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演員笑談雙相障礙?據說牛頓、梵高也患有此病,這是天才病嗎?

娛樂頭條 2372℃

一個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竟然能把雙相情感障礙當成段子來講?還很受歡迎?

作為一個精準精神心理醫生,我對此很驚訝!

最近,我看了一個脫口秀演員kid的視頻。

kid說自己是一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但他沒有「賣慘」,而是把自己的病情說成了一個個梗,把觀眾們逗得哈哈大笑。

雙相情感障礙(又稱「雙相障礙」、「躁鬱症」、「雙相抑鬱」等)患者其實有非常痛苦的一面,這個小夥子只是把自己幽默、樂觀的一面展現給大家。

但他的表演確實很有感染力,這個視頻我也看了好幾遍,樂得忍俊不禁,感興趣的可自行搜索瀏覽。

只不過,樂歸樂,按照老百姓的理解,雙相障礙可是精神醫學裏的「重性精神病」,等同於精神分裂症的級別,它的癥狀真的如kid說的這麼「刺激好玩」嗎?

kid說好多傑出的名人都有「雙相障礙」,患者有超乎尋常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是真的嗎?難道雙相障礙真的是「天才病」?

還有不少網友覺得很驚訝:原來「精神病人」不是大眾以為的瘋子,他們也能正常地生活,甚至表現出色,獲得外界的欣賞和認可!

所以,我覺得kid能夠站在舞台上公開自己是患者,打破大眾對所謂「精神病人」的刻板印象,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只不過,脫口秀畢竟是一種表演,演員需要側重舞台效果、要把觀眾逗笑,而不需要過多考慮信息的科學性。

kid的舞台表演並不能代表雙相障礙的真實面貌,更不能說所有患者都像他一樣。更重要的是,雙相障礙不是所謂的「天才病」!

以下從精準精神心理學的角度,幫助大家更加客觀、深入地認識雙相障礙。

01、真正的雙相障礙,跟大眾理解的不太一樣

雙相障礙屬於「六大重性精神疾病」之一。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嚴格來說,只要患者被權威醫院尤其是三甲醫院診斷為重性精神疾病,相關的信息會被登記到政府相關係統,大數據聯網,方便相關部門關注患者的情況。

如果患者被上報過系統的話,考公、考編會受到很大影響。如果新的婚姻登記條例正式執行了,婚前不能隱瞞重大病史了,他們也會面臨更明顯的婚戀危機。

所以,其實很多雙相障礙患者、家屬有強烈的病恥感,根本不敢讓別人知道。

如果kid也有過病恥感,有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但最後仍然願意通過脫口秀的方式說出來,那他真的很勇敢。

這也說明他現在已經坦然多了,認知理性多了,這對他的康復會有積極幫助。

可能有的網友會說,這個kid看起來那麼正常,陽光樂觀,根本不像病人,他會不會是為了節目效果而編謊話啊?

這個可能性不大,而且說明大眾對雙相障礙的了解還是比較表淺的。

很多大眾把「精神疾病」等同於「精神病」,認為患者在發作時會非常瘋狂,甚至傷人、殺人,還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可見,精神心理障礙的「污名化」很嚴重,很多人對患者群體避而遠之,用有色眼光去看待他們。

其實,所謂的「精神疾病」也是心理問題發展而來的。不是所有精神疾病患者都會極端傷人。

如果精神心理障礙患者傷害別人,甚至殺人了,這往往不是因為抑鬱症、雙相障礙和精神分裂症,而是因為他們有嚴重的人格障礙。

而且,kid在節目里說,他就診的醫院是宛平南路600號——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這是國內有名的精神科「四大巨頭」之一,非常權威。

如果他真的被那裡的大夫診斷為雙相障礙,那麼在主流精神科大夫的眼中,這個診斷屬於誤診的可能性極低,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

從kid對自己的描述來看,他很有可能是非常典型的雙相障礙——既有消極低沉的重度抑鬱發作,也有亢奮高興、精力旺盛的輕躁狂/躁狂發作。

在他重度抑鬱發作的時候,他可能會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嚴重地自我否定和失眠,腦子裡全是糟糕的事,覺得活着真是太痛苦了。

也通常是在重度抑鬱發作時,典型的雙相障礙患者才有意願就醫,希望自己從泥潭裡走出來。

所以,當時精神科大夫看到的kid是面如死灰、形如枯槁的,甚至可能幾天前還想過離開這個世界。這可不是他在舞台上的樣子。

可在他輕躁狂/躁狂發作的時候,他會感到特別興奮亢奮,思維奔逸、口若懸河,覺得自己特優秀、特有魅力,從「社恐」切換成「社牛」。

kid說自己身體里像住了2個人,一個是《活着》里的余華,一個是春晚里的鄧超。這確實形容得很貼切。

不過,網友們可別認為上面說的輕躁狂/躁狂狀態很美好。當患者處於這種狀態下時,他們的自我感覺是很好,生活很美妙,前途一片美好。

但其實,此時的他們往往是頭腦發熱、非常不理性的。他們容易過分自大,輕視了困難,作出魯莽的行為,口無遮攔得罪了別人。

等他們遭到重挫並反應過來時,才發現自己又做了那麼多丟人的事,造成了那麼多損失,然後情緒急轉直下,陷入了更加嚴重的重度抑鬱發作。

而且,kid可能不知道的是,又或者他沒說的是,有很多被診斷為「雙相障礙」的患者並不是他這種情況。

這些患者重度抑鬱發作時跟kid的一樣,也是痛苦低沉,甚至有自殘、自殺傾向。

但他們沒有明顯的興奮亢奮、活力四射的狀態,而是有過暴躁易怒、砸人毀物、甚至對父母拳打腳踢的狀態。

很多精神科大夫認為這也屬於「輕躁狂/躁狂」發作,進而診斷為雙相障礙。

對於這個話題,我們多次分析過。其實,真正典型的輕躁狂/躁狂發作應該是「春晚里的鄧超」,是興高采烈、狂傲自大的那種狀態。

而暴躁易怒、砸人毀物,其實是患者的大量疊加性創傷被激活了,他們憤怒、痛苦得無以復加,所以情緒大爆發,出現極端行為。這就像瓊瑤劇里的「咆哮帝」馬景濤的狀態一樣。

而且,他們大發一通脾氣以後,又回到了抑鬱低沉、痛苦壓抑的狀態。

我們認為,這其實不是典型的雙相障礙,而是抑鬱症伴有激越狀態。但現在越來越多青少年、大學生因此被診斷「雙相障礙」,這屬於「泛雙相化」。

02、雙相障礙是「天才病」?這是嚴重的誤解!

kid在視頻中提到,他剛被診斷的時候,根本聽不懂什麼是「雙相情感障礙」,也不敢相信自己有「精神病」。

於是他拿出手機查,發現網上說,牛頓、貝多芬、梵高、好幾任美國總統都患有雙相障礙,該病患者有異於常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所以也被稱為「天才病」。

他表現出一陣狂喜,「那我好像是有點啊!」

其實,雙相障礙完全不是「天才病」,無論是脫口秀台下的觀眾,還是社會大眾,都不要把這個梗當真。

牛頓、貝多芬、好幾任美國總統到底是不是雙相障礙患者?這其實沒有確鑿的證據,只是後人的猜測。

甚至包括梵高,這個最著名的「雙相障礙」患者,也是他去世後,後來的專家學者推斷他有這個病,還把他的生日3月30號定為「世界雙相障礙日」。

脫口秀演員笑談雙相障礙?據說牛頓、梵高也患有此病,這是天才病嗎? - 陸劇吧

梵高,圖片來源於網絡

梵高的藝術成就極高,但行為也極為瘋狂,很多人用「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來形容他。

也正因如此,很多人誤以為雙相障礙是「天才病」,患者們都才華橫溢、創造力天馬行空,並且無法得到常人的理解。

但實際上,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因為,梵高不是典型的雙相障礙患者!

從精準精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梵高罹患的反而極有可能是抑鬱症伴激越狀態,並伴有其他嚴重的精神心理問題,但是他有良性的繪畫上癮。

除了雙相障礙外,阿斯伯格綜合征也被誤以為是「天才病」。

世界首富馬斯克就自曝患有這種疾病,有學者認為,愛迪生與愛因斯坦也有過阿斯伯格綜合征症候群。

其實,這些名人之所以能在某一領域中獲得成就,並非因為他們得了雙相障礙或阿斯伯格綜合征。

而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無意間形成了良性的學習上癮,後來又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發展出良性的工作上癮。

梵高對藝術創作尤其是繪畫充滿激情,愛因斯坦非常熱愛物理;而馬斯克從小就沉迷閱讀,尤其愛看百科全書、科幻類書籍。

而且,他們成長時期都在社交方面不擅長,所以把更多的時間、精力用在熱愛的領域上。

就如作家馬爾科姆在著作《一萬小時定律》里說,「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而且,雙相障礙群體非常大,其中有突出才華和成就的,其實只是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

更多的患者如果得不到有效而深入的治療,他們的生活其實很不如意,也很不容易,縱使有一定才華,也難以施展,比心身健康的人更難獲得成功。

即使患者的癥狀緩解了,可以基本正常地生活了,大部分也只是社會中的普通人。

如果大眾總說這個病是「天才病」,患者和家屬群體的內心反而會苦楚、覺得極度諷刺,覺得得不到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03、別被「重性精神病」唬住了,雙相其實可以康復

那麼,雙相障礙這種「重性精神病」,到底能不能徹底痊癒?

患者能不能實現停葯,真真正正地成為一個心身健康的人?

國內外很多精神科大夫說這個病很難治癒,要終生服藥,是不是真的這麼可怕?

我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說:

無論是典型的雙相障礙,還是暴躁易怒的「泛雙相化」,只要背後的心理根源問題真正得到解決,患者完全可以走向康復,不需終生服藥。

在系統化、精準化臨床心理干預中,我們已經發現抑鬱症、雙相障礙的真正病因不是「基因遺傳」,而是病理性記憶。

如果患者能接受系統化、精準化臨床心理干預,又或者患者的父母懂得開展「自我家庭治療」,修復孩子主要的病理性記憶,再結合合適的主流治療方式,患者都能真正走向康復,只是第二種方法的速度會慢一些,但只要努力的方向正確,「慢即是快」。

所以,被診斷為雙相障礙的患者、家屬們不必感到絕望,雙相是可以康復的!

脫口秀演員笑談雙相障礙?據說牛頓、梵高也患有此病,這是天才病嗎? - 陸劇吧

此圖為ai生成

現在絕大部分家庭中只有1、2個孩子,孩子被診斷雙相障礙後,父母感覺天都塌了,這幾乎是致命的打擊。

希望父母要具備「壞事變好事」的意識和能力。孩子得病了,往往跟父母過去的不當家庭教育方式有關。孩子的病,對父母來說是一記警示。

如果父母能夠意識到孩子患病的真正原因,提高認知維度,開展「自我家庭治療」,孩子不但能加快康復,還能變得更成熟、睿智。

不僅僅是孩子,父母、家裡其他的孩子、甚至整個家族都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提升,獲益匪淺。

到那時,孩子的患病經歷反而成為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