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电信诈骗套路,《消失的她》局中局,沈曼七招搞定何非

局中局,骗中骗。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诈骗案例,很多网友都有一种心理:这种骗局要是遇到我肯定没戏。

实际上还真别那么说,如果有人专门针对你设计一个骗局,弄不好你也得翻车,就像《消失的她》何非那样,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局欺骗李木子,没想到自己随即又陷入李木子的闺蜜沈曼设计的“骗局”。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沈曼设计的“骗局”,你会发现其手法招数几乎和电信诈骗属于同一个套路,按顺序大致可以拆分成七招。

一、获取信息

沈曼和李木子是无话不谈的闺蜜,沈曼当然会提前知道何非很多信息,包括何非和李木子的认识过程、恋爱过程和结婚细节,这些私密信息李木子可能不会告诉除沈曼之外的任何人,所以当假李木子对何非说出这些信息后就具有相当说服力,连何非自己都不敢相信。

沈曼还收买了酒店服务人员在何非的酒里下了安眠药,这样趁何非昏睡的时候他们可以趁机搜寻更多关于何非和李木子的信息,然后迅速伪造。

此外,沈曼团队还在何非的手机里植入跟踪软件,能够第一时间知道何非在什么地方,要知道,得到详细信息是骗局的基础。

生活中,电信诈骗人员会通过网络搜寻或私下购买等方式获取受害者的资料,一旦他们在电话里说出一些隐私性很强的信息,被骗人会立刻被镇住,从而被吸引住。

二、封锁信息

在《消失的她》中杜江饰演的郑成戏份不多,但他的戏份极其关键,也是沈曼忽悠何非成功的重要一环,那就是封锁消息。

何非去警察局报案被撵出来,郑成及时出现给了他希望,他将联系方式给了何非,这样在何非心中,只要是涉及警察的事情他都会去找郑成,客观上郑成就对何非形成了一种信息封锁。

有了郑成这道防火墙挡着,何非就接触不到真正的警察,自然很难识破沈曼的迷局。

在电诈套路中,电诈人员经常会要求受害者不要挂断手机,阻止受害人去接触家人、朋友和警察,客观上形成了一种信息封锁,受害者只能跟着电诈人员的思路和指挥走。

三、虚构名头

沈曼操控一帮地头蛇偷了何非的钱包,她骑着摩托车过去帮他解围,给何非留下了一个神通广大的第一印象。

何非在酒吧里喝酒时看到电视机里正在播放著名律师陈麦的新闻(天知道是不是录像),由于白天有一面之缘,何非注意到了这位很有能力的大律师,并在酒吧老板的助攻下,对陈麦产生了极大兴趣,当然,这个陈麦就是李木子闺蜜沈曼。

沈曼并不着急出场也不着急和何非联系,而是首先给自己虚构一个很牛的名头,展示了自己的实力,让何非产生先入为主的信任感。

在电信诈骗过程中,受害者经常遇到一种情况,骗子打着的旗号往往都是权威机关或司法部门,因为在老百姓眼里这些部门不仅很有权威也很有威慑力,骗子从一开始就给受害者制造了一种心理压迫感。

四、洗脑

何非见到“陈麦”之后,陈麦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也就是在网络上流传已久的“畸形秀”,渲染了一下气氛,然后甩出一句“欢迎来到东南亚”直接把气氛拉满。

然后,陈麦又让她的团队成员长得就像黑帮杀手的帕敢不断跟踪他们,而且并不怕让何非看到,其目的就是为了给何非营造一种压迫感,让他相信有一个非常危险的犯罪团伙已经盯紧了他,连警方都没法相信,只能依赖陈麦。

为了给何非洗脑,陈麦甚至故意安排了惊险刺激的追车大战和枪战,对于在国内安全环境长大的何非来说,他哪儿见过这种阵仗,除了相信陈麦之外毫无他法。

在电信诈骗活动中,犯罪分子也会通过渲染紧张气氛给受害人洗脑,吓唬对方如果不配合自己将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之类,对于一些社会经验不足的受害人来说,思维一旦陷入对方设定好的逻辑陷阱,短时间很难逃脱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受害者面对警察劝阻时依然笃定自己没被骗的原因。

五、团队配合

沈曼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无法让何非彻底相信她的布局,所以她需要团队配合,除了M剧团的假李木子、郑成、帕敢等人之外,她还收买了酒吧老板、书店老板娘、摄影店老板以及酒店经理等人,形成了一个“忽悠团伙”。

于是,在何非的周围就布满了针对他的眼睛,不论他走到哪里都会有沈曼的人,让他防不胜防,即使他对陈麦有所怀疑,也会因为其他人的佐证从而放松警惕。

在电信诈骗中也经常有这样的套路,犯罪分子会各种转电话,换不同身份的人给受害者洗脑,这个副局长那个大队长甚至还有更权威部门,有时候甚至是同一个人通过变声器制造多个人假象进行诈骗,就是不让受害者有喘口气冷静一下的机会。

在一些所谓投资群诈骗局中同样有类似案例,最极端的情况下,一个群一百人有九十九个号是骗子,针对的就是那一个受害者。

六、欲擒故纵

沈曼帮何非找到了摄影师哈苏,并且拿到了足以证明假李木子不是何非妻子的证据,他们带着哈苏前往警察局,在路上沈曼故意和何非发生争吵,争执中郑成赶来“击毙”了哈苏,并一路追杀何非,导致何非落水,然后何非脱困后自行回到酒店准备拿护照跑路,却又被假李木子堵住,最后被激怒后送到精神病院。

这一招就叫“欲擒故纵”,沈曼先让何非吃到一点甜头,让他刚迸发出希望紧接着又给扑灭,将他的心理在来回撕扯中逐渐压垮。

在现实诈骗中,经常能见到一些犯罪分子给受害者一点甜头的案例,典型的现象就是让受害者先赚点钱,让受害者放松警惕,一步步走入陷阱,这种招数非常古老,在赌场上更是常见。

七、最后一击

不得不说,何非的心理素质确实极好,因为他知道自己杀害了李木子,一旦真相被揭开,等待他的是万劫不复的结果,所以他让沈曼团队忙活了这么久也没有崩溃,甚至在“精神病院”都到了大脑不保的地步他依然嘴硬。

幸亏沈曼足够聪明,她设计了多个方案进行最后一击,先是把何非绑进“精神病院”让他陷入孤立无助的局面,然后让郑成、李木子和帕敢集体出现,消灭了何非心中仅存的希望。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唯一的救命稻草陈麦,何非居然还能坚持,也是一个狠人了,于是沈曼设计了一个倒计时,从心理上造成一种直观的压迫感,最终让何非就范,说了实话。

在很多诈骗案例中,犯罪分子经常给受害者设计这种压迫感,以达到最后一击的目的,比如最后十分钟,最后一次以及最后一个机会等等,彻底击垮受害者的心理,达到犯罪目的。

综上所述,沈曼虽然是一位导演,但她应该非常了解心理学,估计也研究过犯罪心理学,所以能够针对何非设计一个正义的骗局,在团队配合下彻底搞定何非,揭露了他的真面目。与此同时,沈曼和团队成员也付出了违法的代价,没办法,即使这是一个正义骗局,有些手段也确实存在法律风险。

本文总结的七个招数并不仅仅出现在一些电信诈骗等骗局中,实际上在一些营销活动中有些招数也经常出现,毕竟在忽悠人这件事上,骗局和营销的理论存在很多相通之处,这就需要大家擦亮双眼,保持冷静,不要轻易被骗也不要轻易被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