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秋臣
因為前段時間實在太忙,所以一直沒抽出時間去觀影,故此也遺憾錯過了《年會不能停!》的最佳賞片時間。
但幸好春節檔尚未到來,我仍然可以輕鬆選擇到合適時間與地點的場次,於是趕緊找空暇將這部作品補上了。
這是我近些年看過最好的國產喜劇電影之一,如今票房已經超過了12億,豆瓣上有超過50萬人標記「看過」並打出8.2的高分,熱度和口碑有目共睹。
接下來,葉秋臣將根據現有的劇情從自己的理解角度來進行深度解析,若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討論交流。
涉及海量劇透,請未觀影者慎入。
1.關於主創
這部電影的導演董潤年,同時也兼任該片的編劇。
從他的過往經歷可以看出,董導是科班出身,最初做編劇入圈,所以講故事的功底相當紮實。由其出品的作品數量不算多,《年會不能停!》是他迄今為止參與制作的影視劇里評分最高的作品。
董潤年對喜劇的把控力很強,2014年首部自編自導的劇集《後宮那些事兒第一季》就拿下了豆瓣7.8分的成績,而其他題材的表現就相對比較普通,可見並非其擅長的領域。
《年會不能停!》的總體完成度很高,笑點相當密集和高能,節奏把控特別到位,運鏡和轉場也都相當成熟,我已經許久沒有這樣評價過一部喜劇了。
在諸多限制內既傳達了現實意義,又是以正能量的積極形式來呈現,在瓶頸之下做到了難得的微妙平衡。
不僅如此,電影還順便給自己貼上了當下正興的「反腐」標籤,同時鎖定的受眾是數量龐大的打工人群體,能獲得這樣的成績並不意外,這波操作真是做得夠漂亮。
期待董潤年自編自導的下一部喜劇,相信也一定會非常驚艷。
大鵬在2023年的電影市場可謂是收穫頗豐,不僅以導演的身份製作了《熱烈》,還主演了《年會不能停!》和《第八個嫌疑人》,參演了《無名》,又為動畫片《藝術學院1994》做了配音工作,評價全都在及格線之上,且成績單上還有一個相當亮眼的高分科目。
他的演技已經可以做到輕鬆駕馭正反派以及不同層次的角色,但我還是認為大鵬在喜劇里玩搖滾是其舒適度最高的領域,兩者合二為一時的效果通常都相當不錯。
像《第八個嫌疑人》這類的片子,劇本內容都夠不上他的演技,遠不如大鵬在喜劇中的適配感更高。
白客選得太貼臉了,坐在那裡不說話都有一股隱忍的憋屈味兒,彷彿真是抓了個天天上班的打工人來演的。
那種瞻前顧後進退兩難的狀態,也拿捏得精準到位。
庄達菲的演技相比之下就嫩了些,外包人員演出了富二代來體驗職場生活的感覺。在天台上那段關於理想主義的戲,情緒完全沒達到預期值。她下一部女主戲是在徐克自編自導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中合作肖戰出演黃蓉一角,畢竟眾多珠玉在前,感覺完成難度不小,拭目以待吧。
這次參與拍攝的人員中,脫口秀演員的比例不算小,有rock、童漠男和肉食動物等等。
從《一年一度喜劇大賽》里走出來的王皓,飾演青年胡建林。之前沒覺得,看完電影才發現他和大鵬還真像,頗為神似。
通過這個陣容你會發現,喜劇還得找喜劇人來演,否則不對味兒。
2.關於職場
令我很感慨的一點,即《年會不能停!》是一部純為打工人而拍的電影,沒有亂七八糟的感情線和湊cp,因此整體觀感很舒爽,不齁也不油膩。
關於職場上的規則和槽點,也都精準又到位。
比如對待新人,一般大家都會比較客氣,畢竟不知道背景是什麼,總要試探幾輪心裏有數了再應對。
大多數的職場交流,全靠一個字,就是「猜」。
不斷揣摩各方的意圖,以自己的角度去解讀所有的細節。
當時胡建林(大鵬飾演)初來乍到,恰逢是裁員計划進行中。
別人都走你卻能來,這情況明顯不一般啊。
於是大家紛紛猜測他有很硬的關係和背景。
實際上,他只是個淳樸善良的單身中年男人,連第一天上班都像穿着結婚那天的舊西裝來的,人情世故更是啥也不懂。
然而,一系列不尋常的操作把周圍的同事們都弄懵了。
握手介紹自己時的一番肺腑之言,竟也被皮特(孫藝洲飾演)理解成更高層授意的對外說法,為了掩人耳目的。
誤會就像雪球,越滾越大。
因為身處hr部門,又是裁員敏感時期,胡建林為了鍛煉記名字的能力,整個實踐過程把同事們都嚇壞了。
「被那個男人點名字了」成為了最恐怖的經歷,那一把隨手遞過來的「瓜子」更是被過度解讀為「瓜子數就是要裁掉的腦瓜子數」。
聯想能力逐漸發散,大家開始猜測此時調過來一個標準件廠的員工,剛巧與其他部門都沒有利益瓜葛,正好可以用來執行「裁員廣進」計劃。
裁員「標準」,就是他們來定的。
就連一路從k7升職到k9後,給中層領導做培訓時也一樣。
明明是因為胡建林此前只是高級鉗工,所以最熟悉的莫過於零件組裝這些工作,但過程中還是被大家理解為鎚子「把兒」里有「爸」的意思。
越傳越離譜,就變成了董事長是胡建林他爸。
猜猜猜,全靠猜。
雖然電影為了戲劇化效果有一些誇張的操作,但現實中平日里的謠言傳播也是大差不差這個感覺。
這樣的氛圍不僅局限在基層員工,領導層也如此,或許更甚。
一場假裝領導套證據的戲,托馬斯只是看着一個背影,聽到一些「要處理自己」的對話,就開始心裏打起小算盤並犯起嘀咕了。
只要在這個環境和圈子裡求存,似乎就會潛移默化變成相同的模樣。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都用來搞勾心鬥角那些事兒,那正經業務還「做個鎚子」。
諷刺味道,也挺重的。
3.關於諷刺
電影放完之後,屏幕上寫着「本故事純屬戲謔,如有雷同謹慎對待」。
「戲謔」是有,但更多的是共鳴之下的「雷同」。
某些愛喝酒和娛樂的領導,某些需要向上遞錢辦事的下屬,某些不問對錯真相只考慮立場的事兒。
在片子中,除了「財源廣進」被直接修改定義成「裁員廣進」計劃之外,諷刺的細節到處都是。
庄正直(王迅飾演)本來送了30萬,通過侯承石(rock飾演)向更上層的領導疏通,希望將自己調入總公司,目的是能讓自己兒子上重點中學。
結果一層托一層,實際執行的人連名字都沒記住,就陰差陽錯調錯了人,胡建林成為了那個幸運兒。
庄正直本來是可以找侯承石講清楚,然後儘快修正這個錯誤的。
但諷刺的是,由於自己不經意間的鎖門動作,將老侯與豬肉一起關在了冷藏車裡。
這個安排很妙,充分展示了什麼叫做「作繭自縛」。
一邊是怎麼也找不到中間人的庄正直,一邊是混得風生水起的胡建林。
等到庄正直與托馬斯直接見面,最好的糾錯時機已經過去了。
而且醫生表示,侯承石大概率醒不過來。
若想瞞天過海,就得讓信不過的相關人員徹底消失。
像托馬斯說的,真相披露的話所有人都會遭殃和被牽連,將錯就錯看起來似乎就是最好的選擇。
一個「雙輸」的決定,就沒必要做了。
在說這句台詞時,年會綵排的節目為「大變活人」,暗示着他要暗中做掉庄正直。
解決不了問題,就只能解決製造問題的人。
這個安排也很妙,通過細節和伏筆,觀眾完全可以順着角色的邏輯鏈梳理出他們的心態變化和計劃。
托馬斯他們兩條腿走路,一邊找人去捉了庄正直,一邊開始給胡建林洗腦。
他們開始傳授做領導的三點秘訣。
這段還真有點脫口秀的感覺。
肉食動物的兩位演員,一個負責說,一個負責翻譯說的內容。
明明講的是同一種語言,還能做到說了也讓對方聽不懂,這就是中文表達的高深之處。
第一,遇事給下面的人留空間,發揮主觀能動性。
翻譯:能說不明白,就不說明白,讓下面的人揣摩領導的心思。
第二,展示親和力,做好感情投資。
翻譯:說點花言巧語,讓他們心甘情願為你幹活兒。
第三,鼓勵大家互相鞭策,良性競爭。
翻譯:他們斗得足夠歡,形成了制衡,也就威脅不到領導身上了,不滿情緒和火力也將隨之轉移。
最後總結了一句,當個壞員工很容易被裁掉,但當個壞領導還是很容易的。
諷刺啊,超級諷刺。
在這個公司里,高層腦袋裡是上面這些小九九,大伙兒非得使用術語「顆粒度」這種不易懂的詞兒來代替宏觀和微觀等簡單的表達,hr執行「裁員廣進」計劃只希望讓大家自己辭職然後不去賠付違約金。
胡建林曾說,標準件廠的活兒比這臟多了。
但那裡髒的是表面,總公司髒的是內部。
外面的臟還容易擦掉,裏面的臟甚至很難察覺。
諷刺不?
太諷刺了。
接着是狠狠戳中35歲中年人的一場戲,被裁員的人準備集體鬧事,帶頭的就是技術部扛把子徐永森。
能力很強,但依然要被「優化」掉。
道理很簡單,同樣的工作或許其他人沒你的效率高質量好,但他們足夠便宜啊,都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呢,實在不行就便宜點讓新員工去搞,總能弄出來的。
最重要,是省錢。
美其名曰是在優化公司的結構和成本,實際上全是權力內鬥並清除異己的犧牲品。
裁掉徐永森的整個談判過程都被直播出來了,全公司都在看着這個難啃的硬骨頭怎麼解決。
胡建林登場就把鉗工的傢伙事兒放桌上了,不走尋常路,一下就把對方給震懾住了。
雞同鴨講一番,竟然雙方驚人達成了共識。
握手的時候,胡建林來了一句「漲薪10%」,畫風突然轉變。
接着,諷刺的台詞又來了。
「優化」不是個好詞嗎?
的確是個好詞,但被壞心眼的人給利用了。
大家都以為是胡建林錯誤理解了「優化」的意思,殊不知真正錯的並不是他。
以為自己領盒飯了,結果意外獲得升職加薪,徐永森站起來開心地感謝了集團,脖子上的鬧事條幅也像圍巾一樣變成了裝飾物。
哪有那麼多戾氣,都是人逼的。
看似皆大歡喜,但結果與計劃不符。
馬傑(白客飾演)直接把門卡從脖子上拽了下來,面色凝重。
胡建林問:熱嗎?
馬傑回答:涼了。
復盤會上,托馬斯說胡建林此舉是為了分化下面鬧事的群眾,通過大智慧解決了大問題。
但辦事的人心裏清楚,這就是歪打正着,陰差陽錯。
胡建林一路光環加身,級別從k7逐步進階到k9(年薪100萬),又被傳與董事長鬍啟明是父子關係,更是被眾人追捧和獻殷勤。
之前在會上公開質疑他的馬克(童漠男飾演),都主動提出要在年會上給胡建林當伴舞。
雖然胡建林是假太子,但其他人是將其當真儲君來對待的。
實際情況,也是如此。
現實中,到處都有被皮特騷擾的「潘妮」們。
但這些姑娘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能遇上馬傑來擋酒,胡建林給台階。
她們大多只能忍耐着,妥協着,崩潰着。
公司一邊喊着窮要裁員減小成本,一邊願意花6000萬去請明星搞年會的排場。
胡建林問,咱公司不是缺錢嗎?
是啊,一個正確的問題。
但沒有人敢回應。
最後,還是他自己把答案說出來了。
我們花了很多錢,是為了證明我們很有錢。
也許,現實里的結局只會停留在胡建林轉變思維,選擇與托馬斯等人坐在一條船上,然後變成了那種打工人最不喜歡的膨脹領導。
但這是電影,電影要結合現實,卻不能完全現實。
否則,哪裡還有希望的種子呢?
於是,很多觀眾感覺到此處的節奏和劇情突然開始變味兒了。
諷刺環節結束,正能量的火苗開始燃起。
曾經標準件廠的徒弟們帶來了有問題的零件,胡建林迅速意識到這是有人從中使壞,拿其他廠的貨以次充好。
當找到代工廠的負責人時,得知庄正直還拖欠他40萬的款,意味着做錯事的執行者就是這位供銷科的科長。
劇本寫到這裡,處理得很聰明,也很巧妙。
如果庄正直身上沒有這些附加罪名,那麼他僅僅是托關係辦理調入總公司,事情不好收場。
若反派身上有了兩重罪,其中一個性質惡劣,那麼結果自然是數罪併罰了。
而諷刺的是,就連莊正直這個反派,原始初衷也只是為了給兒子安排個好學校,才成了公司高層權力內鬥的工具和犧牲品。
調查清楚後,大伙兒都意識到了,茲事體大。
馬傑怕丟了飯碗,於是要在31層的天台上扔掉關鍵證據,畢竟披露此事就意味着調錯的問題無可避免會拿到檯面上去說,那牽一髮而動全身,大伙兒都要遭殃。
但諷刺環節已經結束了,希望的火苗必須點上。
這才有了潘妮(庄達菲飾演)那段關於理想主義的喊話。
接着是向來謹慎膽小的馬傑也打算衝動一回,彷彿茅塞頓開,吟誦着「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意思是,雖然要被炒魷魚和掃地出門了,可這是我們這類人自己選擇的路。
世界很複雜,但總有想追求簡單的人。
於是,三人組決定在董事長還沒回來之前,找其他領導先行彙報此事。
諷刺的又來了,正好撞上了庄正直搞零件替換小動作的上級,徐雲鋒(李乃文飾演)。
作為在年會上能與董事長坐在一起的人物,他秉持着不同的公司發展理念。
互聯網時代,不搞轉型就要被淘汰。
其實他說的沒錯,只是請不要偷換概念,搞掉300人的標準件廠只是你為了削弱董事長的勢力而已。
畢竟那是他發家的地方,可能還有很多我們不知情的內幕。
面對胡建林理想化的共渡難關建議,徐總又輸出了一句更現實的話。
那些留下的員工,真的願意自己降薪留住其他人嗎?
時代的輪子,總有人要在底下增加摩擦力。
這叫人性。
人多了,競爭就會多。
理想化的世界永遠達不到的。
為了打消他們繼續告狀的念頭,徐總給了三人組自以為足夠誘惑的條件。
胡建林升k11,馬傑升組長,潘妮可以轉正。
坦白講,這個提議太失策了。
沒什麼心動的可能性。
於是雙方形成了搶關鍵性證據的局面,徐總他們竟然當場用手機就操作了裁員。有人覺得後續安排胡建林過系統才能正式裁員的戲份不合理,其實作為hr的領導,他的離開應該有更高級別授權的人走流程才能結束,他也有權審批其他員工的離職,所以這樣理解下來倒也不算太勉強。
徐總準備把三人組全都開除了,眼看着勢單力薄,正義一方就要輸掉了,標準件廠的人趕來加入了這場群毆。
有效給胡建林他們爭取了時間。
這種級別的爆料,唯有捅給董事長才能出效果。
然後就是一頓狂奔,反套路的跑沒勁兒後求助外包人員(感覺完全是為了讓潘妮這個角色有存在價值才加的戲)。
年會上,外包人員表演的舞蹈和主持人的講話速度都慢到離譜,終於把進度拖到了他們到場。
這段rap表演,有人說很雞肋,但葉秋臣觀影過程中看到這些歌詞,居然很想哭。
其實並非是聯想了自己,而是回憶起了當年的新東方年會。
加上此前的風波事件,頓時覺得人心複雜難測,就深深共情了。
一段庄正直講述偷梁換柱的視頻,一段吐槽值拉滿的rap表演,加上《我的未來不是夢》的歌曲,裏面寫着「你的未來不是夢」的歌詞。
氣氛都烘到這兒了,場子也沸騰起來了。
董事長無論如何,都必須站起來表態。
此處插入了他從標準件廠的年會時就不願意裁掉工人的初心,還正巧被年輕的胡建林聽到了。
此處的台詞扣題——年會不能停!給大家打打氣。
當時是悄悄地兩個人說,這是真心話。
現在當著所有員工說,還是真心話嗎?
他表示一定會查清楚,並且不該裁員的人不會開除。
這兩句話很有意思,既解決了現有問題,也沒有給公司增加額外的負擔。
畢竟,他沒說把那些被裁掉的員工找回來吧?
中層走了,再聘和提拔其他人即可。
永遠不缺想要向上爬的人。
標準件廠是塊大肥肉,因為其產品基本都是供應給內部的其他企業,價格還不低。這樣的肥肉若不是涉及權力鬥爭,還附帶了起源地的意義,根本不會去動的。此類重大決策,董事長不可能完全無辜和不知情,他的同意也絕不是被迫。授權給胡建林簽字同意,只是為了激化廠里人員的矛盾罷了。
剛好就是印證了電影中做領導的第三招。
高層領導在管理時,最佳手段就是通過中層領導給基層員工施壓,把問題導向中層和基層的矛盾,然後自己裝作一副不知情的模樣。
這是領導們慣用的手腕和手段。
最後只能是犧牲宰相保全帝王。
4.關於台詞
在整個觀影過程中,葉秋臣印象最深的台詞幾乎都來自馬傑。
他在為胡建林介紹公司情況時,向其展示了食堂、健身房和游泳池等等設施。
吃喝都是免費的,環境還寬敞又明亮。
胡建林的感受總是簡單又直接——這麼舒服,這還是上班嗎?
公司環境越適合居住,員工的加班時間就越多。
看似是福利,實際是束縛。
你不離開,就總要回來幹活兒。
果然,下面的鏡頭就轉到了加班的員工們。
馬傑給加班找了一個很好的借口,玩電腦都不用花自己的電費,在哪不是待着。
那家人呢?朋友呢?生活呢?自己呢?
都丟了。
身邊坐着的人,就如潘妮所說,朋友根本算不上,挺多是同事。
套用並改編一下電影中的台詞來評價,大家並非是對現在的情況一無所知,而是據我所知他們也沒有辦法。
總有一些潛在的規則要遵守。
馬傑還有很多關於領導的金句。
領導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能當領導說明他有能力。
領導都是大智若愚的。
存在即合理。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將領導與火車作比。
火車全靠車頭帶,如果每個車廂都有自己的想法,那火車不就出軌了。
這還需要展開嗎?
我相信,所有打工人都知道這些話的背後意味着什麼。
5.關於笑點
我屬於笑點比較低的人,所以感覺有趣的地方也不少。
比如胡建林聽說自己的年薪遠遠高於預期時,趕緊拿出手機錄下來當證據。
不會英語,記在筆記本上的都是中文形式的「英文」。
意外起了一個john(壯)的英文名,昵稱也可以叫johnny(庄尼)。
巧的是「庄尼」與「庄正直」同姓,在調換身份上竟然就此矇混過關了。
住3個月的樣板間時,發現杯子黏在桌子上,往裏面倒水平着喝。
環境奢華所以到處找人視頻得瑟,話題枯燥硬撐着聊,畢竟幸福來得太突然。
大鵬演得相當傳神,真的厲害。
接着馬傑就發現了調錯人的事實,但怕自己丟了工作所以想辦法替胡建林遮掩。
一旦有活兒,馬傑就主動攬過來避免露餡。
這種啥也不幹就發錢的工作,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狀態啊。
實在閑得慌,胡建林發現辦公室燈壞了,主動干回自己的老本行,並在潘妮的提示下打算通過實踐的方式來記住人名。
大裁員的環境,員工關係部的新人,把公司各個地方遇到的人都點了一遍名,還提到了「名單」這樣的關鍵詞。
人心惶惶,「我叫你的名字你敢答應嗎」竟成了一種詛咒。
大家都想討好胡建林,又不想付出太多的成本,就把食堂發的蘋果和吃的東西堆了一桌子。
這段戲拍得節奏緊湊,情節搞笑,我笑得上氣不接下氣。
另一處爆笑的點,是董事長來視察中層員工培訓。
本來就流傳着董事長和胡建林是父子的謠言,可公開場合兩人看似毫無交集。
大家心裏正犯嘀咕呢,胡建林跑出去和董事長打個招呼,剪影呈現的內容完全就是父慈子孝的畫面,甚至還有摸頭這種極為親密的互動。
胡建林打個招呼回來,一切都不同了,大家心甘情願變成「標準件廠」的員工。
開始準備年會之後,基本都是走劇情的狀態,只有馬傑說的那句「年會完了再告,至少把獎給抽了」讓我感覺挺有意思。
最後,我真的很想看完k11高管們的《學貓叫》表演,可惜電影沒給機會。
6.關於結局
《年會不能停!》的大結局,看似是美滿的大團圓式收尾,但通過故事中一些扎心的細節,我們可以腦補並重組另一個隱藏結局。
表面上,胡建林回去做了副廠長,馬傑升職加薪連跨兩級到k10,潘妮在轉正後選擇辭職捧着吉他去追夢。
實際上呢?
大多數人,應該根本沒看懂這個結局。
胡建林做了副廠長,雖然是最適合他的歸宿,但卻在告訴大家一個殘酷的事實——有能力有良心的領導,只能待在小廠這種簡單的人際關係環境里。
潘妮說,世界這麼大,她想叛逆一下,於是去參加了《想聽你唱》的海選。
名字本來就諧音了「叛逆」,她也的確在做着叛逆的事情。
可進入娛樂圈也依然還是被選擇,而且還是被這個比職場更複雜的娛樂圈來選擇。
在職場都只是個小透明的外包人員,那在娛樂圈就會有資源和人脈嗎?
現實又不是電影。
所以這段內容是黑屏呈現加背景音處理的,有些結果不能說。
階段性的情節不算全部的真相,隱藏結局大概率是她勇於追求夢想但根本沒機會實現。
升職加薪連跳兩級的人,是曾經最聽話的馬傑。
不論什麼時間,順從都是選擇下屬和心腹最佳的衡量因素。
留在總公司的人,類型上從來都沒有改變過。
那段吐槽的rap表演,只有馬傑是看着手機屏幕唱的。
你可以說是他忘了,也可以理解成那是在向外傳達這是別人寫的詞,非他本意。
最重要的,是90%的員工已經被裁員,所以這根本不是徹底的大團圓,只是用小團圓粉飾太平罷了。
更黑暗的現實是,35歲的「徐永森」們全都已經被迫離開了公司,缺少了養家糊口的工資,離開前還要被壓榨最後一點剩餘價值。
如果這不是電影,徐永森當然也逃不出這樣的命運。
其中大概只有一處情節是既荒誕又真實的,即所有被裁人員對着hr大吼大叫說自己有多麼不容易,但仍然只能換來冷冰冰的一封辭退通知書。
世界的本質很殘酷,電影只是美化了現實。
文/葉秋臣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