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个噱头。
海外上映以来就被网友热炒,国内终于上映:
美国内战
civil war
院线表现来看,不够热。
票房327万,排名仅第8位。
原因大概是两个:
一,已经提前流媒体上线;
二,口碑崩盘,不少人表示大失所望,“美国内战”这片名就是个标题党。
这或许也是这部电影注定的命运:
政治性压倒故事性。
所以你能看到目前这部片两极的评价:
骂的。
是因为在片名勾引下,想看美帝崩裂的心情达到了顶点,结果剧情小打小闹,没得到满足。
赞的。
是因为在一个镜头里,他们得到了满足。
这是在主角团穿越火线时,遭到盘问:
-你从哪来
-香港
-哦,中国的(“嘭”一枪)
用一种白人至上、屠杀亚裔的方式,变相承认了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让一部分观众看嗨了。
也让这部极为分裂、挑衅意味十足的电影,在缺乏共识的当下,竟然在中国和美国两边实现了通吃。
你能看到。
围绕这部电影的讨论,无论好评差评,绝大部分都是政治,是立场,是投射在电影中的企图心。
但今天,sir想从一个冷门的角度切入:
谈谈这部电影本身。
(今日份黑色笑话,就电影谈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冷门了。)
01
要评价《美国内战》,第一个关键词是:
a24。
一个另类、小众的电影厂牌。
当然,自从《瞬息全宇宙》拿下奥斯卡金像奖后,它已经不完全是小众了。
a24出品的电影,给人的观感总是:怪。
天马行空的《瞬息全宇宙》。
黑白画面、隐喻晦涩的《灯塔》。
风景美如画、故事阴间的《仲夏夜惊魂》。
总之。
别用好莱坞的常规套路去预测故事发展,a24的出现,就是来颠覆套路的。
也难怪《美国内战》口碑扑街。
这是a24首次登陆内地银幕,虽然在资深影迷群体内部有一定知名度,但更广大的观众根本还没有做好心理预期。
还是当成一部常规好莱坞大片去期待:
应该要有战争大场面吧,应该要解释清楚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吧,应该要有阿汤哥、威尔·史密斯那种形象正面的末世英雄吧。
△ 《世界之战》《我是传奇》
结果:
统。统。没。有。
电影采用了一条相当边(低)缘(成)化(本)的故事线:
从战地记者的视角,侧写这场战争。
本以为的战争片。
啪,给你换成了公路片。
那心情可能就像是你下单了苹果笔记本,结果发货过来的是苹果和笔记本。
所以sir要先打预防针,买票之前要搞清楚:
电影最大的场面,基本已经剪到预告片里了……
02
第二个关键词:内战。
很多人对这部电影的期待也来自于,现实里不爽美国,希望在电影中得到报复。
这也不能全怪观众。
毕竟电影的宣传都在地突出这一点:
港台译名,搞事能力稳定发挥。
预告片也说:帝国终有落幕时。
结果一看电影:就这?
既不够惨,也不够乱,美国也没有终结,不解气啊!
不过呢该说不说,这种期待一开始就错位了。
因为,内战可能会改变历史进程,也势必造成伤亡。
但内战,未必代表着国家的衰落或者灭亡。
西班牙内战之后。
西班牙这个国家还在。
△ 《潘神的迷宫》就以这段历史为背景
而对美国来说,内战也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
19世纪美国的南北战争,英文字面意思就是“美国内战”(american civil war)。
这场内战后,美国好像没有衰落,更没有毁灭。
倒是摧毁了南方的奴隶制。
△ 《乱世佳人》
所以说,期待在《美国内战》中看到一场内战就毁灭美国,有点不切实际。
就算是叛军攻入华盛顿。
也不过是,推翻了一个政权,又竖起另一面旗帜:
一个新的“美国”,取而代之。
△ 只剩两颗星的星条旗
《美国内战》的“战”,属实是小打小闹。
而这,正是a24非常有效、取巧又省钱的操作方法。
它没有交代内战的起因。
没有呈现政府军和起义军/叛军的规模战争。
也完全没有站边。
这对类型片的普通受众来说,观感极不友好,但也恰恰就是a24一贯的操性,另类,反叛。
如果说好莱坞一贯的电影是英雄主义。
那么《美国内战》则摆出了截然相反的姿态。
03
电影完全放弃了救世或自救的心态,也不对交战的双方做道德判断,区分所谓的正义和非正义。
内战的起因还重要吗?
片中的西部联军,由加州和德州组成。
要知道在现实中,这两个州分别是美国左派和右派的大本营,你想不到,有什么理由能让他们携手起来对抗华府。
但这也是导演故意而为之。
如果给出一个理由,就相当于给出了预测,究竟什么会引发美国分裂。
但任何的预测,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注定都显得浅薄和可笑。
正因电影没有一个明确的理由,它可以包含一切可能性。
△ 导演亚历克斯·加兰接受the daily show的采访
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有些类似于《鬼子来了》。
《鬼子来了》没有拍正面战场,也没有交代这场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它只从一个很小的视角,观察战争下人的生存状态,人性异化后的面目。
《美国内战》呈现出了几种人的心态。
一种是,犬儒主义。
主角团一路上见到的都是断壁残垣,杀人如麻。
来到一个小镇,这里竟然一切照常,感觉内战从来没有发生过。
男主感叹仿佛来到了twilight zone。(“阴阳魔界”,一个美国著名的影视ip,讲述一些异次元空间的怪事)
问:你们不知道美国打仗吗?
答:懂,但我们置身事外。
这就如同是《鬼子来了》里挂甲台的村民。
他们活在自己小小的天地里,哪管外面的滔天巨浪。
另一种是,理想主义。
少女杰西,没有防弹衣、媒体证、高清数码相机。
但她想要记录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一切。
追随自己的偶像李·史密斯(克斯汀·邓斯特 饰),前往最为凶险的华盛顿特区。
她当然是抱着满腔热忱的新闻理想。
还提到了自己的另一个偶像:
李·米勒。
二战时期最富盛名的的女记者,她曾将集中营里的惨状用相机拍摄下来,再一张一张附上文字解释传回杂志社。
△ 李·米勒在希特勒的浴缸里洗澡
然而理想的杰西,也是天真幼稚的。
真到了第一现场分分钟把她吓尿。
而第三种,也是与电影风格最契合的:
虚无主义。
不少观众吐槽该片女主克斯汀·邓斯特的表演呆滞空洞,让人无法共情。
事实上sir认为她表演得正合适,并且这个角色也是全片最完整的一个角色。
很简单。
她麻木的态度,来自于她的抑郁。
插一嘴,克斯汀·邓斯特不仅是大家熟知的“蜘蛛侠女友”,还曾凭借《抑郁症》拿下戛纳影后,演技还是过硬的。
开头她遇到杰西的第一场戏,在抗议现场,一颗炸弹被引爆,人群瞬间被炸出血肉模糊的残肢。
第一次遭遇这阵仗的杰西已经魂飞魄散了。
她呢,炸弹爆炸后第一反应是,面不改色地掏出相机:
咔嚓。
这是个久经考验的战地记者的基本素养:对死亡脱敏。
但她的冷酷,仅仅是一种专业性吗?
杰西将她视为偶像,因为她年纪轻轻就已经拍下重磅照片而成名,二十多年来不停奔波在各种战场。
可是她一次次的新闻报道传回美国,真的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吗,真的达到了反战的效果吗?
如果真的有一点点作用。
那么眼前的这副景象又怎么解释。
她的同胞还是这么狂热、偏执、无知,人性根本是一头开水浇不透的死猪。
这才是她抑郁的根源。
换句话说,她的抑郁症是一种政治性抑郁。
她当然不是一个贪生怕死、追名逐利的人,如果是,她有一百种赚钱的方式可以选择,而不是进入到风险与回报极度不成正比的战地记者行列。
最初,她肯定和杰西一样怀揣着新闻理想。
但理想总要建立在一种愿景之上:
你相信你做的事有意义。
你相信正义是可以实现的。
但如果这一切都是徒劳,意义变成了荒诞,人面对的是不可改变的非人的现实。
那么就如同她的上司对她说:现在构成你的就是existential(存在主义)。
所以。
她为什么决定前往华盛顿?
抢头条?新闻自由?历史使命?
都不如这个原因更直接:
她就是为了“自杀”。
她已经感知不到新闻的意义,但理念坍塌之后,她也无法为另一种意义而活。
于是只有在原来的轨道上无能地发泄:死磕新闻,至死方休。
电影的调子便是和女主的心态一样。
既迫切,又抽离,又戏谑。
有一场戏,子弹从耳朵边嗖嗖地飞过,女主正在士兵旁边抓拍。
但突然,她的注意力转移到小小的野花上。
这真是非常抑郁症的一种表现,那么接近死亡,却又觉得那么平静美好。
电影中,导演还采用了特别跳脱的手法。
比如一边是屠杀,一边放着欢快的音乐。
比如正在最激烈地交火,却不停插入黑白静止的抓拍照片,对“正在发生”造成一种离间效果。
一个有意思的镜头。
有位士兵染着头发,涂着彩色的指甲油。(盲猜是加州来的,不像是德州)
你知道,这色彩背后,很可能代表着某种性向、主张和意识形态。
但如果只看照片,这一信息被完全地隐去了。
所以,哪怕在客观记录之中,也不存在绝对的客观。
当你看到:
士兵全副武装,记者也戴着印有“press”的头盔;
士兵换弹夹,记者的相机也要换胶卷;
士兵开枪,和记者按下快门拍照,都叫“shoot”……
导演不再赋予新闻报道正义、热血、“记录的力量”这些价值。
而是以一种虚无的态度。
将记者与士兵并置,仿佛他们都是这场战争中无情的机器。
那么。
导演是在“黑”新闻媒体吗?
倒也不是。
甚至电影真正要说的,根本也不是战争,而就是像女主那样莫名的虚无感。
与其说《美国内战》是对未来的预测。
不如说是,过去几年来,创伤心态的投射。
电影的一幕幕,对美国观众来说或许就像情景再现:
总统不再服众。
就像川普上台以来,给美国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撕裂,各地打出标语#not my president。
叛军攻入白宫的场面。
让人想起2021年的国会山骚乱事件。
民粹日益兴盛,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魔幻正在现实里发生……
面对这样的秩序失控,美国人,尤其是自由派精英们,感到了无能为力,好像说什么做什么,都无法逆转逐渐割裂和极化的政治氛围。
就像片中一群手持相机穿过交战区的记者,只能落入“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境地。
这种创伤的经历,才是《美国内战》情绪的来源:
必须切割原有的那部分热情、敏锐和关切。
以一种更麻木的心态,才能应对此起彼伏的冲击。
这是中国观众在看《美国内战》难以共情的原因。
但话说回来。
这也不太难理解。
只要回想一下,当你隔离在家中的那段日子,面对手机里不断传来的,令人担忧和愤怒的信息。
是否也感觉到了心理过载?想切断对现实的共情力?尤其是当你知道,其实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的时候。
或许当今的世界就是个巨大的ptsd。
迟滞,是我们经历创伤后,活下去的方式。
可现实,从不停留,从不等候。
它又在加速向更危险的深处滑去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