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局》爛名撲街,好電影的前提是內容為王

娛樂頭條 7883℃

《749局》爛名撲街,好電影的前提是內容為王 - 陸劇吧

□何穎(黑龍江大學)

終於迎來一年一度的國慶假期,許多人都想在這個假期得到充分的放鬆與享受,於是走進影院,選擇了那部自己心儀已久的電影。而作為國慶檔首日票房冠軍的電影《749局》,卻因難看上了熱搜,細細品味後不難發現,這部電影口碑暴跌的原因就在於內容實在不過關。

《749局》豆瓣開分5.0,近幾天評分不升反降,如今僅有4.7分,與題材相同、上映年份相似、同為科幻電影的《流浪地球2》的8.3分相比,對比實在是有些慘烈了。差距如此明顯,首先就是因為觀眾想看的和導演呈現的幾乎毫無關聯。觀眾們在互聯網了解到的749局,是專門研究超自然現象與人體特異功能的保密機構,觀眾不禁對懷揣異能的工作者、以及749局的工作故事產生好奇,所以「神秘」兩個字驅使觀眾走進了影院,想要對749局一探究竟。但觀看影片後才發現,這原來只是一部科幻災難片,除了主角是翼族外,749局的工作者似乎並無過人之處,他們的工作故事也不夠精彩,甚至如果將749局替換成其他機構,影片也毫無影響,這樣掛着羊頭賣狗肉的劇情,實在很難讓觀眾買賬。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這個電影,就是一個老套卻難以打動人心的少年成長故事。在劇情中缺少耳目一新的科幻之處,也缺少溫情細膩的內心頻道。在這部科幻電影中,你能看到749局最頂尖的人才,最終決鬥採取冷兵器肉搏;向怪物投擲彈藥不用無人機,而是用輪椅裝載彈藥最終「英勇犧牲」。在這部科幻電影中,絲毫體現不出人類的智慧與科技的手段。且無論是電影中的「零號生物」、城市中的變異觸鬚,甚至是人物設定都「頗為眼熟」,對於拼接感過於嚴重、情節過於老套的電影,觀眾只有無語和怒氣,很難產生共情與認同。而作為主線的少年成長故事,主角始終都成長在霸凌壓迫、武力壓制、輿論威脅中,雖然最終主人公勇敢面對自我、選擇拯救世界,但都像是被道德綁架下的行為,作為與少年「一同成長」的觀眾,更加難以共情。

2004年上映的科幻災難電影《後天》,這部電影從片名就帶有強烈的寓意,不僅預知着即將到來的災難性後果,更是對人類行為的一種警示和反思。影片中,霍爾教授冒着死亡風險、徒步幾十公里去尋找被困的兒子,片名帶來的「緊張感」又與影片呈現的「緊迫感」相結合,成功推動情節自然、流暢發展,在層層遞進中,讓觀眾切實感受到人類的堅韌與親情的力量。同時電影《2012》中,人們在世界末日中掙扎求生,無論是情感的塑造、人性的揭露還是團結賦予的力量,都帶給觀眾合理範圍內的震撼與震撼之外的思考。所以相比之下,《749局》中少年因為外界施壓而去拯救國家的故事,才顯得如此單薄又不合理。其實觀眾能否接受和喜愛一部電影,歸根結底就在於能否被劇情影響,與劇情共鳴,而當代觀眾對老電影的欣賞,不在於演員的美醜,不在於拍攝能力的高低,只在於對其劇情發自內心的認同,時代在不斷進步,劇情可不能連連退步。

不可否認的是,在這部電影中不乏有出色的特效和音效,但都無法掩蓋劇情的不合理。特效、音效或是燈光、色彩,這都是為劇情而服務的,不應該有任何一方喧賓奪主。雕刻這些細節無傷大雅,但更要注意整體的情感處理與邏輯自洽,不能讓科幻只體現在特效上、震撼只體現在音效上、冷暖只體現在燈光上、心情只體現在色彩上。一個引人入勝的劇情往往能夠讓觀眾在觀影后留下深刻的印象,觀眾可能會反覆回味劇情中的某個場景、對話或角色,甚至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觀影感受,這種記憶和回味有助於電影在觀眾心中留下持久的印象,並促進電影與導演的口碑傳播,所以一個好劇情才是作品出圈的王道和底氣,這是無論在視聽語言上「多努力」都難以實現的。

劇情是電影故事的核心,它承載着電影的主題、情感和衝突,也承載着觀眾的記憶、期待與共鳴。時代腳步不斷向前,電影行業蓬勃發展,在這其中,最不能被斷舍離的就是劇情。因此在電影製作中,可以不祛「逐利之心」,但請必須敬「內容為王」。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