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演艺新空间|人才建设:搭建孵化平台 发力原创剧目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登上演艺新空间的舞台,他们以作品为载体,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时代精神,并以高质量的作品为演艺新空间培养起高黏性观众群,在创新与突破中助推新业态成长。

既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又洋溢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勃勃生机和活力的北京,以艺术资源优势为依托,持续为观众奉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当演艺新空间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热门选择,拉动演出剧目票房的持续增长的同时,也为激发演艺产业在内容和制作方面的创新和突破持续贡献着力量。而对于青年文艺工作者来说,演艺新空间不仅是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成为了他们汲取灵感、磨砺技艺、实现艺术梦想的摇篮。

青年力量深度参与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摆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打造演艺精品,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市民群众乐享高质量文化供给,北京的演出市场加速升温。

随着观众对观演体验感和沉浸感的要求日益提升,演艺产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演艺新空间逐渐成长为文旅结合的消费新热点,赋予了观众更多参与感和体验感的同时,也为演艺人才提供了历练与成长的新舞台。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以多艺术品类、多表现形式、丰富演出产品供给、拉动综合消费为主要方向的演艺新业态、小剧场新空间等成为演出领域格外活跃的市场要素,呈现较大提升。

青年演员王瑞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在演艺新空间的演出中,感受到了与观众之间前所未有的亲近感和互动感,这种即时反馈和深度参与,使得每一场演出都充满了生命力和不可预测性,考验着演员的演技和反应能力。

“演艺新空间为我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我更加珍惜与观众之间那份独特的默契与连接。”王瑞雨补充道。

吉祥大戏院总经理段思明谈到,院团对于演员的消化能力是有限度的,而相较于传统的剧场,演艺新空间更加灵活和开放,能够迅速响应市场的变化和观众的需求,不仅是创意的策源地,更是青年艺术人才成长的摇篮和艺术的孵化器。

作品“走心”兼顾全年龄

近年来,北京着力打造“演艺之都”,继续推进“大戏看北京”和“会馆有戏”文化品牌,演艺新空间逐渐崛起,成长为演艺产业与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代表之一。拓展更丰富的演出类型,打破与观众之间的“第四面墙”,在演艺新空间“尝试”更多可能性的过程中,一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雅”的演出作品也找到了焕发光彩的新场景。

导演赵霞谈到,演艺新空间的持续升温使得走进剧场的观众数量呈现增长之势,部分剧目凭借其老少皆宜的特点和强烈的社交属性,吸引到各个年龄段的观众。观众群体的多样化与广泛化,也进一步展现了演艺新空间业态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拥有300年历史的正乙祠戏楼,见证了百年来数代艺术家的付出与传承,如今则在活化利用与创新探索的过程中,成长为中华传统文化当代呈现的新空间。

“‘沉浸式’的观演体验,古人比我们有发言权。”正乙祠戏楼经理张鹏也是一名“80后”戏曲演员,在他看来,在三面观演的戏楼厅堂里近距离看戏就是早期的“沉浸式”,而正乙祠如今要做的就是基于空间特点,在坚持传统戏曲审美的前提下辅以创新内容,给观众一个“原汁原味”的看戏体验。除了活化利用古戏楼空间,融入声光电等“黑科技”打造时空交融感外,张鹏与团队还策划了“观其复”系列作品,通过拜访故宫学者、戏曲专家,力求让作品造型与表演都还原至更为古朴的状态,进一步加强古戏楼看戏的氛围感。

段思明指出,演出市场要繁荣,就要不断创新,提供新颖的内容和体验,以迎合观众日益变化的需求。这就要求演出行业深入探究观众的心理,从而打造出适销对路的作品和服务。

张鹏谈到,一以贯之的高品质的演出、高标准的场地、高水准的艺术家,自然能引流来高黏性的观众,这种正向循环不仅满足了观众对艺术的高追求,带动传统戏曲的观众画像的“破圈”,进而也为演艺市场的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演出行业分析师黎新宇指出,通过加强院团间的协同合作,优化人才结构,激发创作活力,改善演出场地条件,以及塑造和推广独特的演艺品牌,北京正在构建一个充满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演艺产业集群和供给体系。

黎新宇进一步指出,演艺新空间不仅为演艺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发挥出演出产业对文旅消费的带动作用,更为人才价值的实现和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表达的演艺新空间,也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风格和创新思维的机会。同时,演艺新空间的传播渠道也更加多样化和高效化,为人才与演艺品牌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韩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