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演唱會變成了大型KTV?

娛樂頭條 9833℃

過去的這個五一假期,北京、天津的音樂節,鳳凰傳奇、華晨宇演唱會在社交平台持續刷屏,全國的演出市場又一次燥起來了。老牌歌手翻紅,演唱會形式推新;從傳統的粉絲盤到路人盤,演唱會受眾群體變大。但營銷過度的負面效應也接踵傳來,演唱會經濟接下來如何?文化市場一片繁榮的同時,也帶來了冷思考。

演唱會變ktv、蹦迪現場

去年,年過半百的老牌歌手伍佰因為開演唱會「翻紅」。「花五百去伍佰的演唱會,唱伍佰的歌給伍佰聽」「伍佰一年辦了10場演唱會,到年底話筒還剩三格電」「花750去演唱會,除了伍佰沒唱,剩下的250從頭唱到尾」「台上那位觀眾,請問你買票了嗎?」……就算沒看過伍佰演唱會,常年上網的人也刷到過這些段子。

演唱會上的伍佰,都不用拿話筒,甚至不用開口,只需大手一揮,當那些耳熟能詳的代表作前奏響起,現場觀眾就開始了大合唱。伍佰的突然翻紅令很多人不解,連他本人也表示納悶,」你們都是25歲,為什麼會聽我的歌呢?我寫這些歌你們還沒出生呢。」他有時候會逗趣地變個調,顯示自己才是真正的主唱,但這都無濟於事,根本阻擋不了歌迷合唱的熱情,後來伍佰乾脆「擺爛」,把個人巡演開成了「個人巡檢」,檢查各城市的合唱團水平。

到了今年,伍佰翻紅的「火」從國內燒到海外,被打趣是歌手本人「不用帶嘴」的演唱會。在悉尼演唱會上,伍佰被要求返場三次,觀眾趕都趕不走,只見他「打工人」上身,狂喊「下班,下班」,被觀眾回懟「加班,加班」,視頻被傳到網上後,又引發新一輪的討論。

誰讓演唱會變成了大型KTV? - 陸劇吧

前有伍佰,後有鳳凰傳奇,巡演一開,眾多新梗躥紅網絡。過去,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聽過鳳凰傳奇的,聽過鳳凰傳奇但不承認的;而如今,世界上還是兩種人,變成了搶到鳳凰傳奇演唱會票的和沒搶到的。

伍佰演唱會的「人傳人現象」毫無意外地出現在了鳳凰傳奇演唱會上。首站變「蹦迪現場」,場外觀眾更是感嘆:「不僅是合唱,熒光棒從沒見過這麼整齊的。」而到了5月4日的鳥巢演唱會,更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鳳凰傳奇演唱會觀眾被質疑假唱」登上熱搜。因為網上傳出來的視頻里,觀眾合唱聲音小,被質疑場內觀眾假唱。現場觀眾喊冤,「嗓子是當晚啞的,胳膊是第二天早上抬不起來的。」「真的唱得超大聲,但是鳥巢太大了!場地不收音!」觀眾席里還包括演員印小天,網友形容他「臉都唱變形了,還說不夠大」。儘管調侃不斷,鳳凰傳奇演唱會上軍訓般整齊劃一的「御林軍」還是出圈了。

「質疑伍佰,成為伍佰,成為一千」等熱梗出圈,年輕人們聽着鳳凰傳奇跳帕梅拉,終於理解了當年的廣場舞大媽。除了他們,張信哲、周華健、任賢齊、周傳雄等歌手的演唱會也場場爆滿,血脈覺醒後的年輕人蜂擁粉上「大齡偶像」。

誰讓演唱會變成了大型KTV? - 陸劇吧

老牌歌手紅過流量藝人

身在演出行業中心,北京繁星鼎鋒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秦冀更能深切感受到演出市場的火熱。「開演唱會的藝人越來越多了,場次也越來越多。現在頭部歌手演唱會都非常暢銷,一票難求,根本搶不到。包括一些人認為的『過氣歌手』,包括任賢齊、張信哲的票都很難搶。相反,一些流量藝人,雖然有大量的粉絲,但門票卻未必賣得好。」

在朱秦冀看來,票好不好賣,最重要的參考坐標是作品夠不夠多,傳唱度夠不夠廣,「如果歌足夠多,代表作足夠多,其實很容易實現暢銷,但是人比歌紅的歌手,包括多棲藝人,未必會賣得很好。」他提到,凡事都有特例,「一些老牌歌手,雖然有代表作,但是成名很早,近些年也不太活躍,受眾就會比較窄,畢竟消費市場還是以年輕人為主,對於這些人,受眾不太會衝動消費。而像華晨宇、李宇春這樣的有固定粉絲群體的歌手,不管在哪兒開,開什麼樣的形式,這些人都會去買單,但他們是沒法複製的。」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去演唱會大合唱、蹦迪,因為去現場感受的就是一個氛圍,朱秦冀說,「跟唱一定是會調動這種氛圍的,如果說歌不行,或者對歌曲不熟,場子會很冷,大家的感受也不會很好。就像原來那個jessie j,雖然是國際天后,也參加了《歌手》,在中國打開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她的演唱會的效果就很一般,因為大家都不會唱。」

誰讓演唱會變成了大型KTV? - 陸劇吧

聽的是歌,也是情緒價值

演唱會是粉絲和偶像的「雙向奔赴」。對於粉絲而言,看演唱會是追星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一場演唱會去完成和偶像「面見」的巨大儀式感。為了寵粉,歌手們拿出滿滿誠意。

周深演唱會上「人均麥霸」,開口就是萬人大合唱,無論多難的歌曲,周深都敢於遞出話筒,粉絲一個比一個專業,在互動中感受偶像力量。

張傑為了提升演唱會音質,斥資1.2億元自置音響。在他的演唱會上,代表作《這,就是愛》成了求婚固定曲目,為了契合浪漫的氛圍,張傑還現場助攻,屏幕捕捉歌迷求婚的畫面。

薛之謙出了名的「寵粉」,聽一場演唱會,附贈一場脫口秀,他每到一處演出都會了解當地文化,學說方言,給歌迷留下城市專屬回憶。

誰讓演唱會變成了大型KTV? - 陸劇吧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大麥、微博、燈塔專業版共同發佈的《跨越山海共赴熱愛——2023年演出市場大型演唱會年度洞察》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會票房近146億元,創歷史新高,大型演唱會場次達2400場以上,觀演總人次超2000萬。今年的演唱會延續去年的火爆,繼續成為「流量密碼」,不僅頻繁登上微博熱搜,還化身「行走的gdp」。從單純的粉絲盛會,演變成各個城市觀眾的榮譽之戰。一場演唱會能為當地文旅帶來多少創收,很大程度上和這位歌手的影響力畫等號。

這個五一假期,華晨宇在煙台帶來了國內首場「日出演唱會」。5月4日清晨,在煙台牟平區里蹦島,華晨宇和數萬名歌迷一起在歌聲中見證太陽從海平面上緩緩升起,為13萬歌迷留下了美好記憶。來自陝西的小凌便是其中之一,「為了搶票我發動了所有親朋好友,當天本來天氣預報陰天,可能是心誠所至,如願看到了太陽升起,幾萬人一起看日出的場面,一輩子都不會忘。」這場演出隨後被人民文娛評價「演出創新與地方文旅雙向奔赴」,一場演唱會讓煙台熱度和流量飆升,不知道又給了多少城市文旅發展新的啟迪。

跟着演唱會去旅行,年輕人消費的「盡頭」是情緒價值,伴隨着短視頻的流行,演唱會現場的精彩內容得以抵達更多人的視野,掀起更大範圍的討論。演唱會門票被瘋搶,演唱會現場「瘋唱」,演唱會現場變大型ktv,從「聽偶像唱」到「唱給偶像聽」,從「情懷殺」到「軍訓式演唱會」,觀眾的心理訴求是自我表達和尋求共鳴。

誰讓演唱會變成了大型KTV? - 陸劇吧

「天價票」不止,亟需回歸本質

演出經濟一片向好,負面輿情也時有發生。不久前,許美靜南京演唱會就因為「貨不對版」,碎掉了一地童年濾鏡,近一個半小時時長的演唱會,許美靜開場唱了5首冷門歌曲後,剩餘經典曲目多由樂隊成員演唱,引發眾多歌迷不滿。好評如潮的薛之謙演唱會也出現「翻車」,兩位網紅疑似擺拍引流,牽連演唱會隨機挑選「幸運觀眾」受質疑。時光classic演唱會」崑山站因為音響差、歌手演唱時間短被觀眾怒喊退票。另外,演唱會「天價黃牛票」屢禁不止,前段時間趙雷在濟南開演唱會,本人甚至發出了「台下沒坐滿,但票沒了」的疑問。

誰讓演唱會變成了大型KTV? - 陸劇吧

演唱會經濟看似蓬勃,著名音樂人郭志凱接受新黃河記者採訪時卻表示,應該潑一潑冷水,「現在的一些演唱會很大程度上是被資本控制,脫離了市場規則,把票放到二級市場,甚至主動賣給黃牛,普通觀眾很難買到票。為了把票賣出去,資本就需要去營銷,目的就是告訴大家藝人很火,性價比很高。很多老百姓會隨波逐流,人變得很浮躁,「很多消費者,算不上歌迷,他們是被各種各樣的自媒體帶的,不聽好像就落伍了,追趕潮流被迫消費。在這樣的環境下,有些票被炒到了成千、上萬元,由黃牛來操縱,這對市場的殺傷力是非常大的。任何一個市場都需要良性消費來支撐,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國家的演唱會受資本控制,讓演唱會變成了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不過,郭志凱對演出市場還是抱有極大期待,「所有票價虛高的東西都會回歸到本質,當中需要市場和監察部門的協調,觀眾也將漸漸回歸到理性,相信未來兩年、三年會有改觀。大浪淘沙,泡沫會散盡,真正好的音樂一定會回歸到劇場,回歸到體育館,讓大家安心去欣賞,而不是到體育場里幾萬人合唱一首老歌,這真的是流行音樂的一種悲哀。」郭志凱還有一個大膽的假設,「我真的希望老牌歌手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有更多的年輕人創作出好的作品,那才證明中國流行音樂是真正進步的。」

校對:劉恬 記者:任曉斐 編輯:邢媛

標籤: 娛樂頭條