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水庫是我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利工程,同時也在世界水利史上佔據着重要地位。建成近20年的時間裏,三峽大壩在調節洪水、發電、旅遊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巨量的蓄水所形成的大水庫,也成為眾多野生特別是魚類的天堂。
三峽大壩的重要功能
三峽大壩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鎮三峽壩區三峽大壩旅遊區內,地處長江幹流西陵峽河段,控制流域面積約100萬平方千米,是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遊區的核心景觀、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建築之一。
三峽大壩主要由擋水泄洪主壩體、發電建築物、通航建築物等建築組成,壩體為混凝土重力壩,壩軸線長2309米,全長2335米,壩頂高程185米,最大壩高181米。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
三峽大壩擁有其他水利工程基本上無法比擬的重要功能,主要表現在:
防洪:三峽大壩的防洪庫容達到了221.5億立方米,能夠有效調控水位,減輕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
發電:三峽大壩的發電總裝機容量為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是中國最大的電力來源之一,為中國的能源供應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通航:三峽大壩的建成使得長江的通航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單向年通航能力由原來的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
灌溉:三峽大壩還可以通過灌溉系統,為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農田提供必要的水源。
生態:三峽大壩的建設也改善了長江的生態環境,如保護濕地、改善水質、提高生物多樣性等。
三峽水庫中的珍稀野生動物
三峽水庫中珍稀野生動物有很多,以下列舉:
中華鱘:中華鱘是長江流域中最大的魚類,體長可達5米左右,體重可達500千克左右。它們是一種江海洄遊性魚類,每年在海洋中產卵繁殖,然後返回長江進行繁殖。由於長江水域的污染和過度捕撈,中華鱘的數量已經大幅度減少,目前已經被列為瀕危物種。
白鱘:白鱘是長江流域中最大的淡水魚類之一,體長可達7米左右,體重可達500千克左右。它們是一種食肉魚類,主要以其他魚類為食。由於長江水域的污染和過度捕撈,白鱘的數量已經極度減少,目前已經被列為瀕危物種。
江豚:江豚是長江流域中唯一的淡水哺乳動物,體長可達1.5米左右,體重可達50千克左右。由於長江水域的污染和過度捕撈,江豚的數量已經大幅度減少,目前已經被列為瀕危物種。
胭脂魚:胭脂魚是一種淡水魚類,體長可達40厘米左右,體重可達1千克左右。它們是一種底棲魚類,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和水生昆蟲為食。由於長江水域的污染和過度捕撈,胭脂魚的數量已經大幅度減少,目前已經被列為瀕危物種。
除了以上珍稀動物,三峽水庫中還棲息着許多其他珍稀的野生動物,如金頭閉殼龜、揚子鱷、白額雁、灰雁、鴻雁等。對於上述珍稀的野生動物來說,三峽水庫為它們提供了難得的、舒適的棲息環境,從而種群數量多年來不斷得到提升。
三峽水庫中的巨型魚類
三峽水庫中目前已知最大的魚類是中華鱘,成年中華鱘可生長到5米長,最大的能達到700千克左右。中華鱘是長江流域內體型最大的魚類,也是長江特有物種,被譽為「長江魚王」。
此外,三峽水庫中還有體型較大的中華白鱘和長江白鱘,但它們的數量已經極為稀少,因此難以進行科學調查和統計。
這些巨型魚類之所以能夠長那麼大,主要是因為三峽水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適宜的水域環境。三峽大壩的修建形成了水庫,使得長江水流速度減緩,泥沙沉積量增加,形成了適宜的水域環境。
同時,由於蓄水後水庫中的懸浮物明顯增加,這為生活在其中的魚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對它們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峽水庫的生態保護措施
為了保護三峽水庫及周邊區域的生態環境,我國在三峽水庫區域實施了嚴格的自然保護措施,主要有:
一是設立自然保護區。在三峽水庫周圍設立了多個自然保護區,比如湖北中華鱘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中華鱘,是世界上最大的中華鱘人工種群再生產基地;重慶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該研究所是集科研、科普、旅遊、休閑為一體的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長江流域的珍稀植物,包括水杉、珙桐、禿杉等;湖北興山白化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白化魚類,是全球第一個以保護稀有魚類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等。
二是禁獵禁捕。三峽水庫禁止在庫區進行獵捕、捕捉、捕撈等對野生動物有傷害的活動,而且在相應區域設置了禁漁期和禁釣區,嚴格限制對魚類等野生動物的干擾和破壞。
三是魚類放流。三峽水庫每年會進行多次魚類增殖放流,釋放各種本地特色魚類和原生態魚類,以增加庫區魚類數量,保護魚類資源。
四是設置魚類洄遊通道。在三峽大壩設計時,壩的兩邊就修建了供魚類洄遊的通道-魚梯,這是一種連續性階梯式的水槽,使魚兒可以通過魚梯的緩衝和助力,一步步洄遊到上游。配合人類每年的增殖放流活動,有效保護了三峽水庫區域魚類資源。
三峽大壩是我國為人類貢獻的標誌性重大水利工程,同時也能通過多種措施提升區域的生態系統穩定性,水庫巨型魚類的頻頻現身,正是我國實施大力生態環境保護效果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