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券商私募資管規模止跌回升,資管業務成為多家券商業績增長的新引擎。進入四季度,「新牛市」更為券商資管的發展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近日,太平洋證券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吳盛生對於後續市場機遇作出研判。吳盛生認為,隨着上市公司業績陸續披露,明年3月份將迎來經濟修復、企業利潤修復的重要驗證期。如果能得到好的驗證結果,市場有望迎來以盈利修復為驅動的指數級別行情,屆時產業政策受益行業、cpi抬升受益行業、高盈利預期高估值行業等將迎來機會。
從業16年以來,吳盛生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與變遷。他提到,在牛市初期和末期,通常表現出「散戶定價」的特徵。「我們奉行長期主義,也一直致力於向投資者輸出這一理念。當我國股市中價值投資、長期主義成為主流理念,慢牛、長牛才能出現,股市才能為國家經濟發展、個人財富積累貢獻更積極的能量。」
吳盛生認為,券商私募資管產品面向合格投資者,是有一定財富積累和財富管理經驗的客戶,以長期、穩健的配置需求為主。因此,券商資管行業的「提升主動管理能力」需要圍繞絕對收益目標來展開。
個人簡介:吳盛生先生畢業於南開大學金融學院,碩士研究生學歷,金融學碩士。2006年1月入職太平洋證券合規部,歷任太平洋證券合規部副總經理、資產管理總部副總經理、固定收益總部總經理、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
來看詳情——
市場呈現個人投資者驅動特徵
固收類產品仍是資產配置的重頭選擇
問:今年三季度,市場忽然迎來「新牛市」。對此您怎麼看?預計後續市場將如何演繹?在當下市場環境中,投資者應如何把握好機遇、做好投資?
答:簡單回顧這次「新牛市」:本輪a股市場行情從9月18日美國降息開始預熱,9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會正式啟動,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扭轉預期上攻,10月走勢出現分化,指數和大盤藍籌股進入盤整期,北證、小盤股則繼續上漲。
顯然,本輪行情源自國內宏觀政策的調整,從「長期視角、穩中求進、短期防風險為主」到「重視短期困難、加大刺激力度、提振信心」的轉變,政策組合拳出台之果斷、執行之迅速,超出市場預期。
目前,a股處於投資者信心聚集、市場保持熱度、散戶主導定價的階段。展望後市,我認為可能會形成以下階段:
短期內,市場行情主要受預期改善驅動。當前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已經明確,其他配套政策主要作用於實體經濟,對股市不形成直接刺激,預計繼續提升的空間有限,指數可能仍將維持震蕩格局。個股方面,當下市場呈現典型的個人投資者驅動特徵,新質生產力相關的小盤成長股、科技核心股、併購重組等題材佔優。
到明年3月份,隨着上市公司年報陸續披露,市場將迎來經濟修復、企業利潤修復的重要驗證期。如果能得到好的驗證,市場有望迎來以盈利修復為驅動的指數級別行情,屆時產業政策受益行業、cpi抬升受益行業、高盈利預期高估值行業等將迎來機會。相反,如果經濟和企業盈利修復不及預期,市場將存在持續震蕩甚至下跌的風險。
從目前宏觀政策精準發力來看,經濟數據和企業盈利修復前景較為樂觀。另一方面,國際局勢動蕩將形成階段性擾動。不過,這些並不是a股走勢的決定性影響因素。
站在投資者角度,在當前階段,風險偏好較高、投資經驗豐富的客戶可以適度參與個股投資,但需要把握交易時機,提高規避「垃圾股」、跟風炒作、「殺豬盤」等風險的意識。對於風險偏好不高的客戶,可以逐漸增加權益資產配置,優選能力較強的資產管理機構發行的「固收+」或混合型產品。
債券市場方面,「924」以來,「股債蹺蹺板」效應較為顯著。當前的較多共識是:一攬子刺激政策出台將有效加快國內經濟走出困境的步伐,但由於內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困難的局面仍將持續較長時間,宏觀基本面和貨幣政策都不支持債市由牛轉熊。
與此同時,股市上漲會從資產性價比和流動性的角度利空債市,尤其是資管產品贖回壓力導致的流動性問題,對信用債、特別是長久期、弱資質的信用債帶來一定衝擊。不過,這也提升了信用債的配置價值,固收類的產品仍是個人家庭資產配置的重頭選擇。
問:明年及長期,您看好權益市場哪些方向及板塊?在固收市場上,明年在久期配置、槓桿操作等領域有何建議?
答:作為專業機構,我們對資產的選擇主要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資產性價比,二是資產與產品的適配性。從這個角度出發,權益方面比較偏愛三大類資產:一是適合固收+產品的高股息率股票和低估值並具備一定成長性的股票;二是新質生產力、產業突破、國產替代等方向的高成長股票;三是困境反轉,即價格遠低於內在價值、已接近或達到行業周期底部的股票。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牛市初期和末期,通常表現出「散戶定價」的特徵,小市值股票、題材股、垃圾股容易暴漲暴跌,反而基本面好的股票漲幅溫和、賺錢效應不明顯。我們絕大部分產品的資產選擇都是從長期視角考慮,並且把防控風險作為基本要義。我們奉行長期主義,也一直致力於向投資者輸出這一理念。當我國股市中價值投資、長期主義成為主流理念,慢牛、長牛才能出現,股市才能為國家經濟發展、個人財富積累貢獻更積極的能量。
債券方面,我認為明年信用債相較利率債佔優,宏觀經濟政策持續加力、cpi抬升、利率債供給量增加等因素,將使明年市場利率波動性增大,因此明年債券拉久期不是佔優的策略。
相應地,近期信用債大幅調整後,已出現絕對價值。對於負債端不穩定的產品戶而言,明年短久期、資質稍弱、絕對收益率較高的信用債和資質好、高流動性的信用債都具備配置價值,啞鈴型配置是較優選擇。
槓桿方面,回購利率預計仍可穩定在低位,人民銀行對於資金端的風險防範和呵護意識保持在較高強度,市場風險不大,主要看不同機構的融資難度和槓桿使用策略。
控制投資風險、慎用槓桿
為客戶提供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
問:作為行業資深投研人士,在上一輪牛熊轉換中,您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或者切身體會分享?形成哪些投資邏輯和投資理念,在投資中如何實踐貫徹?
答:自2006年入行,我個人已經經歷過多次牛熊轉換,包括2006、2007年a股歷史上最波瀾壯闊的「改革牛」和2014、2015年最具戲劇性的「槓桿牛」。在2006—2007年普漲的牛市裡,我有幾個朋友賺了不少錢,覺得自己是「股神」,毅然辭職專業炒股。然而在2008年之後,又不得不「找個班上」。這樣的人和故事每輪牛市應該都有。我想分享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在2015年7月初,股市從高點快速下跌,監管部門要求最近6個月內有減持行為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監高增持股票。很多市場人士認為市場將止跌回穩,甚至迎來第二波上升機會。
當時有幾家機構在我們這做了加槓桿的產品,短短3個月期間,就經歷了下跌後補倉、反彈盈利、重新下跌再補倉、最終爆倉的過程。我作為親歷者和操作者,深刻感受到了市場劇烈波動時蘊含的巨大風險、決策的高難度、槓桿的殘酷和人生如戲。從此,我對投資風險控制的重要性、對慎用槓桿的理念深入骨髓。
第二個故事是在2017—2018年,民企信用債出現違約潮。當時我負責固定收益部,不幸踩到了雷。在處置風險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由於市場出現大量賣方但買方寥寥無幾,形成了「買方定價」的局面。
而在違約潮初期,很多企業並不想「躺倒」,還在儘可能的努力還債,於是出現了以很低價格買入、以較高價格甚至全額兌付的機會。我們得以參與高收益債市場,不但迅速彌補了踩雷造成的損失,還成為當時市場上最大的高收益債投資機構,為公司連續多年賺取了較好回報。
負責資管業務後,我們較少涉獵高收益債領域。但在長期參與高收益債市場中,我形成了一些非常實用的投資理念和團隊建設經驗,比如逆向投資、準確定價、交易博弈、市場機會把握、差異化競爭、聚焦與分散的有機結合等。如今,這些理念和經驗都較好地應用在我們資管投研團隊建設和我們產品投資組合策略中,為客戶帶來了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
問:在投研能力、產品管理、策略思路等領域,太平洋證券資管有哪些優勢和獨特打法?
答:今年來看,公司的資管產品業績表現仍舊可圈可點,其中以金元寶系列為代表的固收+產品以及純債類產品中如掘金純債系列,都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績。
投研能力一直是太平洋證券資管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的投研體系搭建目標是為私募客群提供差異化、特色化的產品與服務,特點可以簡單概括為「實效」和「時效」。
首先,我們投研體系的核心在於投研一體化。投資經理也承擔部分研究工作,而研究員的主要任務是篩選出好的投資標的,並持續跟蹤其風險和內在價值的變化。在紮實基本面研究的基礎上,我們更加重視對合理價格的判斷,買到足夠便宜的標的。
第二,注重客觀現實,不斷完善投研邏輯和方法。我們團隊非常重視實地調研,研究員每年一大半時間都在出差,除了通過實地調研了解行業、企業的真實產銷等情況,也會從不同側面進行多角度研究證實並修正已有認知,形成可靠性更高的研究結果。
第三,張弛有度的風險管理機制。以信用債為例,我們對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投資不同內評級別的標的上限額度均進行了不同規定,同時對主體也進行了雙比例限制,在風險匹配的基礎上做好分散。
比如說,在標的入池環節,我們並不會「一刀切」,某隻債內評等級是5級,風險等級較低的產品不可買入,風險等級較高的產品則可以買入一定比例。另外當標的出現超跌、市場錯殺機會時,我們會綜合評估其投資價值,經多方調研及信評委專項討論後,提高這類標的的可投資額度。
產品方面,在資管新規出台以後,我們積極響應開始做凈值化轉型,先後與廣發銀行合作有「尊享季季盈系列」、與郵儲銀行合作「利豐/穩豐/睿豐掛鈎系列」、與興業銀行合作「年鑫系列」、與日照銀行合作「優悅享/優尊享/悅鑫系列」等等,都是合作銀行的首家或首批凈值型產品准入券商。
除了銀行定製系列外,我們持續優化產品布局,積極培育自主品牌,構建了多梯度、多風格、多期限的產品譜系,以適應不同客戶的需求。
具體來說,針對普惠類投資者,我們研發出「30天滾動持有」「六個月滾動持有」 兩隻參照公募基金運作的大集合,產品運用純債策略,以獲取絕對收益為目標,以極低的回撤率為特點,在陸金所、京東金融、天天基金等知名三方渠道擁有不俗口碑。
面向高凈值類投資者,我們致力於打造更加豐富、更有辨識度、更具影響力的小集合產品系列品牌。經過多年發展,按風險從低到高依次形成了定位於活錢管理的「天添利系列」,定位於穩健理財的「金添利系列」,定位於進取固收的「掘金純債系列」,定位於多資產固收+的「穩健增強系列」以及定位於多策略固收+的「金元寶系列」,運作期限短至1周,長至9個月不等,並設計出定期開放式、周申季贖式、最短持有式等多種參與規則,全方位、立體化地滿足客戶差異化需要。
此外,我們在鞏固債券投研優勢的基礎上,還加快布局權益市場,采自身所長,集群英薈萃,研發出多種風格的fof類產品,如定位於主觀多頭的「均盈優選fof系列」,定位於量化指增「藏金閣fof系列」以及定位於中性套利的「周周寶fof系列」等。
總體而言,我們的資管產品品類齊全,覆蓋了公募與私募、不同開放期限、不同風險收益特徵,能滿足各類客戶,尤其是中高凈值客戶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我們投研交團隊在純債和多策略領域深耕十餘年,擁有很強的資產挖掘和交易能力,這為我們實現持續多年的良好業績提供了基礎保障。
圍繞絕對收益目標
提升券商資管主動管理能力
問: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成為券商資管行業的熱詞,更是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在您看來,券商資管應如何提升主動管理能力,需在哪些領域持續發力?
答:券商資管和公募基金、銀行理財等其他大資管產品有一些差異。券商私募資管產品面向合格投資者,是有一定財富積累和財富管理經驗的客戶,以長期、穩健的配置需求為主。因此券商資管產品也以固收類為主,以絕對收益策略為主。券商資管行業的「提升主動管理能力」,目前也主要圍繞絕對收益目標展開。
我們在2021年就對信用債市場做出了「最後三年黃金期」的判斷,積極布局多資產、多策略,明確了以「固收+」產品為重心、並逐步推進靈活配置型混合產品的大方向,在銷售、投研方向上進行了戰略性部署。為了提升以「多資產、多策略、絕對收益為目標」的主動管理能力,我們一直在進行投研體系的改進,主要在於三個方面:
一是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作為中小券商,我們短期內很難構建全資產類別的龐大投研團隊,因此需要處理好「博與專」的關係,集中有限人力研究必需領域和某些擅長的細分領域和特定行業。
二是形成共識。要想把研究結果與投資完美結合,首先要形成共識,進而形成合力。但越是複合的投資策略和邏輯就越難形成共識,解決思路是找到容易驗證的策略、品種或機會。如果能夠形成賺錢效應,就可以藉助正反饋較快達成共識,進而形成體系化積累。
三是要適配於產品。我們的產品和客戶需求、銷售難度緊密相關,所有好的配置策略都要基於受歡迎的產品,才有產出。基於產品的私募屬性,波動較小、流動性較好、收益有相對優勢的策略組合構成我們的主力產品體系,也是投研需要重點投入的。隨着管理規模擴大,有足夠容量和流動性的資產及策略成為重點。其他類型的資產和策略即便再好,也只能作為輔助選擇。
問:近年來,券商紛紛申請設立資管子公司,獲批速度也在加快;與此同時,已有券商資管申請公募牌照「破冰」。對此您如何看待?
答:從券商機構角度,當然都希望拿到公募牌照,拓寬業務範圍。但從公募基金行業發展和監管角度可以發現,券商資管公募牌照的准入正在趨嚴、節奏正在放緩。
目前,國家對金融機構改革的導向是分類、分層管理,支持頭部機構通過併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做優做強,鼓勵中小機構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經營、做精做細。目前持有公募牌照的機構接近160家,僅49家管理非貨幣基金的規模超過1000億元,合計佔比達82.5%,公募行業亟需提高機構質量而不是增加機構數量。
對於太平洋證券資管而言,公募牌照是長遠規劃,不是近期目標。我們堅持以提升投研專業能力為核心,以客戶利益優先為基本職業道德,以為客戶資產保值增值為職業榮耀,找准機構定位,從私募客群的需求出發提供差異化、特色化的產品,在細分賽道做出優勢。在長期積累下,獲取公募牌照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太平洋證券資產管理總部簡介:
太平洋證券於2012年3月取得證券監管部門同意開展資產管理業務的批複。太平洋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包括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單一資產管理業務、資產證券化業務以及投資顧問業務,服務對象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其中機構投資者包括各類企業、上市公司、銀行等。
太平洋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包括為多個客戶服務的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含參公大集合產品)、為單一客戶服務的單一資產管理業務、資產證券化業務以及投資顧問業務,投資涉及債券、股票、定增、基金、衍生品、股票質押等,滿足投資者多樣的投資需求。
太平洋證券資產管理總部堅持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業務宗旨,以「規範、專業、創新、高效」作為開展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的基本準則,穩健經營、規範管理、審慎投資,力爭為客戶提供高質高效的保值增值服務,致力於打造資產管理業務高端品牌。(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