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部戰區陸軍某師高學歷幹部發展現狀的調查

電視劇快訊 1446℃
對中部戰區陸軍某師高學歷幹部發展現狀的調查 - 陸劇吧

資料圖:軍事科學院又一批碩博研究生畢業。(穆可雙/攝)

中部戰區陸軍某師作為全軍首支數字化部隊,是陸軍的一支精銳作戰力量。該師在職幹部中,擁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幹部有200多人,是我軍編製序列中軍官學歷較高的部隊之一。

高學歷幹部是部隊寶貴的人才資源。那麼,高學歷幹部走上部隊工作崗位會經歷什麼?該如何把學歷優勢轉化為能力優勢?怎樣立足崗位建功立業?請看來自該師的調查。

■懷揣博士、碩士學位來到基層,他們「豐滿的理想」遇到了「骨感的現實」

剛畢業的「80後」光學工程專業博士周玉龍,來到連隊第一天就糗大了。

也許是有意鍛煉或者考驗周玉龍,連長把組織晚點名的任務交給他。整整一天,他都在琢磨晚上講什麼,他想:「一定要來個『開門紅』,不能讓大家小瞧我這個少校。」

可到晚點名時,看著面前整齊列隊的一排排戰士,周玉龍突然覺得特緊張:他怕講得太多,會被大家認為是在耍威風;想講評全天連隊工作,又點不出具體的人和事……

點名草草收場。此後一個月,周玉龍的心理陰影揮之不去,提不起精神,感覺總融不進連隊。連隊幹部在與他談心時無意間的一句話,令他對自己選擇來基層的決定產生了懷疑:「科研單位可能更適合你。」

筆者在這個師調查發現,像周玉龍這樣,初到基層遇到這樣那樣問題的研究生還有不少。由於一時難以融入基層,他們中有的人會被貼上「眼高手低」等各種標籤。

幾年前,因數字化部隊轉型建設,身著「空軍藍」的碩士研究生郭國華,成為近年來第一個從空軍調配至該師的高材生,與他一同報到的還有8名跨軍種研究生。

當時部隊接裝、換裝、試驗等任務很重,部隊領導好不容易盼來幾位跨軍種的高材生,便迫不及待地給他們分配任務,有的安排專攻新裝備操作理論,有的開發信息系統,有的帶領官兵研究組訓模式……

可以說,部隊上下對這幾名幹部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一段時間過去,大家沒有看到理想的結果。有人發現,這些研究生對部隊情況不太熟悉,承擔的項目找不到突破口……

「不過如此,看來高估了這些研究生。」有人這樣評論。

擁有名牌大學碩士學位的某團幹部李岳飛,也曾感慨自己「豐滿的理想」遇到了「骨感的現實」。從信息通聯股股長到偵察股股長,再到營房股股長,6年時間他多次轉崗,可由於一直沒找到「發力點」,最後選擇了轉業。

■當有人迷茫徘徊的時候,有些人卻創造了軍旅人生的精彩

那麼,高學歷幹部的軍旅之路到底該怎麼走?該師一位領導給出了這樣的答案——融入環境、腳踏實地、學以致用。

去年9月,某團博士參謀邵君昱第三次向團黨委遞交了想到基層當連長的申請。這一次,他如願以償。

「穿梭在演兵場是我最興奮的時刻,我感覺自己屬於這片戰場。」前不久,一場合成營城市攻防戰悄然打響,邵君昱指揮四輛戰車相互協同,強行突入演練場設置的「城區」,成功完成戰鬥任務。

身為一連之長,這樣的訓練已成為邵君昱的必修課。如今,連隊好像沒啥能難住邵君昱,帶兵訓練「嗷嗷叫」,比武競賽摘金奪銀,日常建設井井有條。

想起邵君昱剛剛到任時的情形,一位老班長開玩笑說:「我感覺你就像孫悟空翻筋斗雲,如今和當初,中間有個十萬八千里!」

邵君昱是在外國軍事學院深造的「海歸博士」,在機關幹得好好的,非要來當這個連長,他的選擇引起官兵的猜測:「不就是來基層鍍鍍金,混個主官經歷嘛!」「估計也是花拳繡腿,拭目以待吧!」

剛到連隊,邵君昱明顯感到被官兵冷落,一些骨幹對他的工作並不支持。難能可貴的是,邵君昱並沒有因此抱怨或是放棄,而是不斷反思:是自己不接地氣,還是方法有問題?

邵君昱挨個找班排骨幹談,敞開心扉道出自己的想法。不到半月,他對全連戰士的姓名、性格特點、訓練水平等基本信息瞭然於胸;體能訓練,他和連隊的訓練能手比拼,樣樣都不落後;他還發揮專業優長,自己動手革新訓練器材,使連隊的專業訓練成績大幅提升,多次在全團面前露臉……

漸漸地,連隊官兵對這個「空降」來的連長刮目相看。不管官兵猜測也好、點贊也罷,邵君昱一直堅持鉚在基層、鉚在戰位,成為上下認可的優秀主官。

「幾乎每名研究生來到部隊,都會有一個緩衝期、適應期,勇敢度過這段時期,放低身段、紮根基層,就能成功超越自我。」該師一位團政委說。

1982年出生的某紅軍團團長曹民舉,是原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作戰指揮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從院校回到工作崗位,曹民舉迅速轉變角色、調整狀態,以衝鋒的姿態投身部隊練兵大潮中。

一場接一場的演練,讓曹民舉在硝煙中找到了學以致用、調兵遣將的成就感。演習中,他成了令「敵人」膽寒的對手,也成了官兵願意跟隨的指揮員。

像邵君昱、曹民舉這樣在部隊幹得風生水起的研究生幹部,在該師還有不少。

排長、通信參謀、步兵連連長、偵察股股長、訓練參謀、偵察營營長……這是原先在官兵眼中「不過如此」的博士郭國華的任職經歷。他一步一個腳印,在本職崗位上取得一連串業績。

「當有的高學歷幹部在迷茫徘徊的時候,有些人卻創造了軍旅人生的精彩。」該師政治部幹部科科長王黔軍介紹,目前全師已有130餘名高學歷幹部被列入重點培養使用人才庫。

■高學歷人才的成長關鍵在於自身努力,但也離不開組織的悉心培養與扶持

在某團技術室科技工作站,出入最多的是肩扛少校以上軍銜的年輕人。在這個科技工作站,擁有博士、碩士學位的80後、90後幹部佔了一大半。

畢業於武器系統與應用專業的博士、今年42歲的信息系統工程師安釗說,在科技工作站這個高學歷人才扎堆的地方,自己喜歡和這群年輕人交流探討,因為他們「敢想、敢幹、敢實踐」,而科技工作站培養人的方法就是「給機會、壓擔子」。

雖然年齡上比其他博士、碩士大一輪,但安釗對高學歷幹部的成長路徑很有感觸。3年多時間,這名具有營連崗位任職經歷和深厚專業功底的博士連晉兩級。

「基層官兵的眼睛是雪亮的,夸夸其談沒用,關鍵是要讓大家看到你的真本事!」這幾年,安釗領銜5項科技革新,全部榮獲軍隊科技進步獎,對提升部隊訓練效益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回顧自己的成長之路,安釗說:「我的成長,得益於團里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得益於領導和戰友們在我氣餒時的幫扶!」

13年前,時任排長高玉寶選擇了當時很熱門的機械化戰役兵團作戰理論專業,開始碩博連讀。然而,學成歸來的他,發現自己熟悉的機械化裝備全換成了數字化裝備,一時間感到非常茫然。

一位師領導回憶說,當時與高玉寶處境相似的博士、碩士還有七八個,數字化部隊建設剛剛起步,一些基礎性工作正需要這樣的高學歷幹部。「不能讓這批人才荒廢!」師黨委做出決定,讓他們參與到數字化部隊訓練大綱的編寫任務中。

「後來實踐證明,知識都是相通的,碩士、博士沒有白讀。」回憶這段經歷,如今已是團總工程師的高玉寶說,在我們自己都很彷徨的時候,幸虧領導沒有放棄我們。

筆者了解到,在師團兩級的悉心培養下,高玉寶後來當了步兵連長、合成營長。與他同批次畢業的幾名專業不對口的研究生,如今也成為部隊建設的帶頭人。他們在接受採訪時表達了一個共同的心聲:高學歷幹部建功基層,個人努力固然重要,但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一樣,組織提供的舞台、創造的環境、給予的幫扶同樣必不可少。

(應受訪者要求,本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標籤: 電視劇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