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電視劇快訊 1757℃

作者 / 無念


今天下午,第57屆金馬獎公布了所有獎項的入圍名單。以往,金馬獎都會選在國慶節10月1日當天公布提名,而今年,提前了一天。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自從18年金馬獎頒獎典禮上,那位紀錄片導演在得獎後說出了那番話,後續的一系列事件宛如多米諾骨牌引發的連鎖反應,一石激起千層浪。評審團主席鞏俐拒絕上台頒獎,大陸獲獎影人集體缺席典禮晚宴,次年金雞獎被定在跟金馬獎同天舉辦……最終,國家電影局發布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與去年的第56屆金馬影展。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這是執委會主席李安未曾料到的情況,也是連他都難以挽回的局面。在面對媒體的猛烈追問時,一貫和藹可親笑眯眯的安叔,也不由耷拉下眉毛,透露出一絲難色:「希望藝術的歸藝術,不要有任何的政治或其他因素來打擾。希望大家給予電影人一點尊重。」


雖然沒有了大陸及多數香港電影的參與,我們遺憾損失了一屆實力十分強勁的金馬獎。不過即便如此,最終無論是入圍名單還是獲獎者,去年的金馬獎依舊保持了它一貫的高水平、包容度和公正性,並沒有因此而降低標準。登頂的台灣電影《陽光普照》以8.5的高分,毫無疑問位居華語年度十佳的排行榜前列。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這或許正是金馬獎在很多人心目中地位始終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吧,在整個大華語乃至亞洲地區,無論環境如何艱難,金馬獎始終是金馬獎,它的藝術性、公正性和開放性從不會因此降低或缺失,歷史地位和價值分量更不會得到動搖。

那麼又過了一年,今年的金馬獎有大陸電影嗎?金馬獎又將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呢?


大陸影片這次沒有缺席?


我們不妨先來簡單分析一下今年的入圍名單。


今年獲得提名數量最多的,並不是此前大家預測的《同學麥娜絲》,而是來自陳玉勛導演的《消失的情人節》。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本片以11項提名領跑本屆金馬獎,包括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原著劇本五項大獎。這也是陳玉勛導演繼15年前的那部《熱帶魚》之後,又一次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他的上一部作品,是2017年的合拍片《健忘村》,這也是他唯一一部引進過大陸的作品,在大陸拿到了超過1600萬的票房。


黃信堯執導的《同學麥娜絲》緊隨其後,拿到了九項提名。上一部的《大佛普拉斯》在豆瓣得到了8.7的超高評分,也讓他迅速在大陸收穫了較高的知名度。然而,在那年的金馬獎上,《大佛普拉斯》在最佳劇情片的角逐中敗給了《血觀音》,而黃信堯抱走了最佳新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兩項大獎。


《大佛普拉斯》改編自導演得獎的短片《大佛》,而這次的《同學麥娜絲》則又是改編自他的紀錄片《唬爛三小》。繼上一部的「plus(加)」之後,導演再次將冷幽默式的諧音梗玩得不亦樂乎,繼續推出了「minus(減)」。毫無意外,本片也是本屆金馬獎最佳影片的最大熱門。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接下來,獲得七項提名的共有兩部,一部是《親愛的房客》,一部是《手捲煙》,也都拿到了最佳劇情長片的提名。


前者導演是鄭有傑,曾於2001年憑藉《石碇的夏天》獲得過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這也是他本人時隔近20年後又一次入圍金馬獎。2015年,他執導的《太陽的孩子》曾經獲得第52屆金馬獎的最佳原創歌曲。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後者《手捲煙》是一部香港電影,這也是今年疫情期間,在香港開機的唯一一部電影。這部影片曾在2018年香港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的大專組中獲勝,得到了香港政府325萬的資金支持,和他並列獲勝的是去年入圍金馬獎的《金都》。本片由香港金像獎影帝林家棟、太保聯合主演,而林家棟也憑本片獲得了人生中第一個金馬獎影帝提名。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除了上面這四部作品,最佳劇情片的最後一個名額是蔡明亮導演的《日子》。這也是今年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作品,獲得了泰迪熊單元的評審團獎。而蔡導也憑藉本片再次入圍最佳導演。在這之前,他的戰績是七次入圍最佳導演,兩度得獎。金馬的執行委員長聞天祥稱最佳劇情片單元的競爭是「死亡之組」。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上面這五部作品,除了《手捲煙》的導演陳健朗入圍的是最佳新導演以外,還有一位入圍最佳導演的是憑藉《墮胎師》入圍的香港導演陳果。這是他第五次入圍金馬獎的最佳導演,此前分別憑《香港製造》和《香港有個荷里活》兩度登頂最佳導演的寶座。值得一提的是,《墮胎師》的女主角白靈也入圍了本屆金馬獎的影后,此前曾憑恐怖片《餃子》獲得金馬獎和金像獎雙料女配角。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既然說到了最佳女主角,我們就來看看另外幾位入圍人選,分別是《腿》的桂綸鎂、《孤味》的陳淑芳、《怪胎》的謝欣穎和《消失的情人節》中的李霈瑜。這其中,桂綸鎂無疑是影后的最大熱門人選,她四度入圍金馬獎,曾憑《女朋友,男朋友》獲得第49屆金馬獎影后。謝欣穎曾獲得過金馬獎的最佳女配角。陳淑芳以81歲高齡,在本屆金馬女主女配雙入圍,和前兩年的文琪一樣。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再來看最佳男主角,除了林家棟以外,還有曾經獲得過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林柏宏(《怪胎》)、劉冠廷(《消失的情人節》),這次也雙雙晉級競爭影帝,以及今年台北電影獎最佳男主角得主莫子儀(《親愛的房客》)。最後一位是來自新加坡的李國煌,他在新加坡是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本次憑藉電影《男兒王》入圍,在片中飾演一位變裝人士,表演上突破極大。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最佳男配角入圍者里,鄭人碩和納豆大家都比較熟悉,這也是碩哥第三次入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納豆第二次入圍。另外幾位,張少懷也是第二次入圍,戴立忍是第六次入圍,不過他在第一次入圍時就拿過了,至於最後一位金玄彬,是一位韓國演員。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最佳女配角單元,只有曾拿過影后的謝盈萱大家比較熟悉,另外四位相對來說大家都比較陌生,但她們在台灣本土都是相當出色的演員,比如上面提到的陳淑芳,還有張雅玲,都入圍過台北電影節的最佳女配角。


除了以上這些重要獎項所提到的影片,還有一些電影同樣值得重視。


比如,來自馬來西亞的恐怖片《男巫》,由上屆金馬影后楊雁雁主演,導演張吉安也入圍了最佳新導演;年度重要的同性題材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也入圍了五項大獎;香港電影《狂舞派3》和《幻愛》均在不同的獎項受到肯定,包括最佳新演員、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音效等。還有《無聲》、《怪胎》、《粽邪2:馗降》等等。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最後,來到大家關心的問題,今年有沒有大陸影片入圍?


答案是:有!


最佳紀錄片單元,有一部名叫《爺爺和父親》的電影,製作方是湖南省二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這部影片甚至可以在國家電影局的官方網站上搜到相應的備案信息。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另一部入圍的是動畫長片單元的《中山魂》,它的製作方有四個,其中之一中影動畫產業有限公司,這是中影旗下的子公司;而另一個中華中山國際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台灣的公司,在他們的官網主頁上可以看到跟江蘇廣電簽署的影視計劃協議,而江蘇廣電旗下的影視動漫傳媒有限公司,也是這部影片的四家製作方其中之一。因此,這應該是一部大陸和台灣合作的動畫片。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官方合作,這會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嗎?暫時還不得而知。不過,至少本屆金馬獎總算是有大陸電影的身影了。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


聞天祥告訴記者,今年共有465部影片報名,相比去年的588部降低了不少。不過紀錄片的報名數量是歷年最多,高達102部。關於生活現實和電影藝術之間的拉扯,無時無刻不在上演。


如果你看過去年的金馬獎主視覺海報的話,就一定不會忘記那匹低著頭,在黑暗中閃爍著瞳仁的黑馬。雖然它被寄託了美好的祝願,希望在電影行業湧現出越來越多橫空出世的黑馬,一鳴驚人,浴火重生。不過整體黑色的基調,嚴肅的風格,仍然被人們解讀出了一絲政治意味:沒有大陸影片參加的金馬獎,是否正面臨這樣的處境?引頸受戮,萬馬齊喑。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今年金馬獎的主視覺海報繼續由去年的設計團隊JL DESIGN操刀,以「TAKE ONE 前往明天的路上」作為設計概念。「TAKE ONE」是電影行業的拍攝術語,預示著當下的每一個此刻,都可以成為美好未來的開端;而「前往明天的路上」也被解讀成為金馬獎對於當下所處現狀的某種希冀和期待。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誠然,又一年過去了,陸台兩地的關係並沒有得到緩和,在電影方面的交流也遲遲沒有鬆綁。如今,金雞獎已經從兩年舉辦一屆轉為一年一屆,內地電影和影人何時才能重新回歸金馬獎,一切還都是未知。


現在想想,都還覺得有些可惜。倘若這一切都沒有發生的話,去年的金馬獎將會是多麼星光熠熠的一屆啊!


《地久天長》、《南方車站的聚會》、《少年的你》、《蘭心大劇院》、《一秒鐘》、《氣·球》、《哪吒之魔童降世》,還有新人導演的《日光之下》、《慕伶,一鳴,偉明》、《春江水暖》、《平原上的夏洛克》、《送我上青雲》……再加上香港的《掃毒2》、《追龍2》、《使徒行者2》等工業類型片,以及台灣本土的《陽光普照》、《你的臉》,以及新馬地區的《熱帶雨》和《夕霧花園》,這本該是一屆多麼華麗的金馬獎啊!光是想想就讓人興奮。


只可惜,現在也確實只能想想了。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人們都說,「政治的歸政治,把藝術還給藝術」,但更多的時候,這恐怕只是一個美好的幻想。政治從來都在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參與著藝術創作,這件事大陸的電影人恐怕更加心照不宣,只是普遍把它當成是房間里的那頭大象罷了。反過來看,不僅是政治在時刻干預著藝術,藝術也無時無刻不參與到政治中。尤其是對於創作環境相對較為寬鬆自由的台灣來說,為各項政治議題發聲是很多藝術家創作的重要來源。


所以,安叔才會說:「外面的事情我們也管不了。」


對於金馬獎而言,這是兩岸三地的電影人歷經了多年,通過各種努力搭建起的一個免於外界衝突的友好、公正且充滿光榮的一個舞台。在這個光影殿堂里,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歡聚一堂,共享榮耀,暫時放下陌生和偏見,向著同一個目標,彼此分享著感動。它的純粹性和開放性,是很多其他的電影獎項難以達到的。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那位紀錄片導演的一番話,更像是一根導火索。她把意識形態的敏感問題引到了電影藝術行業的頒獎禮上,瞬間撕裂了這片和諧又平靜的一方凈土,長達二十多年的兩岸三地小心翼翼呵護起來的融洽氛圍被迅速打破。


這也是為什麼,如今這個局面,對於兩岸雙方來說,其實沒有贏家。


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金馬獎向來待大陸影片不薄。


作為整個華語電影史上歷史最悠久的獎項,金馬獎在設立之初,就將目光投射到整個華語地區,不設地域限制,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開放。


1992年,「九二共識」的確立為大陸和台灣之間的交流架設起了一道橋樑。從1993年起,大陸影人開始組團參加金馬獎的相關活動。而大陸影片正式參與獎項的評選,則是從1996年開始。


那一年,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成為正式參與金馬獎評選的第一部大陸影片,結果一舉拿下了那屆金馬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以及最佳音效六項大獎,可以說是大獲全勝。在那之後,大陸影片開始越來越多地參加金馬獎,與港台地區的電影人們共同切磋技藝,同台競爭。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又過了兩年,1998年,陳冲執導的《天浴》以近乎橫掃之勢,一舉包攬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七項大獎。女主角李小璐成為金馬獎史上最年輕的影后得主,年僅16歲。


進入新世紀,隨著這幾年大陸電影產業的發展,無論是提名還是最終得獎的大陸影片和影人都越來越多,來自大陸的力量更加勢不可擋。


2004年,一部大陸影片《可可西里》摘下金馬獎最佳影片的至高榮譽。2009年,四個表演獎項里,大陸影人佔了三個,影帝影后和男配角均納入囊中。2012年,大陸影片《神探亨特張》最終爆冷拿下最佳影片。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2013年,第50屆金馬獎,組委會居然邀請到了歷屆得獎的影帝影后登台重聚首,一幅壯觀的世紀畫面令無數人感動震撼,這是是電影人的勝利,更是電影的勝利。


那年的最佳影片,來自大陸的《天註定》,來自台灣的《郊遊》,來自香港和大陸的合拍片《一代宗師》及《毒戰》,還有新加坡黑馬《爸媽不在家》同台競爭。最終,新加坡導演陳哲藝從當年評委會主席李安手中接過這尊分量十足的金馬獎盃,一派和諧融洽的氣氛,所有人都覺得,金馬獎開啟了又一個新時代。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2014年,大陸演員陳建斌一個人捧回了三座金馬獎。2016年,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影帝影后全都被大陸電影和影人包攬。哪怕就連出了意外的2018年那屆,五部提名最佳影片的作品裡,有四部都是來自大陸,甚至五位最佳導演入圍人選全部被大陸包攬。


凡是參與過金馬獎的電影人,都紛紛表示那裡的氛圍「像家一樣」。即使是如蔡明亮、馮小剛,乃至鞏俐這些聲稱和金馬獎「積怨」的電影人們,都願意「不計前嫌」、放下成見,再次回到這個舞台,這都足以可見金馬獎的感召力和口碑認可。


如今,大陸戰隊的普遍缺席,對於自身來說,的確是一個巨大的損失。短期內,倚賴市場價值的大陸影片對於獎項的渴望,或許可以從票房成績上得到彌補;但是長期來看,對於影片的藝術考量和兩岸的文化交流,必定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那些難以在大陸公映的大陸影片,金馬獎給它們起到了極佳的傳播作用,比如《天註定》、《輕鬆+愉快》、《囚》等等,這下它們的處境可能會更加艱難。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而對於金馬獎自己而言,憑藉著極高的自由度和認可度,相信也自然不會降低標準,但是如果長期下去,對於金馬獎自身的品牌效應,以及本土電影的創作,也肯定是一種折損。


至於華語三金中的另兩個獎,金像獎對於本土電影過於保護,金雞獎的政治意味又太濃,這點恐怕無法改變。在這種情況下,金馬獎的地位在短期內仍舊是難以撼動的,即便它回歸到只嘉獎本地影人的程度,但是它的懷抱始終是敞開的。

華語影人最後的一片烏托邦,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金馬獎? - 陸劇吧

本屆金馬獎的終身成就獎得主是侯孝賢導演,最終頒獎典禮將於11月21日舉辦


雖然今年有大陸影片的參與,但是整體看來,大環境的緊張趨勢依舊沒有改變。未來究竟會如何,一切還不得而知,但情報君還是希望能夠回到那些昔日的榮光時刻,兩岸三地華語電影齊聚一堂,電影人們其樂融融,一切為了電影,為了所有人共同的目標,向前邁進。

標籤: 電視劇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