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子腔艺术勇敢“走出去”,让世界“聆听崇信”

娱乐头条 6404℃

近年来,崇信县抢抓“一带一路”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深入挖掘阐释县域历史文化内涵,围绕公刘农耕、唐代军旅、古树名木等地域文化主题,鼓励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了一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讴歌时代发展的精品力作,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弦子腔成功走出甘肃,走向世界。

弦子腔艺术勇敢“走出去”,让世界“聆听崇信” - 陆剧吧

扎根芮鞫沃土,文艺之花全国绽放

崇信古称芮鞫,周人的先祖公刘曾在此教民稼穑、传习桑麻,创造了当时先进的农耕文明。公元788年,唐代名将李元谅屯兵抗击吐蕃,始筑崇信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文艺创作提供了肥沃土壤和天然养分。

建国初,崇信就有规模不等的弦子腔演唱班社32家,主要分布在黄寨镇侯家老庄、柏树镇白羊洼、闫湾等村社。侯家老庄弦子腔第三代传承人侯兆银,用了近10年时间,搜集整理出弦子腔演出剧本46个、曲调33个。2013年,马长春、杨柳编著出版《崇信弦子腔》一书,为弦子腔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崇信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艺术精品工程,陆续建成了村级文化广场65个、非遗传习基地2个、非遗保护培训中心1处,为弦子腔、崇信民歌等民俗民歌文化展示展演提供了广阔平台。侯家老庄、白羊洼、闫湾等弦子腔传承班社从演唱团、社火团的形式逐渐发展壮大,先后注册成立了公司企业,推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的演艺曲目,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巡演。2017年崇信弦子腔被列入平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7年至2023年,传统弦子腔剧目《八仙拜寿》先后参加大型人文纪录片《古道崇信》、 cctv-2《生财有道》栏目宣传片《文旅经济看中国书记说文旅——甘肃崇信:神奇山水树,美丽汭河湾》、《中国影像方志·崇信篇》拍摄录制,并通过电视频道、政府网站等媒体平台集中进行展播,引起了各地网友的热议,进一步增强了崇信人的文化自信,大幅提升了崇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弦子腔艺术勇敢“走出去”,让世界“聆听崇信” - 陆剧吧

传唱国风陇韵,文艺演出惠及城乡群众

崇信弦子腔艺术植根于芮鞫大地,是芮鞫文化的根脉。其演唱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如《包公插花》《夜打登州》《双官诰》《百宝箱》等经典剧目。在漫长的岁月里,历代传承人又结合民间民俗、传说故事、趣事逸闻等增加了许多针砭时弊、规劝人心、激浊扬清的现实生活情节,如《小姑贤》《二姑娘害病》《老换少》《打懒婆娘》等特色剧目。由于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弦子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逐渐发展形成了“芮鞫遗韵”的特色文化品牌。

据统计,每年全县弦子腔文化企业开展各类惠民演出、受邀商业、文旅驻场等达120多场次,从宝鸡、白银、陇南,到天水、庆阳、固原……崇信弦子腔在西北大地上不断唱响。

弦子腔艺术勇敢“走出去”,让世界“聆听崇信” - 陆剧吧

对外交流互鉴,文艺精品出海讲好中国故事

弦子腔从崇信走出甘肃,走向全国,还在“一步一个脚印”迈向世界。2017年,由崇信弦子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王宏荣等创作编排的弦子腔剧目《八仙拜寿》参加由盛世中国梦组委会、中国民间体育文化交流促进会、爱我祖国耀我中华组委会联合举办的“2017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演出大奖赛”,在全国30多个省市优秀参赛节目中脱颖而出,斩获银奖;2018年,参加由俄罗斯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中国民间体育文化交流促进会、盛世中国梦赛事组委会联合举办的“庆祝中俄建交69周年走进海参崴武术与艺术交流大赛”获得铜奖。

从扎根乡土、全省巡演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崇信弦子腔多次赴外演出,充分展现了绚丽多姿的民俗民间文化和独具特色的西北风情,有效提升了“山水龙泉,养生崇信”的知名度,树立了崇信对外交流的友好新形象。

未来,崇信弦子腔将持续深耕内容、丰富剧目、创新表达,进一步拓宽“走出去”的道路,砥砺“内功”、不断前行。

来源:崇信县融媒体中心
标签: 娱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