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籃球》:屬於科比的奧斯卡,也是我們對你不舍的懷念

娛樂頭條 1922℃

你沒有離開,你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繼續打籃球。@奈奈姐姐

2020年1月26日發生了一件悲劇,震撼了全世界,前NBA傳奇球星科比·布萊恩特在一場直升機空難中不幸逝世,享年41歲。很多朋友從睡夢中驚醒,仍不願相信這是真的,還有網友在整理科比照片時不禁留下了眼淚。是啊,這個熱愛籃球的大男孩科比,曾經陪伴了多少人的青春時光,忽然的離去如何能讓人接受。

《親愛的籃球》是科比親自編寫與配音的動畫短片,靈感來源於2015年11月19日科比在The player`s Tribune網站上發表了一封信,名為《Dear Basketball 》(親愛的籃球)。在這封信里科比宣告了即將在打完2015、2016球季之後退休。信里也敘述了自己從六歲開始愛上籃球,自己一生都將思想、身體、靈魂和精神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籃球,雖然他很想繼續打球,但無奈身體跟不上,堅毅如他,也知道該是時候說再見了。謝謝籃球給了他一個夢想,由衷感激這段旅程中他們給予彼此的一切。這封信引起了巨大的迴響,因為這不僅是科比的退休宣言,也替熱愛籃球的人表達了他們對籃球的愛,更為所有追求夢想的人們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親愛的籃球》這部動畫短片由格蘭·基恩執導,首映於2017年4月23日翠貝卡電影節,片長僅為5分22秒。它的劇情很簡單,講述了一個6歲小男孩科比對籃球的喜愛以及在籃球路上的奮鬥與最終的成功。最初製作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在舉行科比球衣退役儀式的湖人隊主場進行播放。卻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第45屆動畫安妮獎最佳動畫短片,豆瓣評分8.0。

《親愛的籃球》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是有非常大的爭議,很多人覺得這不過是因為科比的名人效應,甚至一些政治因素造成的結果,而這部動畫短片本身並沒能達到奧斯卡的要求,有點名不副實。然而我卻覺得這部雖然表面看是科比籃球生涯和夢想的表現,背後更蘊含著人們對夢想的一種勵志的信念在裡面,加上粗獷卻流暢的手繪線條卻彰顯了這部片子的與眾不同及細膩之處。本文我將從科比寫給籃球的情書、動畫的塑造手法、傳奇的製作團隊、電影背後的寓意四個方面來分析這部電影為何能拿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親愛的籃球》:屬於科比的奧斯卡,也是我們對你不舍的懷念 - 陸劇吧

01 《親愛的籃球》是科比寫給籃球的情書,我愛你,至死不渝

1、我愛你,從6歲開始,並願意為你奉獻一生

相信就算你不喜歡體育,不懂籃球,但你也會知道科比這一位籃球巨星。他的一生可以說是與籃球相生相伴,融為一體。從6歲就開始愛上籃球的科比,用30多年的時間和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籃球屬於他,而他也屬於籃球。

影片一開始我們看到6歲的小科比把爸爸的長筒球襪捲成一顆籃球,幻想著自己在球場上投出致勝一球的畫面,從那一刻開始他就深深愛上了籃球。在他成長過程中每一次的投籃,每一次的勝利,每一次的爭球、每一次進籃得分都是他在回應著籃球的呼喚,而作為回報每一場的比賽都讓科比感受到籃球在他生命中的意義。

《親愛的籃球》:屬於科比的奧斯卡,也是我們對你不舍的懷念 - 陸劇吧

2、我用成績來回報對你的愛

科比·布萊恩特,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綽號「黑曼巴」,他的整個個NBA生涯(1996年-2016年)全部效力於NBA洛杉磯湖人隊,是前NBA球員喬·布萊恩特的兒子。2007年,ESPN的體育記者投票評選出了史上最偉大的得分後衛,結果科比僅次於喬丹排名第二位。科比是一名高產的得分手,他的職業生涯場均可以得到25分,還有5.2個籃板、4.7次助攻和1.4次搶斷,他是NBA歷史上第一位得到30000分,6000次助攻的球員,也被認為是NBA最全面的球員之一。

2013年4月13日科比在比賽中阿基里斯腱斷裂,但依然堅持罰完兩球才下場治療。由於身體的不適,2016年4月13日湖人對爵士,成為了科比的退休戰,科比在此戰中帶領球隊由逆轉勝,並且拿下60分。科比用自己的行動和成績,為自己的籃球比賽生涯划下了圓滿的句號,也表達了他對籃球的愛。

「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鐘是什麼樣子嗎?」這是科比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一句勵志話語。即便已經退役兩年,科比仍保持著清晨4點起床練球的習慣。他熱愛籃球,但是並不是嘴上說說而已,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了這份熱愛。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科比也不能。輝煌的背後除了夢想的堅持,還有堅持不懈的付出,這種韌勁才是科比骨子裡的最讓的感動與勵志的所在。這部《親愛的籃球》也是他籃球事業的總結,在如今這個悲痛的時候,這部片子也成了科比的絕唱,看到它,也忍不住心痛,一代巨星就此隕落。

《親愛的籃球》:屬於科比的奧斯卡,也是我們對你不舍的懷念 - 陸劇吧

02 手繪式的動畫表現手法才是科比心中最純粹的藝術,也是這部電影的亮點所在

其實對於動畫片的表現手法有很多種,在動畫短片追求極致電腦技術與精細畫面的今天,相較於迪士尼動畫片精緻的人物造型、鮮艷多彩的衣服、華麗的背景,甚至影片里的人物、動物每一根毛髮、每一個毛孔都能展現的纖毫畢現。而《親愛的籃球》卻反其道而行,採用手繪素描的方式來展現作品,這部短片全程採用鉛筆素描手繪方式創作,線條粗獷,筆觸奔放,特點鮮明,用最簡單的線條來展現最純粹的熱愛,簡單直接,卻觸動人心。

科比對於這種拍攝方式的堅持有著自己的理解,他之所以堅持要用手繪的風格製作這支影片,是因為他覺得手繪是最純粹的藝術。而《親愛的籃球》表達的就是一種對籃球最為純粹的愛,展現科比一生最純粹的夢想,所以夢想是不能夠走捷徑的,必須要一步一步堆疊,就像是手繪一樣。

在影片中出現的一幕幕看似凌亂手繪草稿構建的畫面,包括導演格蘭·基恩在後面採訪中給大家展現的手繪底稿,那些有如草稿版的線條,表現了科比在追逐自己夢想中有成功也有失敗,有歡笑與有傷痛,體現了一種完美不完美的對比,透過流暢的線條串聯在一起,形成一種力量式的展現。

正如科比對這種表現形式的註解一樣:「用手繪來呈現是很重要的,因為這部電影的本質建構一個夢想,你不能跳過步驟,是要慢慢打造的,所以這部影片必須要具備這樣的特質,完美的,不完美的,線條的流暢,影片要能呈現那種感覺。」

《親愛的籃球》完美展現了科比對這部影片的希翼,用看似最直接、原始、簡單、粗暴的動畫表現方式來向觀眾傳達對夢想最為質樸、腳踏實地無捷徑可走的堅持與奮鬥,這也是它能問鼎奧斯卡的主要原因之一,用最合適方式表達最純粹的理想。

《親愛的籃球》:屬於科比的奧斯卡,也是我們對你不舍的懷念 - 陸劇吧

03 經典的背後是傳奇搭檔之間的完美配合,是這部影片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1、繪畫細節上的精益求精是作品成功的保證,最差的籃球玩家畫出了最好的籃球短片

《親愛的籃球》導演格蘭·基恩是美國著名的動畫師、作家和插畫家。參與過《小美人魚》、《阿拉丁》、《美女與野獸》、《泰山》和《魔發奇緣》等數部華特迪士尼經典動畫長片的角色監製和創作。曾獲1992年安妮獎的最佳動畫角色獎,和2007年溫瑟·麥凱獎的終身貢獻獎。

格蘭·基恩本人其實並不懂籃球,要把科比的一舉一動變成動畫,他遇到了不小挑戰,他稱《親愛的籃球》是他所有作品中「最難做的動畫短片」,動畫的每一幀都是黑白草圖,除此之外只填充了少許紫色和金色,紫金代表著湖人隊。

在這部動畫中有一個5秒的鏡頭,這短短5秒的鏡頭需要180張手繪草圖。由於不懂籃球,基恩就從頭開始仔細研究科比的動作,每一幀動作,邊畫邊觀察。通過這一幀一幀觀察,基恩才發現科比的動作有多麼不可思議,他甚至能在半空中強行轉移方向。

而對電影中細節的要求上,科比更為嚴苛,他要求動畫裡面的海報跟他小時候家裡掛的海報一模一樣,每個鏡頭都不能虛構。要展示小時候卷爸爸的襪子,將襪子捲成一個籃球這個畫面時,科比就真的用準備好的襪子展示了當時的真實場景,拍攝錄像好之後才開始作畫,以保證真實還原。

正是這種嚴格對繪畫細節的要求,保證了影片雖然是動畫片的形式,卻讓人有真實的帶入感,別看這部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多種,卻耗時了8個月精力打造而成 。基恩開玩笑地對科比說:「你找了一個最差的籃球玩家來畫你。」,然而正是這個「最差的籃球玩家」畫出了最好的籃球短片,感動了無數觀眾。

《親愛的籃球》:屬於科比的奧斯卡,也是我們對你不舍的懷念 - 陸劇吧

2、哪怕是個短片電影也需要精美的音樂搭配才能完整而優秀

《親愛的籃球》雖然時間短,但它的配樂卻讓人聽了感覺難以忘記,舒服的配樂,不喧賓奪主,完美契合畫面和科比的聲音。

本片的音樂人製作人是約翰·威廉姆斯,好萊塢著名的電影配樂大師,曾為《辛德勒名單》 、《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戰系列》、《侏羅紀公園》、《大白鯊》、《超人》、《哈利波特》諸多經典影片配樂,共獲得49次奧斯卡獎 提名(包括5次最佳歌曲提名和44次最佳配樂提名)、5次獲獎,18次格萊美獎 提名,4次金球獎,7項英國學院獎。

約翰-威廉姆斯作為一名知名音樂人,和基恩一樣從未看過職業籃球比賽,對籃球不甚了解。但在他聽到科比朗誦的《親愛的籃球》獨白後,被科比所感動,馬上中斷了給《星球大戰》撰寫配樂的工作,迅速投入到《親愛的籃球》配樂的工作中。他只用了兩周時間就完成了《親愛的籃球》的配樂,這也是他第一次為傳統動畫影片配樂。但正因為他加盟製作,才讓這部動畫有了完美的配樂,給《親愛的籃球》注入了音樂的靈魂,沒有他,也不會有這部電影的奧斯卡獲獎。

可以說正因為格蘭·基恩不懂籃球,所以他才能更加認真細緻地把科比在籃球場上的每一個動作研究到極致,畫出無與倫比的效果。加上約翰-威廉姆斯的經典配樂、科比的嚴苛細緻的要求,三者完美的合作才造就了這部經典的絕唱。

《親愛的籃球》:屬於科比的奧斯卡,也是我們對你不舍的懷念 - 陸劇吧

04 只有了解電影背後的寓意,你才能真正看懂這部電影,不忘初衷,一路前行

1、這是一部會跟隨著你成長的而成長電影,不同年齡的自己會看出不一樣的感悟

從6歲到成年,小短片濃縮了科比的整個籃球成長生涯。而這種成長卻會讓不同年紀段的人看到了不同的感受。

  • 16歲青春正年少,感受到的是籃球的魅力,科比的激情,讓你也沖滿了對籃球的熱愛與追求,幻想著自己也能成為另一個科比,擁有嫻熟高超的籃球技巧,在賽場上揮灑汗水,收穫榮耀。
  • 30歲職場奮鬥的自己,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此時看這部片子感受到的是科比不畏困難,一路前行的力量,他是我們克服困難的楷模,給我們面對生活種種壓力的勇氣。
  • 40歲再看到科比,希望能成為他一樣對這個世界有著正面的影響力的人。
  • 60歲的時候再來看科比,感悟的是曾經的年少激情與青春時光,懷念曾經的一切,和心中永遠 的科比。

所以這短短5分多鐘的影片,卻是一部會隨著時間變化而成長的影片,不同的人會從中得到屬於自己不同的領悟,這就是一部好電影的魅力所在。

《親愛的籃球》:屬於科比的奧斯卡,也是我們對你不舍的懷念 - 陸劇吧

2、不忘初衷,一路前行,科比擁有的是「親愛的籃球」,我們擁有的可以是屬於我們「親愛的一切」

《親愛的籃球》短片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並不是因為它講述了科比這位傳奇球星的輝煌生涯,或者向球迷們宣揚他的風光偉業,而是用這樣一種方式去提醒了每一位觀眾曾經的夢想與初衷是什麼,我們又為自己的夢想付出了什麼?

《親愛的籃球》表現的是科比對籃球的愛,科比從6歲開始就有著一個籃球夢想陪著他,而他也願意為之努力著。那我們呢?回想我們的6歲,是否也有個親愛的夢想陪著我們?親愛的寫作、親愛的畫畫、親愛的工程師等等。正如導演基恩在電影中安排了一大一小科比同時出現的畫面,正是為了表達這一點。對基恩而言,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動畫師,而他也在為他親愛的動畫努力著,這部短片中的「科比」又何嘗不是他自己本人呢?

因為這代表的不只是一部有關於籃球的小短片,而是在用這種方式提醒著觀眾,其實我們也和科比一樣,也有個6歲就充滿理想的自己,而隨著生活的艱辛,很多人丟失了當初的夢想,迷失在了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去找回曾經6歲的自己,6歲的夢想,讓它陪著自己,並和它一起努力著,哪怕我們不能成為科比,但卻能享受自己如同科比一樣毫無保留追求自己夢想的幸福。

想畫畫,也許成不了大畫師,但我們現在也可以拿起筆,重拾兒時的夢想,讓自己沉浸在追求畫畫的愉悅中。想寫作,也重拾兒時那支希望的筆,開始書寫屬於自己的世界,哪怕不可能成為文壇世匠,但我們卻在行動的時候享受了這種追求夢想的快樂,這不就是這部影片的真正目的嗎?

《親愛的籃球》:屬於科比的奧斯卡,也是我們對你不舍的懷念 - 陸劇吧

總結:

對於這部短片很多人認為除了情懷一無是處,雖然情感真實,但卻沒有什麼亮點。但我卻從那一筆筆流暢而粗獷的線條中讀懂了科比的內心世界,他對籃球的愛不過是最簡單的堅持與追逐,如同這些線條一樣,簡單但卻組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組成了如今的科比。只是從未曾想過這部短片成了科比的絕唱,科比沒有離開,只是換了一個地方打球,願你在天堂的籃球賽場上繼續綻放你的光彩。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