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惠(中国人民大学)
近日,“女生朋友圈公开发文不随礼”的新闻引发热议。据报道,当事人明确表示反感随礼习俗,称“好朋友之间是真心送祝福没关系,不太熟的就算了”。纵观评论区,有许多人对此做法表示理解、支持,却也有反对声称其“情商低”“没必要公开说”“不懂人情世故”。
随份子是一种传统的馈赠习俗,代表着随礼人的心意、祝福,同时也体现出礼尚往来、互助互惠的理念,被视为维系关系和感情的一种方式。但当份子钱成为被人情世故裹挟的牟利工具,给人际交往造成严重压力时,公开声明不随礼、主动抵制此种社交压力的做法也并无不妥。
此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由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的一项有1000名受访青年参与的调查显示,93.2%的受访青年在随份子上有负担,其中51.2%的受访青年认为既有经济负担、也有人情负担。50.2%的受访青年认为应勇于向高额礼金说“不”,拒绝情感绑架。而社交平台上,也可以看到不少人发帖吐槽“许久不联系的人突然要求随礼”带来的压力,也有为“怎么给份子钱”“如何要回份子钱”而深感焦虑的询问。
“人情大于债”,在重重考量、斟酌、算计下,份子钱不再是发乎真情的馈赠,而是一份难以撕破的“面子”、一种人情往来的“筹码”。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份子钱的标准水涨船高,也给随礼人带来了较大经济负担。在双方关系不密切、感情不深厚的情况下,要求随礼实质上成为以人情施压的情感绑架;当纠结于如何随礼、回礼、收回礼金时,以份子钱为载体的社交令人感到经济和人情上的双重压力,甚至反而伤了彼此的感情。比起“随礼时不情愿,回礼时伤脑筋,收礼时不痛快”,主动表明自己的抗拒态度,反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那些非必要的、令人感到尴尬和纠结的人情往来,减轻自身的社交负担。
更进一步,对份子钱的抗拒或许可以联系到“酒桌文化”“彩礼风俗”等“传统习俗”在年轻群体中受到的抵制。“抵制声明”并不等于幼稚、不通人情,其看似是年轻人与人情社会传统习俗的割席,本质上则是对人际交往中讲究“面子”“人情世故”的反感,并折射出人们不愿被以金钱作为感情衡量标准的无效社交所裹挟的心态。声明者希望以此主动为自身的人际交往“减负”,渴望更加纯粹的、彼此真诚关心的交往状态,这样的做法值得理解和尊重。
事实上,金钱和“面子”从来不能作为衡量真情的标准,倘若关系和感情需要通过随份子来维持,其真实度本身便有待商榷。往来之礼本源于交往中纯粹的真心与真情,其维持需要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情感连接和互动行为。真正不妥的并非传统习俗本身,也并非拒绝遵守“约定俗成”交往规则的声明,而是被“人情债”绑架的人际交往。少些功利、多些真诚,方能构建起真正礼尚往来的良性社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