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地王?消費不足的雙生兄弟!

娛樂頭條 5463℃

時隔八年,上海再次誕生國內單價最貴地王!上海市浦東新區舉行今年第四批次集中供地活動,徐匯區斜土街道原總部地塊最終被以總價約48億元奪得,樓板價13.1萬元/平方米,溢價率觸及最高限制,達到30%。該地塊打破了2016年在上海拍出的國內最貴地王紀錄。


有機構認為,政策層面對房地產行業的持續放鬆有望逐漸向基本面復蘇持續傳導,驅動供需改善帶動行業觸底回升。


事實果真如此?13.1萬的樓麵價、20萬的房價是中產買得起么?地塊起拍樓面底價就已刷新單價地王紀錄,且技術上不設定中小套型比例,豪宅基因已經鎖定。明顯是精英人士才買得起的。


徐匯濱江一直是上海高端項目扎堆區域,宅地供應極為稀缺,推出的產品幾乎都是熱賣項目。購房人搶房、開發商搶地,搶到就是賺到。該地塊北側的匯元璽入市均價13.1萬元/平方米,南側是國內總價地王所在的香港置地啟元項目,入市均價17.8萬元/平方米,兩處項目開盤後均已售罄。

上海新地王?消費不足的雙生兄弟! - 陸劇吧


買豪宅的精英會因為中國經濟下行而失業么?不會,受衝擊最大的是中產。財富分配惡化的結果就是富者益富現金買豪宅、中產愈窮消費平替降級。豪宅與剛需改善住房是兩個有聯繫但又隔離開來的資產池。上海新地王正是中國消費不足的雙生兄弟,與之對應的是同日出讓的地塊底價成交,這也意味着中國經濟將繼續下行,普通住宅價格將繼續大跌。危機來襲,則豪宅也難以倖免。

8月7日,上海2024年第四輪土拍共出讓5宗地塊,分別位於浦東新區虹口區青浦區奉賢區徐匯區。總出讓面積11.56萬方,總建築面積25.55萬方,總起價97.7億元。其中,奉賢地塊起始價25.5億元,樓面起價20000元/㎡,由上海奉賢新城上江南置業有限公司以底價成交。青浦區起始價4.28億元,樓面起價15300元/㎡,由上海保利建錦城市發展有限公司以底價成交。浦東北蔡樓面起價51009元/㎡,由上海浦東土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底價成交。虹口區江灣鎮綠城以12億元競得,溢價率6.48%,樓麵價48447元/㎡。


青浦、奉賢底價成交可以說離核心市區較遠,北蔡可是陸家嘴金融民工聚居區之一,尚且是底價成交。至於江灣鎮,2023年12月5日出讓的地塊總價14.58億元、成交樓板價55372元/平方米、溢價率6.42%。溢價率和這次差不多,是不是意味着存在某些固定成本?樓麵價下降了12.5%,想來是因為房價下降了。


政策刺激效果邊際遞減。香港2月底開始推行「撒辣」政策,內地人去香港買房的稅賦大幅下降,享受跟香港人一樣的稅收政策。全面「撤辣」之後,香港樓市成交氛圍升溫,出現「量價齊升」的現象。因供應緊張,豪宅市場表現優於中小型住宅。3月房價一度環比上漲1.9%,4月起樓價持續下跌,6月起承接力開始減慢,成交量環比下降30.5%,較4月的成交高點腰斬,房價也創下2016年10月以來新低。依此類推,中國一線城市自5月底開始新政刺激地產。6月份上海二手房市場累計完成交易量為26374套(統計口徑包括住宅、商業、寫字樓、車位等),同比增長102.8%。上海7月二手房成交約20380套,同比漲幅降為44.9%。成交環比下降可以說是淡旺季因素,同比增幅下降唯一的解釋就是刺激效果邊際遞減,總不能說是今年7月更熱、大家不出門看房了吧。預計8月二手成交量可能同比增長20%,較6月的2.6萬套下降40%至1.5萬套左右,房價再創2021年以來新低。


我們預計,8月底一線城市會繼續放開限購,下半年完全取消限購,但刺激效果邊際遞減當前,阻礙中國城鎮化的不是戶籍制度,而是內需不足無法吸納城鎮新增就業人口,高房價降低新市民的生活質量,地方財政緊張無法提供與人口規模相匹配的的公共服務。財稅體制改革、房價下降是推進城鎮化的前提條件。2025年美國經濟衰退衝擊下,中國房價可能繼續大跌。

從估值角度看,租售比相當於股市中的市盈率。正如市盈率受到投資者風險偏好、無風險利率、未來長期增長中樞、第二年盈利增速影響一樣,如果預期房價或者租金增長,租售比可以較低。當前中國房地產已經進入下行大周期,沒有房價上漲預期,租金樂觀情況下也就是與cpi水平相當,實際上隨着政策性租賃房的入市,最近租金延續下降趨勢。因而當下過低的租售比是不可持續的。


有人認為一線租售比略高於存款利率就值得投資了,這是典型的要利息不要本金、p2p騙局受害者的思維方式。房地產的流動性和存款一樣么?價格波動風險一樣么?投資房地產要求的收益率必需高於長期國債利率,至少不能低於股市市盈率。因而,以當前萬得全a指數15.6倍的市盈率來看,合理的租售比約為6.5%。


一線城市作為核心資產,可以給高於市場的估值,30倍的市盈率對應3.3%的租售比。根據中金公司的《如何看待中國住房的租售比?》,截至2024年2月末,北上深平均住房租售比為1.92%,據此可以得出,樂觀假設下,租金不變,一線城市房價還需下跌40%。即使以時間換空間,政府限制房價下跌,等待租金上漲,一線城市10年後的房價最多也就與當下相當。更何況,多地政府表態房企可自主確定售價,這意味着房價下降空間已經打開。


房價收入比類似於股市中的市銷率。日本1990年名義人均gdp增速7.6%,實際人均gdp增速是4.5%,與當前中國經濟增速相當。而東京都區新建公寓的房價收入比在泡沫峰值期間也僅為18.12倍,2011年東京房價收入比降至9.43倍(根據社科院研究,當房價收入比超過9後,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將得不償失),2021年回升至14.69倍。2022年韓國首爾房價泡沫破裂前的房價收入比為15.2。根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發佈的《2023年重點100城房價收入比調查研究報告》,一線城市2023年房價收入比為28.5。假設未來兩年居民收入增長10%,以1990年東京都的房價收入比為基準,中國一線城市房價需要下降26%;如果以15倍作為基準,中國一線城市房價需要下降37%;如果根據高善文的超調理論跌至9倍左右,中國一線城市房價需要再下降65%。

人口負增長,中國房地產進入下行長周期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22》,中國25-44歲人口在2007年就達到峰值開始下行,中國總人口2022年開始負增長。如果以剛需90平每套、改善房120平每套計算,即25-34歲人口需求係數為1、35-44歲人口需求係數為1/3。2018-2020年對住房具有消費需求的人數年均減少300萬人,2021年接近500萬人,2022-2026年年均減少超600萬人,其中2025年減少接近750萬人。2018-2022,中國新增城鎮常住人口分別為1790萬、1993萬、1706萬、1205萬、646萬,因為新增城鎮人口中有城鎮嬰兒等,假設農村生育率較高,2021年1062萬新生嬰兒中僅50%為城鎮嬰兒,25-44歲人口住房需求主要通過城鎮商品房滿足,則2021年中國城鎮住房消費仍維持正增長,2022年城鎮住房消費也正式開啟下行長周期


圖:中國房地產需求進入下行長周期上海新地王?消費不足的雙生兄弟! - 陸劇吧


至於政府收儲存量房作為保障房、租賃房,這只是剛需內的結構轉移。政府收購的房子總不可能空着吧,政府收購意味着居民不會買了。只有當居民買不起時政府收購存量房才增加了需求。居民買不起意味着房價高估了,政府卻去買,這不是國有資產流失么!一位中型房企投資拓展部的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按照他們的推算,5折收儲將會是一個比較平均、普遍並可以接受的價格。事實上,南京已經有6折的市場化商品房了。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中國房價還有巨大的下降空間。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