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總是夾著香煙、侃侃而談的小個子影評人, 為《紐約客》撰稿長達20餘年,影響了一代人的電影品味。她被昆汀稱作「 我們這個電影時代的凱魯亞克」。1994年,昆汀曾在一篇文章中直言不諱地表達對凱爾的讚美:「我從未上過電影學院,但她是我心中的電影學院教授。」
她是首個推崇說:「人們並不需要被電影說教,觀眾坐在電影院里,就為了尋找樂子。」
在電影越來越大眾化的當下,寶琳·凱爾的這句話更為適用了。今天,我們評論電影可能就是粗暴的說好看或者不好看。
《封神》上映前期就遭遇過大量差評,甚至有些觀眾還沒有看過電影就開始「罵」,編劇冉甲男說觀眾有權利去表達情緒——「作為一種廣泛流行的文化產品,電影面向的是廣大的觀眾群體。每個人都有權利對電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無論是正面的讚賞還是負面的批評。觀眾對電影的感受是非常主觀的,他們的喜好和情緒都是自然而真實的反應。」
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第31屆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聯合主辦,北京電影家協會協辦,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電影評論》雜誌承辦的首屆「青年影評人論壇——通與變:數智時代的電影批評」於北京電影節期間舉辦。參加論壇的嘉賓包括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陳剛、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吳冠平,導演李睿珺,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左衡,製片人、獨立影展策劃人楊城,編劇冉甲男,《深焦deepfocus》創始人、製片人、發行人趙晉,影視自媒體《布衣探案》創始人周嘉桐等。本場論壇由知名影評人、專欄作家周黎明擔任主持。
影評究竟意味著什麼?
在新媒體時代,影評作為一種寫作主體,它究竟意味著什麼?
吳冠平有一個非常好的總結:從觀眾的角度來看,影評的作用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首先,影評為觀眾提供了一個信息收集的平台;其次,影評成為觀眾尋找共鳴的空間,觀眾通過影評了解是否有人的觀點與自己相符;最後,影評還承擔著指導觀眾如何進行電影選擇和購票的角色,尤其是對於預算有限的觀眾來說,影評成為了他們決定是否觀看某部電影的參考。
從影評人的角度來看,影評實際上是一種創作活動。今天,我們擁有表達方式更加多元化了,表達的媒介也變多,例如短視頻等成為當下最新興的媒介,這也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表達途徑。在新媒體時代,視覺化表達,尤其是視頻論文式的創作,不僅受到年輕群體的歡迎,而且在商業上也具有潛力,能夠吸引流量。然而,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影評人的語言究竟是基於對作品的真實評價,還是為了追求流量而作出的表述?
吳冠平以學者的視角表示:「就個人經驗而言,我不將視頻評論視為傳統意義上的評論,而更傾向於看作是一種話語創作。我更期待當今的影評能夠成為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它應基於文字,源於對語言美感的追求和對思想表達精確性的要求,從而對作品進行深入的評論。影評不僅要提供獨特的視角,滿足觀眾的期待,而且可能從作品本身延伸開來,觸及更廣泛的話題。這便是我對影評當下的理解,或許這也反映出我作為一名較為傳統的寫作者所希望堅持的某些原則和價值觀。」
趙晉表示,非專業的影評人也能在柏林、威尼斯等國際電影節上購票觀影,並可以對所觀看的電影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評論。這種現象表明,我們正處於一個傳統精英影評人和普通觀眾影評人之間的過渡時期。一些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或普通個體,即使他們不是專業影評人,也可能對電影有著深刻的見解。這其中,不乏在法國、德國等地學習電影的學者,他們擁有電影學術視角,提供了特殊的評論角度。
在當下的社交媒體時代,很多以的圖文/視頻分享為主的平台實際上已經讓每個人都能夠成為影評人。這些平台特有的標籤,例如#野生影評人#,正體現了這一現象。
「冠平老師等人負責的學術刊物,他們的評論通常從電影史的角度出發,通過縱向的歷史視角對電影進行深入分析;而像我們這樣的新媒體平台,我們的影評則更強調『現場感』,我們身處多元文化和多語言的環境中,這使得我們的評論自然而然地帶有這種多元文化的特色。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的影評不僅僅是對電影作品的個人感受,而是融入了對電影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批判性思考。我們認為,這種多元文化的土壤為影評提供了更豐富的視角和更廣闊的討論空間。」
近年有一個趨勢,看電影時常不僅僅是為了看一個好看的故事,而是為了一些「有用」的「附加價值」。 「情緒營銷」因此越來越成為電影營銷的主流。移動互聯網大面積侵入大眾生活,口碑的不可信程度愈發提升。不論是kol還是koc,好口碑皆可被營造和偽裝。
電影營銷開始轉向大眾評論的問題不僅僅是評論的多元化,而是因為自媒體的出現,觀眾的選擇電影的方式不再依賴於專業引導,而是基於數據和口碑。這也導致了觀眾在選擇電影時,往往不會進行深入的理性思考,而是通過他人的選擇來影響自己的選擇。
李剛稱,大眾評論在這個時代變成了分眾的意見領袖,引導不同層次的觀眾選擇不同層次的電影。
作為創作者得李睿珺認為,觀眾和影評人的洞察力能夠揭示出連創作者本人都未曾察覺的作品層面。「這種來自外部的解讀不僅為電影增添了額外的意義,而且有時還能啟發創作者,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作品中未被覺察的美學價值和潛在方向。」
影評人和電影節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作為這種啟發和發現的媒介。他們不僅幫助觀眾更深入地理解電影,還能提醒創作者發現作品中的潛在可能性,甚至影響他們未來作品的美學方向。這種互動是電影藝術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促進了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的溝通,並推動了電影語言和表達方式的創新與演化。
因此,影評人不僅是電影作品的批評者,也是創作者的合作夥伴。通過影評人的見解,創作者得以從不同角度審視自己的作品,發現自己可能未曾注意到的創作傾向和美學追求,從而在未來的創作中有意識地發展和深化這些元素。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影評?
左衡有一個知名的觀點:「電影理論家、評論家在電影生態中往往是『馬後炮』的角色,但一個真正好的批評者,他也應該是『馬前卒』,應該把建設性批評的聲音想辦法介入到生態前端去,如此才能彌補很多事後的遺憾。」
站在電影生態角度,觀眾的評論同樣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電影作為一種廣泛流行的文化產品,它面向的是廣大的觀眾群體。每個人都有權利對電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無論是正面的讚賞還是負面的批評。觀眾對電影的感受是非常主觀的,他們的喜好和情緒都是自然而真實的反應。
在電影評價的多元化環境中,觀眾的聲音尤為重要。它們不僅反映了電影與大眾之間的聯繫,而且還能為電影製作者提供反饋。電影評價不應受限於專業人士或批評家的領域,普通觀眾的意見同樣重要,因為他們是電影的最終消費者和電影文化的一部分。
作為編劇,冉甲男認為,「現在在這個時代互聯網時代,我們不宜僅依賴評論家了,我們所有的觀眾的聲音呼嘯而來,這就是最直接的反饋。」
作為短視頻的創作者,周嘉桐喜好研究熱點背後不同的視角,他認為,即使是碎片化短內容的時代,隨著觀眾閱讀和觀看的內容日益增多,他們開始不滿足於表面的娛樂和刺激,而是渴望對作品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探索。觀眾不僅僅想知道內容表面上發生了什麼,更希望了解作品背後作者的思想和表達的核心。這種對深層含義的追求不僅適用於短視頻或影評,同樣適用於電影本身。
以春節檔的電影為例,觀眾在觀看了《飛馳人生2》《熱辣滾燙》和《第二十條》等影片後,他們的推薦不再僅僅是基於電影的娛樂性,而是基於對導演意圖和作品深層次價值的認識。當觀眾向他人推薦某部電影時,他們的推薦往往帶有某種情感色彩,這種情感可能源自對電影主題的共鳴、對導演藝術表達的讚賞,或是對電影所傳達的深層信息的認同。
因此,觀眾的推薦行為本身反映了他們對電影的深入理解和個人的情感體驗。這種推薦超越了單純的娛樂層面,觸及了電影作為藝術作品的本質,即電影所承載的思想內容和情感表達。這也表明,隨著觀眾審美水平的提升,他們對電影的期待也在增加,他們也希望通過電影獲得更多的啟發和思考。
豆瓣作為一個文化產品評價平台,曾被視為提供公正評分和評論的權威場所。近些年豆瓣評分屢屢引起爭議。楊城介紹,早期豆瓣的用戶群體可能相對單一,評分相對真實。但隨著平台的普及和商業利益的介入,豆瓣的評分開始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其公正性受到了質疑。目前,對於任何具有商業潛力的項目,如電影、電視劇或書籍等,製作方或發行方往往會在營銷預算中劃撥一部分資金用於所謂的「口碑維護」。這種做法可能包括通過各種手段影響或操控評分,以提升作品的市場表現。據觀察,豆瓣上的評分可操縱的範圍大約在0.1分到0.8分之間,這表明了評分的可塑性和不穩定性。
這種現象引發了對評分可信度的擔憂,也讓人們對於如何獲得真實、客觀的評價感到困惑。隨著評分系統的可信度下降,觀眾和消費者可能越來越難以依賴這些評分來做出文化產品的選擇。因此,業界和公眾都在尋求更為透明和公正的評價機制,以確保文化產品的評分能夠真實反映其質量和價值。
陳剛稱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數據時代將專業評論和大眾評論結合起來,創建一個對話平台。
實際上國外很多評分網站諸如爛番茄平台即提供了兩種評分機制:專業影評人評分和觀眾評分。在多部影片中,可以觀察到影評人評分與觀眾評分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這種差異並不局限於商業片或藝術片。在過去幾年中,西方影評界有時會出現一種趨勢,即當某部影片啟用了備受矚目的演員或導演時,影評人往往會給出較高的評分,而普通觀眾的評分則相對較低,有時平均分差距可達20多分。影評不應單一依賴於專業影評人的聲音。觀眾的反饋同樣重要,它們提供了另一種視角和評價標準。
在電影評價的過程中,多元化的聲音有助於形成更全面和平衡的影片評價。因此,聽取不同背景和立場的評論者的意見,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更豐富的反饋,從而對電影有更深入的理解。 這也表明,電影評價不應僅僅成為專業人士的領域,而是一個開放的討論空間,普通觀眾的意見同樣值得重視。電影作為一種文化產品,其價值和影響力是由廣泛的觀眾群體共同塑造的。因此,電影評價體系應當更加包容和多元,以反映不同觀眾群體的真實感受和觀點。
周黎明最後也總結道,批評的繁榮與創作的繁榮密切相關,這一點在電影行業中尤為明顯。影評的多樣性和深度往往取決於電影作品本身的豐富性和質量。只有當市場上湧現出更多優秀的、甚至是帶有爭議性的電影作品時,影評人才能有更多的素材去分析、去評論,從而推動批評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因此,對於中國電影業,乃至全球電影藝術的繁榮,我們都抱有美好的期待。我們希望看到更多高質量的電影作品,這些作品不僅能夠娛樂觀眾,還能夠激發思考、引發討論,為影評人提供豐富的批評對象。
同時,我們也希望影評人能夠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不同類型的電影,為觀眾提供多角度、多層次的解讀和觀點。在這種互動中,電影作品、影評人和觀眾共同構成了一個充滿活力的電影生態系統。電影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激發了影評人的創作靈感,而影評人的批評和分析又反過來促進了觀眾對電影的理解,提高了公眾的電影審美水平。這樣的良性循環有助於推動整個電影行業向著更加成熟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