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科技創業商戰劇《赤熱》火熱收官。聚焦中國半導體科研,歷經十數年創業風雨,張海潮(黃曉明 飾)為愛人、為公司、為中國半導體技術宣告,「我們中國人,千百年以來到今天,經歷了無數的苦難,數度歸零,再從廢墟中重建。一個敢於從頭再來的民族,還有什麼做不到呢?」這場關於家國情懷、奮鬥感悟的發言振聾發聵,打動了無數屏幕內外的人。
該劇由中央電視台、smg尚世影業、完美世界影視、柏年禾沐影業、華棲清石、紫映東方影業出品,柏年禾沐影業製作,李駿導演,虞璐琳編劇,黃曉明、王鷗、張超、施詩領銜主演,李治廷特別主演,李傳纓特別出演,令卓、曾美慧孜、黃才倫主演,聚焦本世紀初響應歸國熱潮、回國創業的頂尖科技人才,從1997年到2008年,從這些天之驕子在清華園的人生起點,到成熟堅定的人到中年,電視劇《赤熱》講述了科技創業人的奮鬥故事,以人物命運觀照縱橫時代。這部劇也同樣回溯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起,中國集成電路、互聯網、移動通訊等行業艱難崛起的振奮歷程,在這個暑期檔為觀眾帶來了一部難得的行業佳作。
說「難得」,主要在兩點。第一個難得,是主創團隊在創作階段就鑽研這類高精尖行業,透徹中國半導體發展史,且因題材自帶理解門檻,台詞難度整體拔高了幾個等級;第二個難得,則是主創團隊在做足行業知識儲備後,將半導體行業專業性與戲劇性巧妙融合,以精彩故事吸引觀眾,勾連相對艱深的科技屬性。戲內戲外,《赤熱》團隊都在啃一個「硬骨頭」。
《赤熱》的破題方式,是在尊重發展史實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尋找與觀眾的共情。主角團並不「偉光正」,反而在創業初期各有各的人性弱點,在彼此碰撞中逐漸改變和成長。張海潮和黃林希帶着數十位科學家回到上海發展半導體,遭遇洶湧而至的各類困難,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機遇。
從播出數據看,電視劇《赤熱》經受住了觀眾的考驗。儘管開播前期因為具有觀看門檻的故事題材而短暫地收視平平,但隨着張海潮、黎東升(張超 飾)等人將科技創業主戰場轉向國內,該劇的收視率也穩定升溫。截至收官,電視劇《赤熱》不僅多次拿下單日收視率冠軍,還在貓眼電視劇有效播放熱度榜躋身前三。該劇播出效果的逆襲,力證好內容總會被看見。
立足全局回頭復盤,觀眾彷彿跟隨張海潮、黎東升等人一起,沉浸式感受了一把艱難卻又酣暢淋漓的創業歷程。 每個主人公也歷經淬鍊,實現了事業、生活與信念層面的成長,拉出人物弧光。張海潮從心裏只有技術的理工男,成長為一位擁有國際視野與人性溫暖的成熟愛國企業家;黃林希(王鷗 飾)對江薇說出「優秀的女性沒有天花板」,人生關鍵時刻也不忘女性互助;黎東升也化解了尖銳與取巧的外殼,為人處事愈發成熟穩重,最終與張海潮殊途同歸;歐陽子夏(施詩 飾)也終於掙脫來自原生家庭的束縛,兜兜轉轉與黎東升共同組建自己的家庭,找到自己的幸福。
攻克「高科技」、「創業劇」兩大創作難題後,電視劇《赤熱》收穫了來自影視行業內外的廣泛好評。豆瓣網友盛讚「《赤熱》好看,反套路劇情很精彩,曉明同學又找到他演中國合伙人時的感受了」、「這部劇情節緊湊,有考證有歷史依據,完全超越一般的商戰片,更有格局和宏達的架構,很吸引人」。
資深行業媒體「影視獨舌」給出專業評價:「從總體視角來看,《赤熱》不僅是一部題材重大、創作難度極高的芯片行業劇;也是一部刻畫了鮮活創業者群像的硬核創業劇,還是一部兼顧戲劇性和時代感,讓觀眾能在時代脈搏和跌宕情節中,共情共鳴的類型創新劇。」
電視劇《赤熱》在最後以黎東升之口引用《殺死一隻知更鳥》中對「勇氣」的解析,「真正的勇氣,是當你還未開始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會輸,但你仍然要去做,而且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到底。你很少能贏,但有時也會。」這是張海潮、黎東升、那些年的無數科研人才,乃至整個電視劇《赤熱》團隊,都在堅持的信念。
高精尖科技題材影視劇的創作難度極大,但他們仍然堅持迎難而上,以跌宕起伏的精彩劇情與鮮明豐滿的人物塑造挑戰難關,成為高科技類型行業劇賽道的先驅者與探路者。在科技強國的精神指導下,國劇市場更需要像《赤熱》這樣敢於挑戰高精尖科創題材的電視劇,緊扣時代脈搏,精研科技力量,共同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