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欣語 (中國地質大學)
6月21日,#楊冪發表c刊#的詞條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大量網友討論。此前不久,演員林更新考博成功的話題也吸引了許多關注。近期發生的這兩件事之所以能有這麼高的熱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打破了大眾對於娛樂明星和學術研究之間界限的傳統認知,而面對這種「跨界」,我們不妨更樂觀地看待。
日前,楊冪在學術期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cssci擴展版、北大中文核心),發表了一篇名為《淺談影視劇中演員創作習慣——以電視劇<哈爾濱一九四四>為例》的論文。從娛樂圈到學術圈,演員楊冪與論文c刊這兩個名詞聯繫在一起展現了一種新的可能性。而至於林更新考上2024年上海戲劇學院博士研究生也是如此,都是娛樂明星跨界發展,在學術領域做出的挑戰與嘗試。
然而,由於曾經翟天臨的造假翻車事件、娛樂圈「九漏魚」層出不窮的現象,公眾對大部分明星的學術能力普遍懷有質疑心態。每每發生類似事件時,都會引發不少爭議。面對這種現象,我們尤其需要冷靜、客觀地思考。的確,做學術研究需要的是才華和實力,而不僅僅只依靠流量和名氣。但我們不能因為部分個例就一棍子打死全部,楊冪發表c刊、林更新考上博士體現了他們跨界挑戰的勇氣和能力,同時也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當下,跨界發展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和重要。通過打破不同領域的界限,我們可以轉換傳統的思維模式,跨越固有的認知局限,促進知識的交流和融合,從而為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注入活力。
楊冪和林更新等人在學術領域的探索,一方面可以作為樣例鼓勵大眾多元化發展,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個人成長不應受限於職業標籤,每個人都有機會和權力去嘗試未知的領域;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學術研究帶來更多關注,這有利於相對封閉的「學術圈」得到更有效地向外交流,促進知識的傳播和普及。
當然,在樂觀看待跨界發展、肯定其積極意義的同時,我們也要保持冷靜與客觀。學術的嚴謹性和專業性是第一位的,不能為流量和熱度有絲毫妥協。明星參與學術研究,應當基於紮實的專業能力和實際的研究基礎,確保每一次跨界不僅是形式上的融合,更是內容上的深度碰撞與交流。學術界也應當堅守評價「門檻」,不要讓「明星光環」成為評判學術價值的依據。
總而言之,對於明星跨界發展,嘗試學術研究的此類現象,我們不妨以更加積極樂觀的態度去看待。同時將其作為起點,鼓勵和支持更多的人去嘗試跨界發展,不斷探索新的領域和機會,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