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應該學着不努力

知識星球搞了這麼多年,和很多球友都處成朋友了,每天都能收到各種各樣的信息。

有位大廠球友給我提供了他們公司的工時考勤表(帶水印沒法公開),說真的,看完後我驚呆了...

不是周報,不是日報,而是小時報!每小時做了啥,都要在考勤表內寫得清清楚楚。

終於理解了為什麼上班也叫賣命,每天出賣8小時時間,臨了還得把顆粒度對齊。

更諷刺的是,彙報表格還只能填 8 小時,多一分鐘都不行,畢竟公司也沒有加班費,不能留下把柄。

至此,我們也可以總結出企業應對不確定性的慣用手段了:

一曰降本增笑,把人裁了,降低企業硬成本,老闆和股東都開心。

二曰降本增效,留下的人,嚴格查考勤,加強彙報,表面功夫不能少,一切有跡可循。

可站在牛馬視角,互聯網和金融可以說是為數不多「同工不同酬」的高薪行業。圍城易出難進,可留在城內,大量時間不是在吃屎,就是在屎上雕花。

我本以為,當行情不明,卷不出增量時,大家會自然而然地學會不努力,也不是躺着,而是苟着——調整預期,讓自己舒服一些,把苦難階段挨過去。

但我想錯了,卷不出增量時,很多企業的做法是更加內卷。

這感覺就像,做題家明明發燒了,應該休息,卻硬是爬起來做了套數學卷子,然後自我感動說:

又是上進的一天。

類似的,只刺激供給,卻不擴張需求,誰來為供給買單呢?

內需不是刺激出來的,任何刺激消費的政策,往往只能頂一陣子,持續刺激甚至會導致債務積累。

不妨想想當年「消費升級」敘事流行時,大家的精氣神。

所謂內需,難道不是人們樂觀看待未來,追求更好的生活,期待成為更好自己的內在衝動嗎?

需求一直都在。

都想住更好更大的房子,都想買車擴展生活半徑,都想吃好點健康點,只是需求沒辦法轉成有效消費。

如上圖,2015年至今,每周工作時長累計提升了3小時左右,每年多工作150小時,按照每天8小時來算,相當於每年多工作了19天,也就是少休息了19天。

如果更努力並不能創造出更多收入,為什麼不轉而休息呢?

休息不利於生產,但利於消費。

消費既是收入和預期的函數,也受閑暇時間和心情的影響。

我不禁要問,一味地讓自己更努力,這樣真的好嗎?

如果不調整預期,難道不是越努力,越悲傷嗎?

經濟學的最終目標和最高倫理都是,人。

經濟活動歸根結底是人的活動,人們在活動過程中逐漸認識了社會。

人們不但會察覺社會經濟的變化,認識變化,更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和觀念來適應經濟的變化。

而社會經濟作為人組成的活動,在被人們察覺、認識之後,也會隨之進一步改變。

如此,雙方不斷影響,彼此不斷適應,使得經濟在調整中前進。

一味忽視人的感受、預期、幸福感,很多政策效果不及預期也就不奇怪了。

就好像生育問題,總之將其置於經濟發展、競爭力等宏大敘事之下,滿嘴討論「人礦」的味道,能不挨罵嗎?

人終究不是任勞任怨只會爆產能的老黃牛,人也應該沒有負罪感地、心安理得在8小時工作之外享受生活。

提高按勞分配比例,提高工資性收入,做高財產性收入,落實早有規定的工作時間和待遇(最遵守的恰恰是外資公司)

讓經濟回歸到人的尺度,信心和內需自會從日常生活中生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