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文学直播火爆出圈——近日,《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作家梁晓声、蔡崇达走进直播间,与董宇辉共话文学情缘。
短短两小时的直播,累计观看超895万人次。直播间挂出的《人民文学》2024年全年12册订阅链接,开播后4小时成交超8万套近百万册,成交金额近1800万元。这两天,仍有用户陆续下单,销量直逼十万套。
这是《人民文学》杂志首度走进头部主播直播间,靠传统征订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全新的赛道只用了几个小时便超额完成,一组组惊人的数字令业界倍感振奋。
然而,冷静下来思考这一传统老牌文学刊物联手线上直播的标志性事件——下单的人们到底是冲着头部主播去,还是冲着文学本身?新媒体时代,如何让文学找到更多潜在读者但又不形成路径依赖?
老牌杂志网络“寻亲”,抵达更多潜在读者
当下各类文学刊物都面临着“订户消失”困境,文学需要从茫茫人海中寻找“相爱相知的陌生亲人”。难怪《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形容,这场直播是一次“寻亲”——“希望让这本与共和国同生长的文学刊物和更多年轻人面对面,找到更多的读者朋友。”
75年风雨兼程,《人民文学》开启了一批作家的文学事业,见证了他们的高光时刻,近年来还新辟“人民阅卷”专栏,摘登网友阅后感想点评。“有时我们会感慨,仿佛找不到过去的朋友了。但读者的阅读反馈,对于作家和幕后编辑都是重要的激励和指引。”施战军认为,新时代文学要积极融入现代传播格局,需要“阅卷人”的检验关注,只有永远和读者在一起,才拥有更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头部直播间无疑是扩大声量的流量池。评论区里不少网友写下留言:“老牌杂志走进当红直播间,纯文学期刊携手知名主播,妥妥的双向奔赴!”“好内容是刚需,但酒香也怕巷子深,期待其他文学刊物也跟上”……还有网友津津乐道梁晓声与董宇辉互动的暖心细节,热度犹如活水涟漪,绵延数日。
一本杂志一部好书,不是单一化商品,更蕴含了知识价值与人文情怀。“青春岁月里我们曾以文学的名义相聚,欢声笑语,后来我们都感受到了文学的恩惠,生命得以被照亮。”董宇辉的这句总结道出了不少网友心声。
梁晓声打了个比方,作家就像采蜜的蜜蜂或蝴蝶,把文学的花蜜传播给更多的人,“这是文学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近年来作家、学者走进直播间卖书已不新鲜,文学消费生态格局正在重塑。新媒介为文学传播敞开新窗口,更具网感的姿态、富有感染力的讲述,吸引更多人感受文学世界的温度与深度。
近期,作家迟子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再受热捧,一定程度也离不开直播助推。在主播推荐下,这本书4个月内共售出71万册,相当于小说2005年首版后17年销量的总和。日前,迟子建新作《东北故事集》上市,首日便加印10万册。
重建文学与公共生活的关系,不能只靠一个主播
面对新玩法,作家和出版人喜忧参半、五味杂陈——一方面欣喜于直播间壮大了文学受众基数,让精神产品有了更便捷的带货渠道,另一方面也不免生出“流量焦虑”,过度依赖头部直播间的“销量狂欢”会不会只是“首秀即巅峰”的昙花一现?
甚至有网友犀利指出“董宇辉卖出很多《人民文学》,不是文学的胜利”。还有人发出“灵魂拷问”——这究竟是名人效应+直播流量的功劳呢,还是文学本身的魅力?
多位资深编辑表达了相似的观点:重建文学与公共生活的关系,不能只靠一个主播,或重度绑定某一个直播间。
的确,文学需要被看见,这场直播带来的更大启示是,新时代天高地阔,充满无限生机,文学没有缺席、依然在场,仍葆有充沛的生机活力,拥有广阔的受众。身处瞬息万变的时代,传统期刊要以“文学+”的开放姿态,开掘出更具可持续性的路径,以互联网思维提高曝光度,找到更多打开用户“情绪开关”的金点子,让文学与大众深度互动、与社会生活深层对接、与广大读者同频共振。
在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看来,直播让文学的能见度更高。“当下大众阅读趣味日益多元。互联网技术催生文学传播机制创新,但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始终来源于高质量的、经久不衰的内容本身。只有作品经得住读,才能让主播的推广变得更可信。” 因此,此次联手的突破性,不仅仅在于卖出多少本杂志,成交了多少金额,也在于它让更多人知道了《人民文学》的存在,普及了一种文学观念——好的作品需要慢慢品味,值得等待。
优质的内容永远是稀缺资源。“其实文学的读者一直都在,关键在于如何去寻找、去遇见、去重逢。”网友们在留言中达成默契共识——文学之河,流经所有土地,流经千千万万被文字叩动心灵的人。如果说,读者是大河中的浪花一朵朵,一朵浪花总是渴望与另一朵浪花相遇。期待着作家们在生活热土上持续开掘耕耘,让更多好作品在抵达的路上。
作者:许旸
文:许旸图:平台方编辑:姜方责任编辑:李婷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