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電影人回家。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會主席曹保平說,他18年前也是這個舞台上的新人。澳大利亞導演、編劇、製片人洛夫·德·希爾說得動情:「對我而言,在上海的這段時間此生難忘。」
哈薩克斯坦影片《離婚》獲得最佳影片,該片主演奧瑪洛娃·阿米拉(右二)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昨夜,以「新生·不息」為主題,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頒獎典禮在上海大劇院如期而至。金爵主競賽單元的各大獎項一一揭曉,哈薩克斯坦影片《離婚》獲得最佳影片,該片主演奧瑪洛娃·阿米拉獲得最佳女演員獎;中國演員黃曉明因在電影《陽光俱樂部》中的表演獲得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由《院中雪》導演巴庫·巴庫拉德澤(格魯吉亞/俄羅斯)摘得;阿根廷影片《成年人》獲得評委會大獎,也成為本屆電影節閉幕影片;藝術貢獻獎歸屬伊朗影片《拾荒人》。
如頒獎禮上的各位嘉賓所言,在上海這座匯通古今、溝通中西的電影之城,全球影人在本屆上影節交流互鑒,尋找電影生生不息的力量。
華語片收穫多項榮譽
本屆金爵獎主競賽單元共有四部華語長片入圍,涵蓋老中青三代創作力量。最終,《刺蝟》《陽光俱樂部》《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三部影片收穫榮譽。
獲得最佳編劇獎的《刺蝟》是顧長衛時隔12年再度回歸嚴肅議題的創作。影片以動物為意象,不甘於命運卻又不融於庸常的人,在和世界的「戰鬥」中傷痕纍纍又光明磊落。身為原著作者、同時也是編劇之一,鄭執在接過獎盃後表示,自己就是「一個寫小說的,誤打誤撞進入了電影行業」。他覺得,寫字的人內心常有一種「小驕傲」,他鼓勵同行「堅持住,因為你贏得的所有尊重幾乎都是從內心那點點『小驕傲』開始的」。
中國演員黃曉明因在電影《陽光俱樂部》中的表演獲得最佳男演員獎。
90後魏書鈞導演的《陽光俱樂部》是個溫暖治癒的故事:單身青年吳優和年近七旬的母親沈麗萍相依為命,母親突然患病,吳優堅信只要讓陽光照進內心,生命總有奇蹟,於是帶着母親踏上了尋覓陽光之旅。吳優雖已到不惑之年,但智商認知水平仍停留在孩童時期。評委會認為:在這樣一個容易被標籤化的角色上,有一位演員通過笨拙臃腫的身體以及純真的眼神,闡釋了這個角色的獨特魅力,在他的眼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一種難能可貴的信念與力量,同時也看到了人性最溫暖的底色。
黃曉明入行26年,一路起伏跌撞。獲頒最佳男演員獎,他坦言那瞬間有些懵,「上海是個神奇的地方,總有奇蹟發生」。但倘若回望他為角色的付出,人們會相信天道酬勤。為了更好地表現特殊人群的生活狀態,他專門前往杭州的特殊人群基地實地體驗一個月。同時,他為角色增重30斤,還設計了更稀疏的頭頂、更細的眉形,甚至裝上牙套,「這樣鈍感更強了一點,說話時的嘴型也變了,會有點口齒不清晰,如果咧嘴,還能看到牙縫的不整齊,很符合人物的特點」。站在金爵獎的舞台,他說自己,「越過了那座高山,遇到了18歲的自己,更加堅定了我要在電影這條路上勇敢走下去的初心」;他也相信,「努力總會有結果,可能會有好幾年的反射弧,但總會有回報」。
此外,管虎執導,黃渤、倪妮主演的《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摘得最佳攝影獎。
在開放包容中架起心靈之橋
在開放包容的胸懷中,為文明的交流互鑒架起心靈之橋,是上海國際電影節31年來的使命所系。今年還是亞洲新人單元成立20周年。在金爵獎的頒獎禮上,兩個單元獎項夢幻聯動,也讓整個頒獎禮更添溫度與情懷。
中國導演、演員董成鵬(大鵬)。
為慶祝亞新20年,金爵頒獎禮主創團隊創新設計影像故事《新生》,邀請4位與亞新單元結緣的電影人——中國導演、演員董成鵬(大鵬),日本導演岩井俊二,中國導演、北京電影學院教授曹保平,中國演員孫怡走上舞台,結合自身的經歷講述與亞新單元的緣分,回顧這段充滿激情與夢想的電影旅程。
大鵬從自己在上影節的三重身份轉換說起:2015年帶着《煎餅俠》走上紅毯,2018年《縫紉機樂隊》進入亞洲新人單元,今年則是亞新單元評委。他珍視「電影人」的身份,「我回家了!」
而在頒獎禮後台,更多創作者回顧了他們以「電影人」之名,在上海締結情誼的感受。
昨夜,第一個步入媒體採訪間的是最佳動畫短片《殺了這匹馬》導演郭小若。這是他的畢業作品,「特別激動,能在自己的國家獲得a類電影節榮譽」。走下台時,「候場」的最佳真人短片獲獎者《邊界事件》以色列導演希拉·格芬走上前表達祝賀。第一次來中國的她非常興奮:「我們來自不同國家地域,通過電影連接在一起。」
斬獲評委會大獎,阿根廷導演馬里亞諾·岡薩雷斯表示很開心將阿根廷影片帶到上海首映,他向所有成年人致意:「挑戰前行、感謝成長,致敬電影藝術。」
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全,上海市副市長劉多,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邱華棟,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出席頒獎典禮。
作者:王彥 郭凡熙
文:本報記者 王彥 實習生 郭凡熙圖:葉辰亮編輯:傅璐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