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拍攝科幻題材有優勢,天文館、高能物理所成影視劇「地標」

娛樂頭條 3734℃

科幻專家吳岩小學時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天文館。兒時的他認為,天文館是這個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吳岩回憶,當時他住在燈市口,如果想去天文館,111路公交車需要坐很多站到動物園。第一次到天文館,吳岩看到一個展覽,他太喜歡了,立刻又坐111路回家拿了一個本子,再坐回天文館,一邊看展一邊記錄。同時,自然博物館、地質博物館都是兒時培養吳岩科幻夢想的地方,他還喜歡看各種科技展覽,「在科學資源方面,北京遠遠優於其他城市。」

北京拍攝科幻題材有優勢,天文館、高能物理所成影視劇「地標」 - 陸劇吧

三體》在北京實地取景,營造了科幻、壯觀的景象。

北京擁有拍科幻的軟硬件

1 科研單位

在《三體》中,有不少北京元素的展示。白一驄表示,《三體》原著中就有一些真實科研單位,可以在北京實景拍攝。比如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天文台密雲站等地拍攝的場景讓觀眾頗為驚喜,有真實感和現場感。《三體》的播出也帶紅了北京的科技館、天文台,談及科幻題材對於現實「科普」的影響,楊磊坦言,劇組採用了實景拍攝,是為了讓觀眾覺得是真實發生的故事,有代入感和沉浸感,戲播出之後有一定的實景效應,大家看完知道有這些地點,願意去打卡留念,也是主創們喜聞樂見的。「科幻題材對現實『科普』具有積極的影響,激發了觀眾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和好奇心。能夠帶動更多人關注科學、熱愛科學,我們是很高興的。」

2 科幻作家工作室

除了實景拍攝地,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也設立在北京,知名科幻作家王晉康、劉慈欣分別擔任名譽院長和院長,知名科幻作家韓松、何夕、江波、凌晨、陳楸帆等均在這裡設立有工作室。該研究院旨在提升科幻創作實踐水平,從內容生產到產業製作,科幻產業的全周期產業鏈條在這裡初步形成。

3 多家特效公司

在科幻影視的發展歷史中,技術是一個關鍵性因素。拓展了科幻影視生產的邊界,使創作者能在更廣闊的科幻宇宙中遨遊,建構瑰麗奇幻的藝術世界。《三體》的視覺效果是其影視化呈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有的科幻、特效,都不是為了科幻而科幻,而是把科幻的影子深埋在現實中,首先要讓觀眾相信劇中所表達的世界,才會一步步走向科幻的感受。因此,對於一部科幻作品而言,特效公司的工作量也非常大,工時長。目前國內一線特效公司基本都坐落在北京,白一驄說,這些特效公司都在自己公司附近,大家彼此合作很多年很熟悉,工作期間在北京開會,一周幾次,跟上班一樣,「很方便。」

在拍攝《三體》時,劇組在北京選擇了三家特效公司來共同完成這些特效,而核心統領是楊磊的搭檔陸貝珂導演,每家公司都負責其擅長的門類,然後由陸貝珂進行統一的調控和把控,確保整個特效製作的質量和進度。楊磊表示,這個統一的調控過程對於項目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這個流程之後,《三體》的特效製作就變得更加有序和高效。特效裏面包含多種類型,比如動畫片形式的三體故事,這類特效需要注重動畫角色的表演和環境的渲染。另外,像古箏行動切船這樣的場景,則更注重還原真實性,並且需要融入大量的科學知識,比如地球的位置、宇宙中的星系等。每一種類型的特效都有其獨特的要求和挑戰,比如紅岸基地的大鍋等場景,都需要製作得如同真實存在一般。

北京拍攝科幻題材有優勢,天文館、高能物理所成影視劇「地標」 - 陸劇吧

《三體》離不開特效製作。

《三體》「地標」

1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

在劇中,研究納米材料的主人公汪淼為物理學家楊冬拍了一張照片,當時楊冬旁邊「良湘加速器」的取景地便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

1988年10月,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建成,開啟了中國基於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高能物理實驗研究。它坐落於北京西郊八寶山東側,佔地5萬平方米,由直線加速器、輸運線、儲存環、北京譜儀和同步輻射裝置等五部分組成。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外形像一個羽毛球拍,長長的「球拍柄」就是200米長的直線加速器,用於為儲存環提供能量為1.0-2.5gev的正、負電子束。在電視劇中,楊冬被拍照時其身後正是直線加速器。

2 北京近郊的射電天文觀測基地

劉慈欣的《三體》小說中寫道:「汪淼驅車沿京密路到密雲縣,再轉至黑龍潭,又走了一段盤山路,便到達中科院國家天文觀測中心的射電天文觀測基地。他看到二十八面直徑為九米的拋物面天線在暮色中一字排開,像一排壯觀的鋼鐵植物,2006年建成的兩台高大的五十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天線矗立在這排九米天線的盡頭……」在電視劇第五集中,也有汪淼到北京近郊的射電天文觀測基地,看整個宇宙為他「閃爍」的情節。

《三體》電視劇官方微博表示,該劇曾到國家天文台密雲觀測站取景。國家天文台密雲觀測站坐落在密雲水庫北岸,周圍環山。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電視劇第五集的開頭,汪淼到達射電天文觀測基地後下車與沙博士對話的地方,並不是國家天文台密雲觀測站。

3 北京天文館

同樣在電視劇《三體》第五集中出現的,還有為公眾所熟悉的北京天文館。劇情中,汪淼來到這裡借3k眼鏡。小說中,在射電天文觀測基地工作的沙瑞山稱,「3k眼鏡是我們為首都天文館做的一個科普小玩意兒。現在的技術,已經能將彭齊阿斯和威爾遜在四十多年前用於發現3k背景輻射的二十英尺的喇叭形天線做成眼鏡大小,並且在這個眼鏡中設置一個轉換系統,將接收到的背景輻射的波長壓縮七個數量級,將7厘米波轉換成紅光。這樣,觀眾在夜裡戴上這種眼鏡,就能親眼看到宇宙的3k背景輻射,現在,也能看到宇宙閃爍。」

北京天文館坐落於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於1957年正式對外開放,是我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也是當時亞洲大陸第一座大型天文館。儘管並沒有小說和電視劇中提到的3k眼鏡,但北京天文館的看點仍有不少,內部設備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佟娜

校對 付春愔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