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奢節與奢香:彝族兩女傑‖周倫斌

娛樂頭條 7887℃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
【人物】奢節與奢香:彝族兩女傑‖周倫斌 - 陸劇吧

奢節與奢香:彝族兩女傑

周倫斌

元末明初,有兩位川南彝族的貴族女子嫁到貴州。在那個特殊的時代,來自同一家族、前後相隔90年的兩位彝族女性,都在十七八歲時出嫁到貴州畢節地區同一家族、都在孩子年幼時守寡,一個34歲因起義被朝廷鎮壓英勇就義,一個38歲去世因大節被朝廷嘉獎封誥,一個就義後衣冠塚於黔西市水西公園,一個去世後葬大方縣雲龍山下。她們是眾多彝族女性中的代表人物:奢節夫人、奢香夫人。

奢節(1269—1303年),又名蛇節,彝名阿果舍磯,四川藺州宣撫使扯勒彝奢氏之女,元代亦奚不薛軍民總管府總管阿里之妻,人稱「奢節夫人」。元末與宋隆濟領導了彝族最大的一次起義。此次起義為貴州人民鬥爭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奢節也成為貴州人民心中永遠的英雄。

奢香(1358—1396年),彝名舍茲、朴婁奢恆,誥封「順德夫人」,人稱「奢香夫人」,元末明初人,四川永寧宣撫使扯勒彝奢氏之女,中國古代傑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為維護地方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建立了不朽功績的一位巾幗英雄。

【人物】奢節與奢香:彝族兩女傑‖周倫斌 - 陸劇吧

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慕俄格城 奢香夫人塑像(周倫斌 攝)

《羅鬼夷書》曰:希幕遮『自旄(同『氂』)牛徼(jiáo)[邊界]外』入居邛之鹵,為鹵氏。《水烏世系通考》載:孟起居於瀘水之旁,故又為鹵氏。這一事件約在3300年前(公元前13世紀上半葉商代盤庚遷殷前後),希幕遮成為了彝族的始祖,地點在今雲南昭通一帶。彝經《古史通鑒》《篤慕流源》都記載了篤慕在昭通洛尼山六祖分支的歷史:在希慕遮到達邛之後,隨着部族的強大,一群群地沿着金沙江流域往南部、西部和東部不斷分支遷徙。特別是600年後,他的三十一代孫篤慕(約公元前7世紀)在洛尼山(妥魯山、羅尼山、沱瀘山、堂狼山等)六祖分支後,建立起奴隸制國家,彝族的歷史脈絡逐步清晰。據彝文文獻記載,彝族在歷史上曾經歷了洪水泛濫的時代,在戰勝洪水後,由始祖篤慕主持,將其子民分為武、乍、糯、恆、布、默六支,每兩支人為一聯盟形式,向一個方向遷徙、拓疆,將彝族先民分向各地,形成古代南中具有影響的民族。後世的彝族把這一次重大的歷史活動,稱為「六祖分支」。後他們繁衍成為武、乍、糯、恆、布、默6個部落,其中第四部恆部沿金沙江流域逐漸進入現在的涼山、川南一帶,第六部默部逐漸發展到現在的曲靖、宣威和貴州的興義、普安、安順、威寧、畢節水西一帶。因此,在川南一帶的彝族是第四部恆部,也叫扯勒彝奢氏,核心地帶在今瀘州的古藺、敘永;在貴州一帶的彝族是第六部默部,後來被稱為安氏(明朝命名),核心地區在畢節市的大方、水西範圍。

這一帶也是歷史上前後約300年夜郎國的核心地帶。對「夜郎」國名的解釋有不少猜測,實則「夜郎」的彝語本意,就是「黑且深的大水」,即瀘水,金沙江,意為「從金沙江遷徙而來的」。第一位夜郎王叫夜郎朵,也有此意。夜郎朵之名從金沙江而來,夜郎朵立國後,即以其名命其國,故稱夜郎國。川南、貴州中西部、雲南東部也即是「六祖分支」中第四、第六部繁衍生息的地方。

【人物】奢節與奢香:彝族兩女傑‖周倫斌 - 陸劇吧

【人物】奢節與奢香:彝族兩女傑‖周倫斌 - 陸劇吧夜郎國地圖

「六祖」之四慕阿額「睿智驍勇,善征戰」,率「恆部落」沿金沙江流域順流進發,入四川大小涼山、進漢陽(今威寧)、移川南,開疆拓土,發展農牧,曆數代人之心血,終成川南最大的彝族土司,自秦漢到元明,統治川南大地千餘年而不衰。「扯勒」系藺州奢氏家族的彝姓,源於東漢末年居住在今威寧一帶的「恆部落」一部,沿赤水河而下入川南,傳至第十一代「墨扯勒」,進入強大繁盛時期,史稱「扯勒部落」或「扯勒世家」,部落以羊為圖騰崇拜。奢氏之「奢」,源於「扯勒」之「扯」,是彝姓「扯勒」第一字「扯」的近音,彝語「奢」意指黃金。

關於第六部默部,據《西南彝志·六祖起源》記載,貴州水西彝族默部始祖德施氏第二十五世孫妥阿哲(水西彝族土司遠祖濟濟火),於蜀漢建興三年(225年)在楚敖山與諸葛孔明結盟,助孔明南征有功,受冊封為羅甸王,令其治理慕胯(今大方)。於是建都在此,營建城堡。國號彝稱「慕俄格」,漢稱「羅甸」。南梁太清三年(549年),濟火閩支第二十世,由閩(今雲南東川)向東北擴展,據今水城、大方、黔西地帶,號盧鹿部。宋皇祐年間號「羅氏鬼國」。元始設土司,治所在今貴陽市,以鴨池河劃分「水西」「水東」分別治理。明設「貴州宣慰司(治今貴陽市)」,由安氏世襲宣慰使,宋氏世襲宣慰同知,兩宣慰各有分地。安氏轄境約當今貴州省西北部息烽、修文以西,普定以北,水城以東,大方以南地區。以其大部分在鴨池河以西,通稱水西。崇禎三年(1630年)削其水外(指鴨池河以東)地設置衛所,轄境遂以水西為限。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改稱水西宣慰使,康熙間以絕嗣停襲。

【人物】奢節與奢香:彝族兩女傑‖周倫斌 - 陸劇吧

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慕俄格古城(貴州宣慰府)(周倫斌 攝)

奢節、奢香是第四部恆部扯勒彝奢氏公主,先後嫁到第六部默部。按默部後來安氏排序,奢節嫁順元路亦奚不薛總管府總管阿里(即阿利、阿那),也是水西安氏第六十一任土司;奢香嫁六十六世靄翠,他們的兒子六十七世安的承襲土司之位。兩部落的聯姻當然不止這兩位,而是由於特殊的原因,使兩位彝族女子流芳百世。

彝族女英雄——奢節。元大德元年(1297年),阿里卒,由奢節襲夫職。奢節文武兼備,在襲夫理政期間,勤于軍政,寬賦愛民,扶持農牧,安定社會,深得百姓擁護。大德五年(1301年),元廷派中書右丞劉琛率湖廣兵2萬經貴州、雲南遠征「八百媳婦國(今泰國北部、緬甸東北部)」。劉琛因遠徵兵力不足、糧秣不濟,在經貴州時,便「強行科夫,強括馬匹,縱橫肆恣,持威虐民」。元軍進入亦奚不薛境內,要求亦奚不薛除統一支應元軍一切開銷外,額外加征金3000兩、馬3000匹、糧3000石,使水西不堪重負。是年八月,奢節被迫率兵發動起義,與水東宋隆濟一起並肩戰鬥。這一年,奢節和宋隆濟合兵圍攻順元城(今貴陽),殺死知州張懷德。劉琛急率兵前往鎮壓,奢節親自迎戰劉琛,幾次陷劉琛於絕境,所幸湖廣行省平章政事、統兵劉國傑派增援兵至,使劉琛得以脫險。起義消息傳出後,雲南、廣西少數民族也紛紛起義響應,一時聲威大震,全國震動。是年冬,元廷調集湖廣、雲南、四川三省兵3萬餘人和貴州思、播二州土兵1萬人,由劉國傑率領進兵貴陽,但因山高坡陡、溝深林密,元軍征討失敗。次年三月,元廷宣布罷征「八百媳婦國」,並以「喪師辱國罪」處斬劉琛、答合帶刺等人。此時,奢節並未鬆懈,一面整軍待敵,一面聯絡烏撒(今威寧)、烏蒙、東川、芒部、武定、威楚、曲靖、藺州、普安等土司共同抗擊元軍。元軍統帥劉國傑採取封官賜爵、分化瓦解和各個擊破的戰略戰術,分東、西兩路夾擊元亦奚不薛,奢節率部激戰元軍,殺得元軍屍橫遍野,元軍元氣大傷。義軍獲勝後,部分義軍將領逐漸出現輕敵思想,導致被元軍突襲受挫。此時,烏撒、烏蒙、威楚、曲靖等義軍已基本被元軍也速答兒鎮壓下去。後來,奢節曾謀劃與元兵展開多地決戰,但因兵力不足,經大小40餘戰後,雖取得東路果珠(今黔西)戰鬥的勝利,但義軍已傷亡嚴重。不久,西路阿苴(織金)、笮籠(水城)也相繼失守,奢節只好退守暮窩(大方)、阿加砦等地。大德七年(1303年)春,劉國傑彙集陝西、雲南元軍夾擊義軍,暮窩、阿加砦陷落,奢節率剩餘人馬進入墨特川(今赫章),繼續力戰元軍,終因眾寡懸殊戰敗。奢節女土司和宋隆濟兵敗默特川,奢節掩護宋隆濟突圍後,不忍百姓遭害受累,隻身出降,四月英勇就義,時年34歲,當地百姓草草將其遺骨掩埋。宋隆濟在戰鬥中被俘遇害。這場持續三年,遍及貴州、雲南等地,涉及彝族、苗族、仡佬族、布依族等諸多民族的最大的一次反抗朝廷大起義,至此落下帷幕。

因起義最大的一次勝戰在果珠(今黔西市),果珠地處丘陵,山川河流、湖泊塘堰星羅棋布、參差錯落,又有林木掩映、沼澤暗生,實為設伏殲敵的最佳戰場。對於果珠戰役,清代詩人有詩證曰:「縱馬夷疆踏迷途,九獅怒嘯鬼神出。將軍拔出肋上箭,方識羅羅女丈夫。」亦奚不薛民眾為緬懷這位偉大的彝族英雄,搜集奢節的衣冠飾物等葬於果珠東郊(今黔西縣水西公園),造墓勒石。墓曰「烈姬冢」,墓聯云:「欲鑄紅顏成黑鐵,獨留青冢向黃昏。」整座墓體設計古樸嚴謹。正碑頂上用黔西縣特產的雞血大理石雕塑的火焰代表彝族人民的盛大節日——火把節,也象徵著彝族人民奮發向上的民族精神。正碑兩邊有青石雕塑的龍柱。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物,彝族是龍的傳人,同時也象徵著中華各民族的大團結。因奢節生前喜梅花之冰清玉潔、傲雪而立的品格,時人在冢周廣植梅樹,築亭於冢側,取名「梅亭」。

作為一代女傑和抗暴起義領袖,奢節主政亦奚不薛總管府達6年,勤政愛民,為保境安民而嘔心瀝血,將生死置之度外,深得民眾愛戴,在西南民族史或中華婦女史上,都永載其光輝的一頁。

【人物】奢節與奢香:彝族兩女傑‖周倫斌 - 陸劇吧

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水西公園奢節衣冠塚(周倫斌 攝)

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奢香自幼聰敏,篤學好思。明洪武八年(1375年),17歲的奢香嫁與貴州宣慰使隴贊·靄翠為妻,人稱奢香夫人。奢香因常輔佐丈夫處理政事,逐漸增長了攝政的政治才能。洪武十四年(1381年),隴贊·藹翠病逝,23歲的奢香替年幼的兒子攝政。其愛民如子,受到水西人民愛戴。雖是攝政,人們卻都尊稱她為「苴慕(君長)」。奢香攝政期間,正值朱元璋派傅友德為大將軍、沐英和藍玉為副將率30萬大軍,征討盤踞雲貴的元梁王巴匝剌瓦爾密殘餘勢力。巴匝剌瓦爾密與烏撒、芒部等地的彝族土司勾結,企圖阻止明軍入滇。奢香審時度勢,積極獻糧通道支持明軍,並親赴烏撒、芒部等地勸說開導不與明軍作對,使明軍順利平定雲貴,促進了國家的統一。洪武十七年(1384年),駐貴州都指揮馬燁由於對西南少數民族的歧視,把奢香視為「鬼方蠻女」,尤其對奢香攝政貴州宣慰使更是不滿。馬燁驕縱蠻橫,草菅殺戮彝族人民,強迫奢香交納賦稅。這一年貴州正遭大旱,田地顆粒無收,人民生活極其艱難。奢香多次上書馬燁,馬燁不僅不予解決,反而以奢香抗稅為借口把奢香抓到貴陽,令手下裸辱、鞭笞奢香,企圖激反奢香以便加兵剿滅水西。馬燁的惡行,激起水西四十八部頭目的無比憤恨,各部頭目集結兵丁,等待奢香下令。戰事一觸即發,奢香深明大義,向各部頭目表明不能造反的態度,當眾揭露馬燁欲逼水西反叛好加以剿滅的惡毒用心,要大家各自帶回兵馬,不允許亂動。各部頭目明白此理後,都佩服奢香的智慧,表示服從奢香的安排,避免了一場殃及貴州各族人民的戰禍。

【人物】奢節與奢香:彝族兩女傑‖周倫斌 - 陸劇吧

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慕俄格古城(周倫斌 攝)

同年,26歲的奢香經貴州宣慰副使宋欽之妻劉淑貞的引薦,進京師親自向朱元璋陳述了馬燁欲逼反水西的真相。朱元璋聽完奢香的控告,遂問奢香:「汝以何報答?」奢香發誓說:「願令子孫世世不敢生事」,並表示「願意刊山鑿險、開置驛道」以報皇上洪恩。朱元璋大喜,封奢香為「順德夫人」,並賞賜金銀和絲織品等物。不久,馬燁被朱元璋召回京師治罪。

奢香回來後,以貴州宣慰使身份,號召貴州各土司並親自率領開置了以偏橋(今施秉縣境內)為起點的兩條驛道:一條向西經水東(今貴陽東北)過烏撒(今威寧)達烏蒙(今雲南昭通);一條向北經草塘(今修文縣內)、龍場、陸廣(今修文六廣)、谷里(今黔西谷里)、水西(今黔西城關)、奢香(今大方大渡河橋西北)、閣鴉(今大方響水小閣鴉)、歸化(今大方雙山歸化)、畢節(今畢節二鋪)等九驛(龍場驛為首,故稱「龍場九驛」),歲貢馬匹和廩積。奢香還廣辦學校,招納文士,培養各族子弟;以能工巧匠,傳授耕織技術,開置農田,發展生產;積極倡導彝漢融合,和睦相處,安居樂業。

奢香的功績,促進了貴州與外地的交往,推動了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交流,維護了地方社會穩定,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團結。「鬼國山河改,皇華驛路存」;「九驛郵初置,三巴路已通」。朱元璋曾說,「奢香歸附,勝得十萬雄兵」,這是對奢香的高度肯定和讚揚。

【人物】奢節與奢香:彝族兩女傑‖周倫斌 - 陸劇吧

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雲龍山下奢香墓(周倫斌 攝)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奢香夫人病逝,時年38歲。朱元璋特遣專使弔祭奢香,加謚奢香為「大明順德夫人」,並賜以朝衣錦帛,同時在大方縣城北0.5公里處雲龍山下烏坡頭敕建陵園、祠堂於洗馬塘畔,墓葬按正三品的規矩結合彝俗的墓建風格營造。奢香陵墓九層台,人龍文虎彝象開。墓葬坐北向南,左面有條「青龍」,乃是「萬山環地拱,一嶺向天撐」的雲龍山登高放眼,層巒疊嶂,雲霧繚繞。

奢香逝世600年來,其墓葬是幾經滄桑陵谷改,一抔黃土嗟猶大;行人人憑弔荒煙籠,欲識原告文掃蒼苔。清康熙三年(1664年),平西王吳三桂率「兵剿水西」時,毀於兵燹。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奢香後裔安淦辛以奢香代夫襲職,開通九驛,「勛垂竹帛,在國為功臣;守勵冰霜,於家為節婦」為由,稟文大定府請予修葺「順德夫人祠墓」。當時大定府即予立案,批文曰:「順德夫人以篤忠貞,志堅金石;名垂竹帛,望重華夷。路通九驛,鑿山著磐石之功;坐鎮百蠻,賜姓奠苞桑葉之固。實千古偉人,幸一抔沿在,宜加獎藉,以勵精誠。」

本文內容系原創
轉載請註明:「來源:方誌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