大困擾,沒有地方打燈和下機位,但我覺得拍出來的真實度是最重要的,困難都應該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