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影子的少年》:迷霧劇場怎麼了?

註:本文有輕微劇透

時下的愛奇藝是有些流年不利。在競爭對手騰訊視頻(《慶余年2》《玫瑰的故事》)和優酷(《墨雨雲間》)均有爆款的情形下,愛奇藝的s+大劇《狐妖小紅娘》遭遇罕見的滑鐵盧,令業內紛紛懷疑愛奇藝的選劇眼光。迷霧劇場適時推出的由張頌文、榮梓杉領銜主演的《看不見影子的少年》(下文簡稱《影子少年》)頗有些「救市」的味道。

《看不見影子的少年》海報

但略可惜,雖然有張頌文與榮梓杉繼高分劇《隱秘的角落》之後的再合作,又有所謂「《狂飆》三人組聚首」的噱頭,《影子少年》表現平平,在超點直通大結局時最高熱度值甚至未能突破今年迷霧劇場第一部口碑和熱度平平的《不可告人》。

迷霧劇場怎麼了,愛奇藝怎麼了?我們在剖析《影子少年》的同時,也能窺一斑而見全豹。

16集的《看不見影子的少年》與12集的《不可告人》直通大結局當晚的最高熱度

「迷霧劇場」是懸疑精品短劇這一賽道的開拓者。通過精準定位的劇場化運營、嚴格的內容品控、標準化要求,以及集中發佈同類高質量內容,成功打造一個高品質、類型化的品牌,為長視頻平台的會員制度和付費模式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迷霧劇場之後,騰訊視頻如今也有「x劇場」,優酷今年也將此前大而無當的懸疑劇場升級為「白夜劇場」。可以說,迷霧劇場對於推動行業內容形態的多樣化發展功不可沒。

口碑與熱度兼具的《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打響迷霧劇場的品牌

固然x劇場有《漫長的季節》《繁城之下》等高口碑佳作,白夜劇場的《新生》亦成功打響,但迷霧劇場的品牌影響力還是最大的,既因為迷霧劇場經營的時間最長,也因為迷霧劇場推出的劇目最多。2020年從第一部《十日遊戲》到《影子少年》,迷霧劇場已推出16部作品。

《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的成績至今沒有超越者,其餘劇集大抵屬於以下四個類別。第一類,口碑和熱度都不錯,只是還不到封神級別,比如《塵封十三載》;第二類,有口碑沒熱度,《平原上的摩西》是迷霧劇場熱度最低的劇集;第三類,熱度不錯、口碑一般,比如《誰是兇手》《回來的女兒》《迴響》;第四類,既無熱度也無口碑。

在愛奇藝爆款頻出的時候,迷霧劇場表現得中規中矩,問題並不顯得嚴重,反正有爆款就能穩住付費會員;一旦愛奇藝的大劇頻出問題,x劇場和白夜劇場又來勢洶洶,迷霧劇場再無口碑爆款,平台怎麼留住會員?

公正地說,《影子少年》並不是一部爛劇,它大抵是迷霧劇場的平均水平。它的身上也典型濃縮了迷霧劇場劇目的普遍問題——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均有所偏差。

《影子少年》圍繞兩個少年的「失蹤」展開。1993年,少年邊傑(榮梓杉 飾)意外失蹤;1996年,一個跟邊傑幾乎長得一模一樣的少年小七(榮梓杉 飾),以邊傑的身份回家,他很快發現這個重組家庭充滿蹊蹺,比如父親金滿福(成泰燊 飾)早就發現小七非邊傑,卻讓他扮演邊傑……真實的邊傑到底去哪了?

邊傑與小七長得幾乎一模一樣,均由榮梓杉飾演

刑警王士塗(張頌文 飾)三年前就介入邊傑失蹤案的調查,他對失蹤案尤為關心與他的個人經歷有關。1984年,他5歲的兒子豆豆被人拐走,至今未找回。當時豆豆與邊傑正在捉迷藏,人販子其實是衝著邊傑去的,卻拐錯了豆豆。豆豆去哪了?昔日又是誰想讓邊傑消失?

刑警王士塗(張頌文 飾),他也是一名失孤的父親

《影子少年》有一個特別好的故事緣起,這也是此前懸疑短劇鮮少觸及的,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拐賣兒童亂象,給許多家庭帶來深重的災難,至今仍有很多寶貝沒有回家。《影子少年》每一集結尾都會出現一些被拐兒童的尋人啟事,足見劇方在此議題上的立意。

每一集結尾都有不同的被拐兒童的尋人啟事

作為一名80後、作為那個時代的親歷者,小時候父母反覆提醒我們的就是千萬要警惕陌生人,因為拐賣及買賣兒童在當時太普遍;筆者兒時的玩伴里,就有兩個人是被「賣」來我們村的,差別僅僅是他們是父母「賣」的而非被拐的。

那個年代,拐賣或買賣兒童為何如此猖獗?這是一部懸疑劇可以好好去探究的問題,它可以揭開特定時代的諸多「傷痕」。比如觀念的落後,當時很多民眾法律意識淡薄,對於拐賣/買賣兒童的危害認識不足,家長一邊防止孩子被拐,一邊對於村人「買」或「送」兒童見怪不怪;又比如彼時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執法力度不足,跨區域協作機制也很不健全,犯罪成本相對較低,難以形成有效震懾;又比如那時候計劃生育的嚴厲懲戒、重男輕女的腐朽觀念,驅動了拐賣/買賣兒童的需求……

所以,1980-2000年代背景下的「打拐」是一個太可以深挖的主題了。劇集反覆呈現王士塗的「失孤」之痛,確實很悲戚很動人,而小七等人在賊窩裡的悲慘境遇,也充分激發觀眾對於拐賣兒童現象的憎恨……只是,《影子少年》停留於最表層的問題上,它沒有去探究亂象的原因,無論是觀念的、執法的、制度的,均付之闕如。

這一缺失的存在,就註定《影子少年》無法成為《隱秘的角落》或《沉默的真相》那一類對人性窮追不捨地探究、剖析和鞭撻的經典作品。

這是迷霧劇場劇目的一大疏失:抓到很好的題材,卻淺嘗輒止。時代背景不應只是一塊幕布,它應該是無時不刻在主導着故事的行進。

沒有在時代傷痕這一議題上發力,《影子少年》前幾集的劇情讓一些觀眾想到《回來的女兒》。對於懸疑劇來說,這種聯想是大忌,新鮮感丟失了大半,對觀眾的吸引力也有所弱化。但是,《影子少年》又無法避免觀眾不聯想——都是回來的「假孩子」,家庭里都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最可怕的都是家裡的老爹,家裡都有一個「瘋子」或「傻子」,家庭表面和睦背後暗流涌動……

「可怕」的父親金滿福(成泰燊 飾),確實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回來的女兒》中王硯輝飾演的李承天

慶幸的是,劇情過半時,《影子少年》以持續的懸疑點套住觀眾,比如邊傑去哪了,邊傑是死是活,豆豆又在哪裡。慶幸中又有遺憾,《影子少年》懸疑的設置雖然吸引人,但它破解懸疑的方式過於「糊弄」。

郭柯宇飾演的因邊傑走失精神失常的媽媽,演技尤其讓人印象深刻

誠如此前有戲「第一集」說的,《影子少年》「被懸疑、犯罪、殺人等元素包裹的」,是不僅僅基於血緣的親情,這確是一個有點東野圭吾味道的故事,情感是犯罪的動因,親情又是贖罪的動因。

作用當然是有的:以情感為驅動的犯罪與救贖故事,涉及道德與倫理的探討;將焦點放在人物的親情上,觀眾或因為角色之間複雜而深刻的情感紐帶而動容;最終因親情而自首的情節設計,也可以傳達出一種正面的信息,即在人性的陰暗面之後,仍有愛與希望的力量存在。

如果《影子少年》將反派的動因設置為親情驅動下的畸形慾望,並將警匪之間的智力博弈做得精彩,情感+懸疑是可以讓人信服的;問題在於,《影子少年》是將每一個犯罪的人的贖罪動因都設置得一模一樣——親情,警匪的博弈約等於沒有,壓根不怎麼需要警方破案,反正嫌疑人都會因愛自首……

當懸疑的破解都依賴情感,這就讓《影子少年》有懸疑,但無推理,幾乎都是各種巧合。同時,過多的情感戲份(沒完沒了的閃回)沖淡懸疑氛圍,讓劇集看起來更像懸疑外殼下的苦情劇。

迷霧劇場還是應該回到懸疑的初衷:推理!懸疑劇的核心魅力是邏輯推理和解謎過程,觀眾期待通過線索搜集、邏輯分析來享受揭秘的樂趣。無論你要表達多麼深刻的社會批判、人性觀察,還是有多麼溫情的內核,至少得推理線索環環相扣,邏輯自洽,引人入勝。

16集的《影子少年》不算長,給人的觀感卻很長。不知道是事先設置了16集的篇幅,所以剪輯不得不填充內容,還是剪輯太想在形式上搞花樣,總之,《影子少年》的剪輯無法令人滿意,節奏很有問題。

劇集對於非線性剪輯的過度偏愛,讓人無法理解。依照正常的時間順序,一個事件的發生是1-2-3-4,但《影子少年》中大量的橋段的剪輯手法是1-3-2-4。非線性剪輯的適當使用,確有不錯的藝術效果,掩蓋部分關鍵信息可以激發觀眾的好奇心,讓觀眾保持高度的參與感;通過調整事件順序,可以使一些關鍵的信息得到突出,讓觀眾在了解前因後果時產生更深刻的情感共鳴。

儘管如此,《影子少年》非線性剪輯用得過多過濫。重要不重要的信息都突然給你來個1-3-2-4,甚至是1-3-2-5-6-7-4,頻繁地打亂時間順序,導致故事的連貫性和流暢性受損,增加冗餘情節,更增加了觀眾對劇情的理解成本,影響了觀影體驗。

王士塗在幻覺中看到妻子孩子、情感張力十足的橋段,被剪輯得支離破碎

雪上加霜的是,該劇將情感作為核心,大量感情戲的閃回佔據大量篇幅,更是讓部分集數的有效信息少得可憐。 

各種大段大段的閃回,不局限於黑白鏡頭

以前懸疑短劇12集為主,16集的《影子少年》完全可以剪輯到10-12集體量,提升節奏,觀感會好很多。

誠然,那些高分懸疑短劇質感很高級,不僅故事好看深刻,在敘事結構、視覺風格、音效與配樂等層面也着力頗多,讓觀眾一看就能感受到懸疑的質感來。然而,形式要服務於內容。如今很多懸疑劇出現的不好傾向是,為了營造神秘氛圍,在推進主要情節和揭示核心主題上周折過多,關鍵線索和情節轉折過於分散,反而影響整體的敘事節奏和張力。

切記,「故弄玄虛」不會讓普通的故事變得深刻;過於複雜的藝術形式或技術手段,如果幹擾了故事的流暢性和觀賞性,就是對觀眾體驗的傷害。

某種程度上說,《影子少年》暴露出當今迷霧劇場的普遍問題:講好一個好故事的能力不足。「好故事」起碼要邏輯嚴謹、情節連貫、引人入勝,在此基礎上,如果有更深刻的社會批判和人性剖析就是錦上添花;「講好」一個「好故事」,還應敘事高效緊湊,精鍊有力,形式服務於內容。

無論是迷霧劇場還是愛奇藝,肯定都想要做好內容。也許是前兩年爆款不少、笑傲群雄,它們有點過於自信或自戀了,過多地追求影像上的「高級」。但其實,何止是精品短劇而是任何劇目,第一要義都是講一個好故事,任何的敘事藝術,故事都是連接創作者與觀眾的橋樑。如果無法提供吸引觀眾的紮實好故事,再高級的形式也可能淪為花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