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娛樂頭條 7835℃

1982年,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上映後票房大賣,均價1毛錢的票價竟斬獲1.6億的票房。

《少林寺》火遍亞洲,帶動了功夫熱,也讓當時的香港電影公司嗅到了武俠功夫片在內地的巨大市場。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緊接着一批香港導演開始來到內地拍攝電影,開啟了香港導演的「北上」之路。

身為武俠片大宗師的張徹,就是其中一位。

作為邵氏曾經的頂樑柱,張徹導演了多部叫好又叫座的武俠片,《獨臂刀》《十三太保》《刺馬》等都是他的作品。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1986年,張徹來到內地後,交出了《大上海1937》這部「暴力美學大片」。

電影改編自抗戰時期真實發生的「林懷部刺殺張嘯林案」,講述了杜月笙的門下弟子林懷部加入鋤奸組織,策劃剷除漢奸張嘯林的過程。

影片上映後,火爆的打鬥場面讓內地觀眾大開眼界,成為當年內地拷貝量最高的電影。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4.1億的觀影人次、3010萬的發行收入,都足以說明影片的受歡迎程度。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當年的「爆款」影片,背後有哪些故事。

01、張徹轉戰內地,第六代弟子嶄露頭角

1986年,張徹來到上海實地考察,為《大上海1937》做堪景工作。

雖然置景方面進行的很順利,但在演員選擇上張徹和公司卻產生了分歧。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考慮到拍攝成本,劇組和公司的高層都建議從張徹的「張家班」挑選幾位來擔任影片的主角。

當工作人員將這一決定告知張徹時,卻遭到了他的拒絕。

原來,張徹考慮到市場環境的變化和內地觀眾的喜好,決定啟用全新的演員陣容。

在那個很少使用替身的年代,影片中有大量的武打鏡頭,需要演員的真才實學。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因此在演員的選拔過程中,張徹一直傾向於從「梨園弟子」、特別是武生中挑選人才。

此後的一段時間,張徹幾乎遍訪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京劇院團,尋找電影的男主角。

後來有人介紹張徹到中國戲曲學院的實驗京劇團看看,這裡剛招進來一批年輕學生,唱念做打的功夫非常紮實。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在戲曲學院走訪一番,看過學生的演出後,張徹挑中了杜玉明,徐小健、董志華三人。

三人俊朗的外表再加上出色的專業能力讓張徹非常滿意,特別是徐小健帥氣的外形,簡直是天選「男一號」。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張徹當即拍板讓三人共同前往上海拍攝電影,由此三人也順理成章成為張徹的第六代弟子。

02、董志華拒絕邀約,導演為其加戲

就在導演覺得萬事俱全時,董志華卻拒絕了導演的邀請。

原來董志華當時正準備跟隨京劇大師厲慧良前往香港進行演出交流,和劇組拍攝的時間發生衝突。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面對張徹的邀約和跟隨大師香港演出的機會,董志華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經過深思熟慮,董志華打算拒絕電影邀約去香港進行演出交流。

在董志華看來,電影是另外一種行當,京劇才是自己的事業和本職工作。

張徹得知董志華的決定後,雖然理解他的決定,但還是想再爭取一把。

於是,導演和電影的製片人朱牧夫婦,一同前往董志華的住處進行最後的商討與爭取。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這完全出乎董志華的意料,看着眼前的張徹導演和製片人如此有誠意,他決定前往上海參與電影拍攝。

為此,張徹還特意為董志華增添了戲份,原本「小刀楊潘」這個角色只是電影中的一個小配角,只有幾場戲。

導演為了充分展現董志華的短打武生功夫,大筆一揮加了好幾場精彩的武打戲份,讓外冷內熱的「小刀楊潘」成了電影中的點睛之筆。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面對導演的厚愛,董志華的表演更是賣力。

在拍攝一場近身打鬥的戲份時,有一個前踢腿的高難度動作,為了表演的更真實,董志華前前後後拍攝了四十多條才達到了理想中的效果。

也許是董志華這種較真的態度打動了張徹,在這之後兩人又合作了《過江龍》《江湖奇兵》《西安殺戮》等多部作品,成為張徹晚年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董志華也憑藉張徹導演的這幾部作品成為80年代炙手可熱的功夫明星,演藝事業逐漸紅火起來。

許多人更熟悉他另外一個角色,也就是功夫》里的油炸鬼,耍的一手的五郎八卦棍。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90年代,董志華和「京圈第一經紀人」王京花結婚,兩人的兒子董子健如今也是演藝圈正當紅的實力派演員。

03、杜玉明「刷膠」扮老,徐小健為拍戲腳部骨折

《大上海1937》被譽為「三個武生」撐起的武俠動作片,董志華、徐小健在片中都有精彩的武打戲份,相比之下杜玉明卻是文戲居多,沒怎麼發揮武生的優勢。

杜玉明在電影中飾演上海灘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是一個只需要坐在家中就能「指點江山」的角色。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聽起來可以輕鬆駕馭,實際上拍攝難度對於初入行的杜玉明來說不亞於兩位「打手」。

由於這是張徹轉戰內地的第一部電影,因此他對細節要求頗高。

為了還原杜月笙這個角色的年齡狀態,杜玉明每天不僅要染頭髮,還要在眼尾做皺紋的特效妝。

當時,杜玉明一人就配備了兩名化妝師,每到化妝、卸妝的時候,就成了杜玉明最難受的時候。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因為要往眼尾處刷很多特質膠水,不僅化妝的時候不能動,卸妝也要花費很多時間。

有時候還弄不幹凈搞得皮膚過敏,這對於杜玉明來說更是難以忍受。

不過對於戲曲出身的杜玉明來說,為了塑造好角色,他咬着牙一天天堅持下來,直到角色殺青。

由於肯吃苦,再加上性格隨和待人周到,杜玉明也深得張徹的喜歡。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拍完這部電影,杜玉明繼續和張徹合作,後來更是成了張徹電影的副導演。

此後杜玉明一直沒有離開演藝圈,近些年在多部熱播劇中擔當配角,如《雪豹》中清風寨大當家朱子明,《慶余年》中的高手洪公公等。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作為一部從頭打到尾的純動作戲,《大上海1937》最精彩的就是拳拳到肉的武打戲份。

作為男一號的徐小健承擔了電影中大部分的武打戲,是三個武生中的「功夫擔當」。

當然,武打戲最多的他也是受傷最多的演員,拍攝過程中每天大大小小的傷情不斷。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在一場從樹上翻跟頭下來的戲份中,徐小健由於太過投入,在落地時腳掌落在了兩個墊子的縫隙之間,造成了腳部骨折。

當時徐小健並沒有發覺,直到這場戲拍完收工之後才發現腳腕處鼓起了一個大包,才意識到自己的腳骨折了。

後來他在劇組人員的幫助下前往醫院包紮治療,但是為了不拖累劇組的拍攝進度,徐小健僅僅休息兩周就回到劇組繼續拍攝。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大上海1937》上映以後票房大獲成功,徐小健的演藝事業也聲名鵲起,繼續拍攝了《西安殺戮》《過江龍》《仗義英雄》《絕殺》等多部電影。

2000年之後徐小健開始把工作轉向幕後,參與執導了《孽海恩怨》《鬼妹》《梅蘭竹菊》等電影作品。

《大上海1937》上映至今已經有38年的時間,影片當年在內地引發轟動,卻在香港遇冷票房僅有200多萬。

4.1億觀影人次,拿下當年的票房冠軍,張徹這部抗日功夫片贏麻了 - 陸劇吧

之後張徹又在內地拍攝了《西安殺戮》《江湖奇兵》《神通》等電影。

但已是暮年的張徹再難重現昔日在邵氏的輝煌,老套的情節設計和武打風格,使得後面這幾部作品都反響平平。

即使如此,《大上海1937》依然貢獻了許多經典的武打橋段,其中蘊含的民族情懷更是讓人看到老一代香港導演的愛國熱情。(撰文:皮皮蝦)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