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灌阳四名村民发现春秋战国时期文物主动上交,发现人女儿:能在自家果园挖出文物很荣幸

12月10日,桂林市灌阳县洞井瑶族乡太和村村民周建斌、周为、王小龙和莫加邦因主动上交战国时期文物,获得了灌阳县文物管理所颁发的荣誉证书、锦旗与奖金。

四名发现文物的村民获得锦旗和证书。图/受访者提供

发现文物的村民周建斌女儿周昱含向九派新闻记者介绍,6月10日,他父亲在果园挖坑时发现了“宝物”,就叫朋友一起来挖。父亲挖出来后将“宝物”拍照片给她,她在网上查资料发现很像战国时期的编钟,于是一致决定上交,并当天将发现的“宝物”交到乡政府。

挖出的春秋战国时期铜甬钟。图/受访者提供

桂林市灌阳县文物管理所接到乡政府的消息后,联系到广西文物保护与研究所李珍教授到现场勘察指导,初探现场,确定为战国时期墓葬或窖藏,出土物为春秋战国时期铜甬钟。

挖掘现场。图/受访者提供

随后,桂林市灌阳县文物管理所邀请区、市文物考古专家一行6人,对太和村青塘凹棉花园出土铜甬钟的出土现场进行了勘探,并布方试掘,经过三天两夜的发掘,先后在甬钟出土地的西面发现了铜钺,铜矛各一件,玉玦近二十件,初步判定为春秋战国时期窖藏器物。

此地出土文物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外地人也抱着侥幸心理来“探宝”。周昱含介绍,在考古队发掘文物的三天,有民警在发掘现场值守,父亲半夜不放心也自发去地里巡逻守夜,怕地里还有没挖完的东西被别人挖走,其中有一天下午,有外县的人来这里想要偷挖,被其家人发现和赶走。

她还表示,能在自己家的果园里发现这种有上千年历史的“宝物”,感觉很自豪和荣幸,在挖掘完专家判定没有其他“宝物”之后,心里更踏实了,不希望还有“宝物”被不怀好意的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挖走。

周昱含称,在上交“宝物”时,周围亲戚朋友和村里人议论很多,有人取笑他们,说他们很傻,但是父亲说不必理会那些声音,他说,“国家的东西你自己承载守护不了,就应该交给国家。”

周昱含向九派新闻介绍,自己小时候和父亲在这片地里干活时就偶尔挖出过一些砖头和瓦片,之后这片地还会种果树。目前出土文物保存在灌阳县文物管理所,之后去向尚未确定。

桂林市灌阳县洞井瑶族乡工作人员表示,本次挖掘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窖藏器物,将成为灌阳县宝贵的研究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很感谢这几位村民对灌阳县文物工作的大力支持和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作出的贡献。

九派新闻记者 宋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