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全息影像通信系統,人與人能夠跨越千山萬水實現「雲擁抱」;6g研發取得多項關鍵技術突破,部分技術已服務於衛星通信等領域;按需定製網絡服務能力達「分鐘級」,確定性服務保障能力達「微秒級」,多雲交換服務能力達「千萬級」……紫金山實驗室研發團隊持續攻關,構建起新型網絡體系架構,致力於引領信息科技的未來。這啟示我們,科技創新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錨定目標、潛下心來,避免急功近利、欲速而不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希望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責任,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科研工作需要堅持「四個面向」,不斷鑽研瞄準「廣度和深度」,創造「從0到1」、突破「卡脖子」、勇闖「無人區」。確定目標後,尤需沉下心來,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力孜孜以求,既不急於求成,又能小步快走,從而積小勝為大勝。
目標遠大,就不會被沿途風景所迷。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帆帶領團隊潛心研發多年,實現了新型腦磁圖工程化和產業轉化關鍵部件技術突破,填補了國內常溫腦磁圖技術空白。有時候,不徜徉於一時一地的風景,就是因為有頂峰的無限風光在召喚。這也啟示人們,外部環境、個人能力等因素固然重要,但關鍵還在於有沒有高遠的目標。目標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會讓人堅定自信、追求卓越,堅持不懈向高峰攀登,最終「一覽眾山小」。
認識深刻,才有更自覺的行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說大器晚成,大器是什麼?就是那些最好的東西、最高精尖的東西,這些東西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做成的,都要下很大的功夫,甚至要用畢生精力。」提升思想認識,就要看得清「大器」內涵,悟得透「大器」本質。越是鑄就大器,越需要把握好「慢變量」,積厚成勢。事實上,許多看似突如其來的顛覆性創新,都源於綿綿用力的長久堅持。科技創新的前沿永無止境。知行合一、腳踏實地,尊重科研規律,一步一步往前走,方能以從容和堅韌取得實績,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強化使命感,方能挑重擔、趕遠路。「兩彈元勛」鄧稼先堅守戈壁數十載,無懼風餐露宿,「用最原始的辦法」破譯原子彈的奧秘。「梨首席」張紹鈴走遍20多個主產梨省份的120多個縣市,為各地梨產業把脈問診,一心只為「梨業強、梨農富、梨鄉美」。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有多大擔當,成多大事業。心繫國家事,肩扛國家責,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向最難之處攻堅,就能「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
古人言,「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如今,我國科研經費投入逐年增加,科研條件越來越好,廣大科研工作者牢記「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勇於擔當時代責任,葆有「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着,就一定能創造更多創新成果,成就有價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