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世界知名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发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研究论文。这一提交后两周后即以“加快评审文章”(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形式在线发表的研究确认,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SARS-CoV)使用同一种受体入侵细胞。另有证据显示,蝙蝠很可能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据悉,这是《自然》首次以正式论文形式刊发关于该病毒的研究。
感染:与SARS病毒使用同一受体侵入细胞
该论文显示,研究团队最先成功从一名重症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分离获得了新型冠状病毒,并开发出一种可将其与其他所有人类冠状病毒区分开的测试。研究发现,从早期的5名患者样本中获取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与SARS病毒的一致性为79.5%。值得注意的是,两种病毒使用同一种受体(ACE2)入侵细胞。
该团队研究的7例病人样本中,6例均为华南海鲜市场的店主或运货员,唯一例外的一名62岁男性是其中最早出现症状的患者,其与海鲜市场的接触史并不明确。该名男性在2019年12月12日发烧,随后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恢复。2019年12月27日再次发烧并就医,随后康复。
2019-nCoV在细胞内的电镜观察。
传播:有证据指向蝙蝠为该病毒自然宿主 应观察后续毒性演变
该项研究还为蝙蝠很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提供了证据。研究团队将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与实验室早期检测的冠状病毒的部分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该病毒与来自云南的中国菊头蝠样本的一株冠状病毒(RaTG13)的基因相似。对该蝙蝠样本进行测序后,发现两种病毒序列一致性高达96.2%。
论文指出,新型冠状病毒与此次疫情之间的联系未经经动物实验证明,尚未充分符合科赫法则。此外,病毒在宿主之间的传播途径和规律仍未知,目前看来其在人与人之间变得更易传播,应密切观察其是否将朝毒性更强的方向演变。考虑到当下特异性治疗的缺乏和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的关联性,一些适用于SARS病毒的药物和临床前研究阶段的疫苗或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
论文的最后,该团队强调,应严格控制对野生动物的驯养和消费。
上述论文提交于2020年1月20日,1月29日被《自然》期刊接收,5天后以“加快评审文章”形式在线发表。论文指出,大多数早期病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但该疾病已演变成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论文截图。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周鹏、副研究员杨兴娄和金银谭医院医生王先广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为通讯作者。
采写:南都记者 林子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